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英雄造时势     
《中学生读写》2010,(12):116-116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人们习惯于相信,每到时代的危机关头,必定会有一个或者几个英雄横空出世。他们替天行道,如有神助,呼啦啦地就把历史翻到了新的篇章。工具书上说,英雄有三种:一是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二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三是无私忘我、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2.
谁说只有易中天才是“三国人物“的最权威评论家?谁说四大名著古代学说只能专家来评,我们来听?胡鹏龙同学就以自己的这篇《胡评“三国英雄”》告诉我们,中学生一样可以拥有真知灼见!只要我们肯多听、多看、多读。  相似文献   

3.
橘子 《小学生》2007,(10):28-28
英雄,是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这是对英雄的最佳诠释。在生活中,一个人使我觉得关于英雄的千万个注释瞬间清晰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陈稀栋 《现代教学》2014,(10):15-15
让我们从一次调查开始。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我们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段中选择两三个对象,其中有家人,有亲戚,有好友,也有路人。经过统计,我们发现,祖辈心中的英雄常是古代先知、革命党人;父辈偏爱的是战争将领、影视英雄;“80”“90”一代喜欢个性鲜明的青年代表、社会人物,而青少年则更倾向于体育明星或艺界红人。  相似文献   

5.
漫话英雄     
授奖词《漫画英雄》的大气和勇气不容置疑,它说出了积郁于我们心中多年的话语。当然,在文章的个别细节处还值得我们商讨值得我们一起去修正,也有待张荣腾日后阅读、体验和思考之后的丰富和补充,但整篇文章充沛着的那种浩然之气,对于匡正我们时下校园写作的不良风气,却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仰观泱泱大国传统文化绚丽灿烂,俯瞰中华民族历史长河汹涌澎湃。汗青史册上,闪耀着数不尽的豪杰美名,漫漫风尘中,挟裹着诉不尽的风流韵事,却扎根着不动摇的爱国坚贞,这就是镌刻在历史记忆中的英雄。英雄是受人敬仰的,因为他们是才能杰出勇武过人的人。撇…  相似文献   

6.
张奎 《小学生》2007,(10):36-37
路见不平如何“吼”? 在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历史中,曾经上演过多少豪侠英杰路见不平一声吼、拔刀相助为不平的惊天动地的故事。而且很多英雄的形象早已在我们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做英雄、当好汉是同学们无形但是却很明确的航标!但是,作为小学生如何做英雄这个问题却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失败的英雄     
朱玉强 《小学生》2007,(10):23-23
心目中的英雄:我的父亲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何谓英雄?这个话题从古至今都没冷过。英雄是被需要的:舍生取义、保国卫民的是英雄;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是英雄;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是英雄;扶危助弱、解困救难的是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拯苍生于倒悬的也是英雄……追寻英雄成长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和见义勇为、不求索取的优秀品德。[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刘英惠 《职业技术》2006,(21):29-29
在职场里,有人奉行不是英雄就是狗熊的原则,这样的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为什么有的人“英雄情结”非常突出?这种情结又对他们有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9.
Totoro 《小学生》2007,(10):22-22
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这个说雷锋,那个说张飞,大家说得很热闹,童老师听得也很开心。 不过,这个时候梳辫子的妮妮提出了一个问题:“童老师,您看,这位同学说无私奉献的雷锋是英雄,那位同学又说第一个上太空的杨利伟是英雄。那么我想知道,究竟怎么样才是英雄?英雄的概念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对十七年文学而言,英雄人物是时代与文学的共同选择。对英雄的政治化简单理解产生出一种特殊的“英雄焦虑”现象,英雄的构成被定性为阶级属性的载体,不仅体现在战争英雄的身上,也体现在现实生活的英雄身上。这种对非英雄化的排斥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它导致了英雄形象塑造中的“人”的真实性的萎缩。那些突破荚雄的创作尝试,某种意义上也只是在另一角度强化了十七年文学中遍地英雄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一家公司与媒体联手,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选出20位英雄。评选结果榜上有名的有:耶稣基督、现任国务卿鲍威尔、前总统肯尼迪、林肯、克林顿,其中还有十位“生活中的英雄”,尽管我们不太知其名,但他们的“英雄壮举”很耐人寻味,我们不妨了解一下:有一个名叫休·汤普森的军人,1967年参军赴越南作战,为了使美军包围圈里的9个越南平民免遭屠杀,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你们开枪,我也开枪!”他的行为在当时遭到非难并受到官方调查,但后来五角大楼授给了他越战纪念章。他在“生活中的英雄”排…  相似文献   

