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气质,是外在环境与内在精神的统一体,折射出整个学校的精神价值。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品质,从1998年起,我校以棋为载体,开设棋类课程,开展三棋教学(国际象棋、围棋和中国象棋),探索学校开展棋类教学的有效途径,处理好学校棋类活动与文化课教学的关系,使其在功能上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科学》2005,(5):63-63
一.宗旨 进一步促进三棋进学校工作,在促进学生开展棋类活动的同时,发挥棋类项目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开发未成年人智力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教育更加艺术化、形象化和多样化,并逐步形成学校开展棋类教学的较科学、较系统、较完整的体系,更好地普及青少年棋类运动。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棋类特色园,我园幼儿对"棋"情有独钟,"以棋激趣、以棋载德、以棋冶情"正是棋类活动带给幼儿的发展价值精髓。在原创主题课程开展中,我们将棋趣、棋礼、棋品有机融入环境、课程、活动中,随着中班原创主题活动"快乐棋堡"的开展,以"快乐棋堡"为主题的班级主题环境也应运而生。一、聚焦目标,架构网络幼儿园主题课程是围绕主题所进行的所有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主题网络的架构  相似文献   

4.
陈声琴 《江西教育》2023,(15):94-95
民间棋类是一种竞技类益智游戏活动,既能怡情养性,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幼儿教学中,笔者注重优化棋类游戏,激发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引导幼儿创新棋类游戏的玩法,开展区域民间棋类游戏活动,让幼儿乐在“棋”中,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棋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棋类活动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它不仅有益身心,容易开展,还能锻炼人的思维,增强人的毅力,强化竞争意识。大量事实证明,下棋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棋类教学进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开展弈棋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棋类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8,(24)
课题背景:中国的"琴、棋、书、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具有教育、竞技、文化交流和娱乐功能,在学校积极倡导三项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9)
课题背景:中国的"琴、棋、书、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具有教育、竞技、文化交流和娱乐功能,在学校积极倡导三项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8,(21)
课题背景:中国的"琴、棋、书、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具有教育、竞技、文化交流和娱乐功能,在学校积极倡导三项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7,(21)
课题背景:中国的"琴、棋、书、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具有教育、竞技、文化交流和娱乐功能,在学校积极倡导三项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棋类游戏是大班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它有助于促进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正确看待输赢、勇于面对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训练幼儿的规则意识,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大班后期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了棋类活动。一、抓住契机,激发兴趣我们班活动区里的游戏材料可谓丰富多彩,特别是棋类区,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制作的环境保护棋,有遵守行为习惯的棋,还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跳棋。这不,崔璨小朋友又从家里带来一盘象棋,放在棋类区里。看着新放在活动区里的象棋,小朋友都很兴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  相似文献   

11.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和棋界的朋友们: 去年12月,在中国棋院举行了“首届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工作会议”,到现在将近一年了。这一年是我们与广大中小学为落实[2001]7号文件,以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向青少年推广棋类活动共同努力的一年,也是存中小学校开展棋类活动有明显进展的一年。一年来,  相似文献   

12.
下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寄托精神,养心益智,是一种娱乐性、智力性的文体活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传统棋类、现代网络游戏棋的特点和游戏玩法,制作了此套棋类游戏玩具。通过在中大班开展益智棋游戏,孩子们学会了与他人相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自控能力得到增强,注意力、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背景 目的 意义 棋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开展棋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小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计划、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局面判断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普及棋类活动,提高少年儿童对棋类活动的兴趣,为中华民族的棋类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利用奕棋具有迷人魅力的特点以及胜负对人的心理制约,促使小学生调动自已的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与对手进行战斗,这将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潜在能力。 国际象棋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棋种,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拥有爱好者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是科学、艺术、体育运动三结合的结晶。因此,国际象棋被公认为“智慧的体操”,“人类智慧的磨刀石”。 我校地处古城闹区,学校的活动空间狭小,要开展中等项目的体育活动就有困难。本着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为使学生在校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课堂和课外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我校从八十年代就开展棋类活动,并经区文教局定为棋类特色学校。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不少爱好国际象棋的学生坐得定、想得全、输得起、赢得了、品行端、成绩好,敢向强者挑战。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是心理素质好的学生爱好棋类呢?还是棋类训练有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呢?如果棋类训练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倡导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文化素养。棋类走进课堂,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棋类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来自棋盘上的随想梁岩不久前,我在《青岛晚报》上读到一篇小报道:某省市的一教师,利用学生课余活动时间开展棋类活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坚持,发现班里的学生在对各种棋发生浓厚的兴趣的同时,在学习上也出现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好势头,尤其对数学难题的克服有一种前所...  相似文献   

16.
下棋活动具有发展智力、陶冶性情的作用。从去年起,我们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展了棋类游戏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的棋类游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以增进知识为主。我们根据幼儿的认识规律,把棋类活动与教育结合起来。如水稻、棉花生长棋,就是结合常识作业内容,让幼儿在下棋中应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加以巩固。又如家禽、家畜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8,(15)
课题背景:中国的"琴、棋、书、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具有教育、竞技、文化交流和娱乐功能,在学校积极倡导三项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升平街小学长年注重对学生爱好的培养,以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理念。作为棋类传统学校,学校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认识棋、学习棋、运用棋,同时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师生共同学习棋艺。通过学习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在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该校先后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少儿围棋冠军。近日,记者专门到学校采访了前不久刚刚获得四川省中小学棋类小学组比赛个人和团体冠军的几位同学。  相似文献   

19.
从1986年9月开始,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将“国际象棋”作为本校特色,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这项益智的、高雅的体育活动。求是小学自1992年被杭州市授予“杭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来,一直把棋类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活动开展,目前,棋类活动已经普及。本文拟借求是小学棋类活动,研究在小学开展棋类活动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探讨棋类活动是否能够有利于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0,(3)
课题背景:中国的琴、棋、书、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具有教育、竞技、文化交流和娱乐功能,在学校积极倡导三项棋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