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测评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并构建测量模型对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度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性别、年龄、职称、地域等方面分析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度特征.主要结论: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是体育教师主体对所在单位相关因素在情感上的认可程度,其测量模型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发现,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程度整体偏低,在体育课程地位、信息公开制度等指标上显得尤为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度在人口学变量、职称,地域与所属大学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高校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学投入的影响机制,厘清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学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师和院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路径与回归分析法对其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对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学投入具有中介效应,学科教学知识对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影响,教学效能感对教学投入具有显著影响;院长教学领导力在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学投入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学效能感的调节效应不明显,但在教学效能感对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学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如下:高校体育教师性别分布对教学投入的影响不显著,年龄分布对教学投入具有显著负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学投入具有正向显著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在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学投入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教学效能感对教学投入具有显著正影响;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学效能感具有正向影响;院长教学领导力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对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投入的中介效应中发挥着调节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感知教师支持与学业情绪的关系,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业情绪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性别维度上,不同专业大学生体育学业情绪存在差异,感知体育教师支持没有显著差异;在来源维度上,大学生体育学业情绪和感知体育教师支持均存在差异;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学业情绪与体育教师支持存在相关性;大学生体育学业情绪和体育教师支持的相关性与性别和运动项目有关;不同方式的体育教师支持对大学生体育学业情绪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业压力上问题严重;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在低个人成就感问题上较为严重;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期望、家长因素、工作因素、考试压力是引起职业倦怠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浙江、上海、江苏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出发 ,对浙江、上海、江苏、三个经济较发达省市的 30 0名高校体育教师(公体 )进行了有关工作满意感的问卷调查 ,并对影响体育教师工作满意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以及其组织支持感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组织支持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不同职称高校教师在去人性化和职业倦怠上差异显著,不同年龄高校教师在低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上差异显著;(3)高校教师组织支持感与职务倦怠及其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组织支持感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O*NET工作分析系统中的工作技能、工作风格和工作价值观问卷对660名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师O*NET工作技能问卷包含专业技能、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工作风格问卷包含关系导向、事业导向和创新导向,工作价值观问卷包括工作条件、自我实现、独立自主和环境支持,各因子均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O*NET问卷所包含的因子在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体育成绩、学生比赛成绩和教学研究成果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绩效起到正向预测作用;高校体育教师的教龄能显著正向预测学生比赛成绩和教学研究成果两方面的工作绩效,职称高的体育教师取得高工作绩效的可能性大于职称低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相关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居中等程度。层级高原上的分值最高,内容高原上的分值最低;2)高校体育教师总体高原及各维度随年龄、教龄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其中,层级高原的升幅最为明显;总体高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内容高原维度上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总体高原以及趋中高原、层级高原二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P0.01)。结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在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教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价值取向是否会受此影响。文章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职业道德、工作投入、专业提升动力、学术追求、精神成长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偏离。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高校在体育教师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体育教师自身存在不足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建议: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规范职业价值取向;规范教师管理,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动力;完善继续教育,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我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探讨这些因素对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身体健康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信息素养和教学创新内涵的认识 ,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创新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培养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 ,增强体育教学创新能力的对策 ,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健身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健身意识较强,大部分教师有规律的进行健身,参与项目丰富,但缺乏详细的锻炼计划,随意性大。在参与方式上自发性强,组织性弱,以小群体和个人自发组织锻炼为主。工作太忙、家里事情太多和场地器材缺乏被归结为阻止或放弃参加健身的前三位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参与健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特征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总体高原处于中等水平,但3个因子的表现水平参差不齐,层级高原上的分值最高,内容高原上的分值最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及各因子在性别、年龄、学历、教龄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特征,从教师个人、学校、社会3个层面寻找突破教师职业高原的应对策略,为丰富和拓展教师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东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广东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高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常人的水平 ;4 0岁以下的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 4 0岁以上的体育教师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组织认同和成员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支持感影响合作社成员退出意愿的关系模型,并利用来自225个合作社成员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成员满意度与合作社成员退出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组织支持感对成员满意度和组织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合作社成员退出意愿的负向影响显著;成员满意度和组织认同对组织支持感影响成员退出意愿具有中介作用;组织认同对成员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员退出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成员满意度对成员退出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归属感、忠诚度和认知度显著正向影响成员的组织认同;服务满意度对成员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关系满意度和民主满意度.应从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和成员满意度等诸多因素入手,多途径降低合作社成员退出意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64名体育教师的研究,探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归因、成就动机与其教学监控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其教学效能感各个维度存在着显著相关,与成就动机中趋向成功这一维度存在着显著相关,与趋向失败这一维度不相关。教学效能感、归因、成就动机对体育教师监控能力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依次为教学效能感最大,其次归因,再次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探讨体育教师(专家--新手型)教学效能感及其课堂教学行为的状况、差异与关系.结果显示:体育教师(专家--新手型)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专家型体育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及其各维度明显优于新手型体育教师,而他们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专家型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现优良,其课堂教学行为以及各行为领域的表现都要明显优于新手型体育教师,新手型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现尚未成熟,各方面有待改善提高;体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总体教学效能感与课堂教学行为各领域及教学行为总体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一般教学效能感与课堂教学行为各领域及教学行为总体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现状和培养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就辽宁省三地区的普通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表明,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学历结构、职称、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对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思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奖惩性评价研究占主导地位,发展性评价较少;多元化评价主体之间缺乏对等性;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筛选方法混淆,且盲目追求量化;评价内容和指标存在明显的片面性;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实证研究较少,未引起足够重视;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标准过分统一,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部分普通高校的青年体育教师的师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师德的主流较好,但是少部分青年体育教师师德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育人意识淡化,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等.改善甘肃青年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状况须充分认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师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引导青年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修养.并逐步完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