12.
一、初读感知 师:我们今天学习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的著名作品《“诺曼底”号遇难记》,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好的,那我们来看一下教材当中给我们介绍的一次人类的灾难.在这个灾难中,有没有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这个英雄是谁?我们迅速地自由把课文读一遍.然后找出这位英雄。开始!  相似文献   

13.
一、一次关于“你心目中的英雄”的调查什么是英雄?谁是英雄?小学生心目中的英雄是谁?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本校两班五年级的90多名同学进行了“你心目中的英雄”书面调查。调查结果:有9名学生写了现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43名同学写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57名同学写到了古代历史或小说中的武松、关羽、黄飞鸿等人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7,(10):38-40
哇!英雄个个都很伟大! 哇!我们努力也可以做英雄! 哇!我们身边这么多人可以算英雄! 孩子们兴奋而激动的叫声让童老师觉得很幸福。这个时候,聪明能干的班长林灵建议:童老师,让同学们每人交一份“我们的英雄榜”吧!让我们纪念这几次有意义的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一家公司与媒体联手,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选出民众心中的二十位英雄。评选结果榜上有名的有耶稣基督,现任国务卿鲍威尔,前总统肯尼迪、林肯、克林顿等。其中还有十位“生活中的英雄”,尽管我们不太知晓他们名字,但他们的“英雄壮举”很耐人寻味,我们不妨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是人类和民族理想生命形式的存在。英雄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民族精神和信仰,是中小学教育场域中的重要力量,是促成师生共同发展、赓续国家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动力,是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关键钥匙,是帮助青少年汲取健康养料、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研究从教师的观念文化入手,运用人类学的方法,以实在型英雄为主,聚焦英雄形象、英雄品质两大主题,从个体型和公众型英雄分类探明教师观念中的英雄形象特点。研究发现,教师以外显的“英雄行为”和内隐的“英雄气质”作为判断英雄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英雄文化也在逐渐走向平民化、集体化、朴素化和生活化。学校场域中英雄文化的塑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自我、引导学生走向自我超越、发展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并可以强化学生的民族和国家认同。英雄文化对民族信仰、精神风貌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家公司与媒体联手,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选出你心中的二十位英雄。评选结果榜上有名的有:耶稣基督,现任国务卿鲍威尔,前总统肯尼迪、林肯、克林顿,其中还有十位“生活中的英雄”,尽管我们不太知其名,但他们的“英雄壮举”很耐人寻味,我们不妨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18.
黄强 《文教资料》2008,(19):18-20
荷马时代的英雄追求崇高的荣誉,为了英雄的荣誉放弃享受、放弃责任甚至放弃自己珍贵的生命,这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荣誉观念和精神世界.荷马的<伊利亚特>是解读希腊英雄荣誉观的经典之作.在荷马时代要想成为一位高尚的英雄,首先要有纯正的血统,以荣誉的光环成为众人膜拜的王者;其次要有坚韧的勇力以夺取战场上胜利的荣耀;还要有过人的智慧才能在口锋交战时获得智圣的荣耀.而成为高尚的英雄更要为荣誉而战,因为他们必须要捍卫得之不易的名誉,不断夺取更强大的荣耀;他们也只有以自爱的名义用无限的荣耀填满孤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珍惜英雄     
合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张艺谋的一部电影《英雄》上映以后,反响强烈,不仅仅是因为电影的运作模式、演员表演和拍摄艺术等,更是因为它对英雄理念的阐释。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这个时代还需不需要英雄,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请以英雄为话题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没有被遗忘,后人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记住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又在哪里?2018年,我开始做一个项目,就叫作"英雄"。如果后人能够记住我们这个时代,那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我们这一代,生活在一个几乎没有战争的时代,所以我们必然不会有那些战争英雄般的传说。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是没有英雄的时代?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时代可能真的会很快被历史遗忘。那如果我们没有被遗忘,后人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记住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又在哪里?2018年,我开始做一个项目,就叫作"英雄"。如果后人能够记住我们这个时代,那也许就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