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现在的学生需要活动、喜欢活动。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中有权去设计活动方案。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及活动材料。能够自己控制活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既包括外在的实践活动。更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甚至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入园二个月,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饭,不用别人喂。可在家中幼儿的表现怎样呢?经调查发现:全班只有一位小朋友在家中是自己吃饭的。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是家长的娇惯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依赖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方面从转变家长的观念入手,举办了有关的讲座;一方面从孩子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看、听、说、练等实践活动中得到熏陶。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在园会自己吃饭,在家也会自己吃饭。2.培养幼儿乐意自己吃饭的情感。活动准备1.情景表演:…  相似文献   

3.
一、活动目标 1.正确点数夹子的数量,按颜色分类,并比较多少,通过添上或去掉的办法使两种物体一样多。 2.按卡片上6~7的数字或点子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喜欢参加活动,乐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学会倾听父母的心声、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即愿意与父母沟通。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活动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同理心达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学生只有自己参与各种活动,有了切身的体验,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证实和否定。才能从中获得真实的知识.在这种活动过程中,个体对活动客体、活动手段和方式的选择,对活动目的、步骤和计划的确定.以及对活动过程的控制,无不需要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参与.只有在这种参与过程中。才使个体的主体性特征得到了相应的培养与发挥.  相似文献   

6.
我园改变了以往晨间体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的模式,尝试开展了晨间体育区域活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和调整活动区域、合作伙伴,这使幼儿拥有了更加广阔的锻炼空间.更多的不同年龄段的合作伙伴。从而积极愉悦地投入到活动项目中。我园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郑黎丽 《山东教育》2004,(23):56-57
一次美术活动,张标小朋友的纸画脏了,他对周围的孩子说,我想把纸洗干净再画,雯雯附和着,画布能洗画纸也能洗,欣悦却说,不能洗,纸会烂……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想:既然孩子对”洗纸”有这么多疑问,我们何不走进童心世界,抓住孩子自发生成的问题.组织一次科学探索活动.让孩子的奇思妙想,在与材料交互作用中明达,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发现答案.自己整理经验,自主获得发展.使他们的学习更为主动积极,培养好学.探究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幼儿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所“加工厂”.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进行着适合自己的“加工处理”.并深化为自己的需要。因此.我们几次修订了幼儿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大量减少老师预设活动,增加幼儿自主活动.让幼儿自主决定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所谓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家长以及自我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教师问课其实就是教师自己的反思,也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的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赵建红  邢岩 《学前教育》2006,(11):47-4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传统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进行改编。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与同伴沟通,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成功。  相似文献   

11.
彭林 《农村教育》2005,(9):34-35
“互动”是学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也成为师生新型学习方式、学习关系的代言,被提倡应用与各种教育活动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初步感受并喜欢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艺术活动是美的活动,只有在和谐师幼互动关系状态时,才能达到“出最小的力,做最大的功”的效果,才能使幼儿在真正审美气氛中感知美.创造美.享受美.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妻际而进行的。它与一般学科的教学既有相通之处.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蒋晨 《山东教育》2002,(36):33-33
设计意图语言活动是向幼儿展示建立在其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所以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将活动内容中的经验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机会,以扩展其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班幼儿在社区、角色游戏等多种活动中已对成人社会的不同工种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而“小螃蟹”这一动物形象也是他们所熟悉喜爱的。故而设计了大班语言活动《小螃蟹找工作》。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根据螃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为其选择合适的工作。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助人为乐…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标 1.能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能加以保持和发扬。 2.能记录自己的优点。 3.有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 1.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2.感知夏天的气候特征,了解人类防暑降温的方法。 3.尝试装饰、制作有关夏天的服饰、用品。  相似文献   

16.
顾伟文 《早期教育》2006,(11):34-34
活动目标 1.对叶子感兴趣,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究自己喜欢的落叶。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落叶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主题一:春节忆趣 活动一春节物品展 活动要求 1.学习对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 2.能够与同伴合作布置展览. 3、能大胆表达自己所经历的春节趣事。 4.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18.
蟑螂的颂歌     
杨丽艳 《阅读与鉴赏》2009,(11):23-24,53
每每提到蟑螂。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脏”。其实。蟑螂比人更爱干净,除了吃饭、睡觉与工作.它每天做的就是清洗自己的身体。如果没有蟑螂帮忙清洗发霉发臭的杂物.人类产生的垃圾将更容易危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而且蟑螂总是昼伏夜出,尽量减少和人类发生冲突。人类活动延迟.蟑螂的活动时间也向后推。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讲.情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泥塑     
泥土看似无声无息.却充满灵性和生命力;泥土看似朴实无华,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泥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源泉,是地球母亲的主要构成元素。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由玩泥而拓展的陶艺活动有机结台本土化、乡土化、园本化的教育资源,自然渗透教育活动、游戏与日常生活活动,让每个孩子在试试、玩玩、捏捏学的操作过程中,欣赏陶艺、了解陶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精彩作品,体现了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没有失败.只有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