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赵太敏 《大观周刊》2011,(18):253-253
生物这门学科是建立在人们不断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的,探究是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以“酶的特性”为例来进行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李桂花 《大观周刊》2011,(44):207-207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基本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使学生有自由表达、质疑、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就探究式学习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探究式学习与网络的密切结合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环境的设计背景和实现思路、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环境的整体结构设计及该环境的具体案例实施,旨在探索网上探究式学习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赵学锋 《大观周刊》2012,(27):192-192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张扬个性,风暴头脑,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问题,用自己的话评价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使思想政治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叶荫 《大观周刊》2012,(48):306-306
融入探究式学习方法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法含义与特征,探讨了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的策略。本文旨在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推进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构建学习型社会。达到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科学立国、教育立国的目的,实现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进入发达国家的宏伟目标。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里除了政府应发挥的主导作用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媒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媒体自身也面临不断提高和全面发展的任务。提高学习能力是增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上的探究式教学由于受到了客观环境、教学目标等因素的制约,推广范围有限。科技馆作为校外教育场所,为探究式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实践环境,相较于课堂学习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从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出发,论证科技馆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类比传统讲解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展品的教学实施步骤,以及教学设计的创新,从而验证该教学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最后,对构建科技馆探究式教学指导体系形成初步设想,为今后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探究式学习(Enquiry-Based Learning,EBL)发展过程及原理,研究EBL如何应用到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中,目的是改善现有信息素质教学模式,激活课堂,以期提高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花芳  孙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128-130
针对目前“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教学改革方案: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 做相应的拓展,从选题、查找资料、撰写报告、与人交流几个环节,培养学生利用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课程报告中可以 看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技能并能加以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朱兆跃 《大观周刊》2011,(32):194-194
猜想是探究式学习全过程的第二个要素,所谓猜想,就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因果性或规律性的假定性的解释。就是主体在证据不太充分的情况下对事物所作的一种假定性的判断。那么科学探究中的猜想环节有何重要性呢?  相似文献   

12.
13.
甯顺玲 《大观周刊》2012,(15):197-197
作者针对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高中数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有生 《大观周刊》2011,(43):68-68
新课程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词儿.但是我的心中总是有疑问.到底什么是新课程呢.新课程与老课程有什么不同呢?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自己有了很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引导--探究学习法”在高校文检课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此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辉 《大观周刊》2012,(26):206-206
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管小琼 《大观周刊》2013,(3):145-146
在数学面前.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8.
邹敏 《大观周刊》2012,(13):218-218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处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并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对旧的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在实施基于问题学习(PBL)的试点教学改革中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采用的一种新的信息素质教育方法,即将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整合到PBL教学课程中的方法;总结整合教学过程中信息素质教育的经验成果,阐明该方法对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