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论中最主要的三个原则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文章以目的论的三原则为理论依据,分析了《逗鸟外传:萌宝满天飞》字幕翻译中的翻译策略:口语化与通俗化策略、简化策略、流行语使用策略、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通过对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敏  耿殿磊 《英语广场》2024,(10):11-14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影视剧传播效果,优秀的字幕翻译能够帮助目的语受众领略异国风采,感受多样的文化氛围。本文以美国电影《速度与激情8》为例,总结了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并从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方面分析影视字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可以帮助字幕译者站在译入语受众的立场,理清字幕语言逻辑,有效传达源文本信息。  相似文献   

3.
当今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居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核心的"目的论",也逐渐突显其在翻译领域的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电影《傲慢与偏见》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重点探究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与忠诚原则如何更好地指导影视字幕翻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一些优秀外国影视作品涌入中国市场。高质量的字幕翻译作为影片的点睛之笔,可以使观众跨越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欣赏影片。将异域文化翻译得通俗易懂,是字幕翻译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以美剧《哥谭》为例,在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的指导下,对影视剧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增译与减译、直译与意译等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将影视作品的内涵和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相似文献   

5.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来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被概括为,翻译行为目的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理论认为以翻译目的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是翻译的最高法则.这一理论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文从目的论出发,研究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美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以期对字幕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暮光之城》的中文字幕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为了实现电影字幕翻译的预期功能,传达信息和传递感受,该字幕翻译灵活运用了直译、意译、增译等翻译策略,保证了目的语观众通过最小的努力获得最清晰的信息和与源语观众大致相同的感受。本文通过《暮光之城》字幕中文译本,以翻译目的论的目的性原则为主要标准,分析其字幕翻译是否以及如何在译入语文化中实现其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突破,为影视字幕翻译开辟了新视角。文章以影片《黑客帝国Ⅰ》汉译字幕中的实际译例说明:基于目的论,字幕翻译需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译者应以翻译目的为指引,从观众角度出发,根据影视字幕特点等各方面因素,最终决定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日益加强,影视行业蓬勃发展,影视作品的外译需求日益凸显。《你好,李焕英》在国内外获得好评,这离不开其高质量的字幕翻译。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电影字幕翻译如何运用目的论的三原则,即忠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以更好地让外国观众认知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声音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9.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最具影响力和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当前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研究中较为流行的翻译理论。它强调译文要在译语语境中努力实现文化交际的目的,要求译者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摆脱了对等翻译的局限性。本文以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为例,运用翻译目的论之目的、连贯和忠实三原则分析译文,认为译者恰当地将英文字幕融入更加符合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语境,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字幕翻译的特点,以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为例,指出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并兼顾字幕的文本功能;同时提出在字幕翻译中可采用保留、替换和增补等方法来处理剧中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化全球化,外国影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为使中国观众更好地欣赏外国优秀影片,影视字幕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优秀的字幕翻译不仅能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而且能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西方,为中西方交流打下基础。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美国优秀影视作品《楚门的世界》字幕翻译为案例,具体分析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及忠实原则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从而找出恰当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符俊 《考试周刊》2012,(77):14-15
电影字幕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的限制。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出发,从影片《赤壁》的字幕翻译中选择了一些实例进行分析,指出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因素,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外来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而影视字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翻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以美剧《摩登家庭》为例,探析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策略,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国际档贺岁电影《十二生肖》是成龙的第101部电影,其中涉及四种语言,这为字幕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着重分析了汉译英部分的字幕翻译是否遵守了目的准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影作为大众传媒不断更新普及,各国之间的电影交流日渐频繁,因此电影字幕翻译应运而生,字幕翻译随之成为翻译界的研究对象。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以实例分析研究《钢铁侠3》的字幕特点及具体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中,很多时候并非是按照外文原声带中的直译进行字幕翻译,更多的是建立在语言本意的传达和语言功能一致的状态下完成字幕翻译工作。基于此,围绕美国迪士尼制作的电影《冰雪奇缘》展开讨论,进一步分析《冰雪奇缘》这部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是如何应用目的论完成相关翻译工作的,以建立在功能主义基础之上的目的论为整体背景,以此来提出目的论指导下《冰雪奇缘》电影的字幕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新  张欣 《海外英语》2012,(7):133-134,184
自上世纪70年代翻译目的论在德国产生以来,该理论已被广泛运用到翻译的各个领域並得到了普遍认同。随着全球化和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影视作品字幕的翻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功夫熊猫2》自上映以来,在全球市常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其能够在中国市场广受好评,出色的中文版本翻译不失为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即以《功夫熊猫2》作为研究目标,以中英文不同版本比较为切入点,对该电影的字幕进行实例分析,从目的论角度探讨其字幕翻译策略,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国际文化的传播、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双循环进程推动着科技和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发展,同时也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许多外国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纷纷在中国上映。字幕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形式,是目的语观众深入解读电影的关键。本文遵循目的论三原则,灵活采用直译、意译、归化和增译等翻译方法,对《怦然心动》这部影片中的译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此类影片字幕翻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琼  危秦亚 《英语广场》2021,(11):36-38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也不断深入,人们可以轻松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影视作品承载着国家文化,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美剧是人们快速了解美国文化生活的方式之一,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剧开始在中国流行,字幕翻译的质量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对美剧《小谢尔顿》中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旨在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相似文献   

20.
刘春雨 《文教资料》2011,(26):30-31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将其应用到字幕翻译中具有很大的解释力和可行性。本文以电影《非诚勿扰Ⅱ》的字幕英译为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使读者进一步理解目的论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