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杨靖宇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最著名的将领,由他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在当时的抗联将士中广泛传唱。这首歌曲充满了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它振奋了军威士气,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传播了党的抗日政策。这首军歌在当时的年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时至今日,抗联的不少老战士仍在唱它。杨靖宇将军的革命精神与他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后人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陈延年大革命时期任广东区委书记,在任期间加强党的组织和思想建设,统一和 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广泛深入开展工农运动,坚持党在统一战线内的独立性和无产阶级的领 导权,使广东革命在全国独树一帜。其革命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党早期探索马列主义基本原 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及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和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篡夺胜利果实,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我们党为了维护和平,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一 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东北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抗战胜利后要把东北建成中国革命的巩固的战略基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自我革命视域下重新解读《反对本本主义》是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和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研究的双重需要。历史维度而言,《反对本本主义》是反映党在思想路线上自我革命的经典著作;理论维度而言,《反对本本主义》蕴含着丰富的党的自我革命思想,明确了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思想遵循、基本途径、关键环节和根本目的。实践维度而言,该文为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提供重大启示: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以历史凝结的传家法宝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学好马克思主义“必修课”,以强大理论武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把好实事求是“方向盘”,以科学思想工作方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40年代,在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市,一位豆蒄年华、纯真活泼的女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她白天教学生学文化,晚上到工人夜校宣传革命道理,还常带小学生唱歌跳舞打快板,慰问从前线归来的伤病员.革命的熔炉,淬砺着她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6.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华苏维埃运动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上、理论上对中国土地革命的开展以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研究并充分认识其历史地位及其贡献,对我们深化党的历史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发展阶段和组成部分,其突出贡献体现在毛泽东对无产阶级与劳动阶级政治联盟的建立与巩固、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完整论述,以及提出与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阐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特点;论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及实践对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党的农民革命理论、党的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本殖民者在侵略中国东北期间,强调日语的“国语化”;片面强调职业技术教育,通过推行其奴化教育方针,培养忠于日本的“会说话的工具”,严重地摧残了中国东北青年一代的民族情感和国民素质。事实证明,教育的民族性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发展阶段和组成部分,其突出贡献体现在毛泽东对无产阶级与劳动阶级政治联盟的建立与巩固、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地住与作用的完整论述,以及提出与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阐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特点;论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践理论及实践对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党的农民革命理论、党的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自我革命的生成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社会革命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客观要求。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意蕴主要表现在:引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巩固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执政地位、提高了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长期执政能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新时代新征程,要想将党的自我革命深入推进,需要以守正创新为原则,实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坚持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抓手,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以制度为保障,不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统治在赫哲族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抵制沙俄的不断进攻,安抚国内的赫哲族,保证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戍守祖国的东北边疆,清政府在赫哲族聚居的军事重镇三姓城①采取了一系列的安边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末,河南境内活跃着仁义会、在园会、青帮等会党和黄道会、龙华会等衍生于白莲教的教门两大秘密会社.在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双重压迫下,他们自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更可贵的是他们在同盟会的组织发动下,积极配合,英勇战斗一直坚持到民国成立,成为河南辛亥革命一支有力的生力军,在辛亥革命史上书写了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滇东北矿业开发历史悠久,自汉代始就有了文献记载。其中,清代的矿业开发规模和产量最大,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学界的研究,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很少。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的研究,学术成果丰富,主要集中对矿业政策、生产、性质和交通运输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研究,通过对清代澳东北地区矿业开发全貌的有机整合,侧重对矿业开发中自然环境变迁及其治理策略的研究,通过文化反思,重点揭示清代滇东北地区生态退变的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清代滇东北自然环境治理的方略。  相似文献   

14.
清末华北民变的发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将个人行动转变为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分别有社会感染、基于个人领导的组织发动、民间组织的作用等几种方式起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几乎乡村的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而那些乡村社区中的精英人物则无可争议地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清末中日“间岛”交涉为个案,揭示了日本歪曲利用中朝界务遗留问题,策划“间岛”事件,制造领土纠纷,通过协调与列强的关系,谋求对华扩张的有利局面,以六案交涉向清政府发起外交总体战,迫使清政府对其让步,使其在东北南部地区的势力得以大为扩张。  相似文献   

16.
清代封禁东北动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禁东北政策是有清一代对东北政策的核心,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清史研究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清代封禁东北动因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及时归纳、总结研究历程,综述成就,发现偏颇与不足,可以开阔研究视野,对封禁东北政策有更全面和深层次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7.
粮食种植结构和布局的变化是粮食生产及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的重要反映。清末,东北地区粮食种植结构的状况是高粱、大豆、谷子、小麦四大作物并举,并形成"南豆北麦"的商品粮基本格局。民国时期,东北粮食种植结构进一步变化,由于大豆生产商品化的发展,东北的粮食种植结构呈现出以大豆为主体的、单一化的形态。同时,随着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粮食生产布局发生变化,商品粮产地逐渐北移,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走向专业化和区域化。  相似文献   

18.
在辽河和大洋河入海口左右,地势低洼,生长着大片的芦苇。从清代雍正年间开始,盛京工部就对辽河两岸的苇塘进行管理和抽税;光绪初年,柳条边东放垦,又由东边道负责对大洋河两岸苇塘进行管理和抽税;清朝末年,随着东北各地荒原的全面开放,盛京沿海苇塘的管理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有清一代260多年间,语言文字学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所左右,因此出现清初的“经世致用”之学,乾嘉时代蔚然大观的语言文字学和晚清语言学的新兴部门,表现出语言文字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墨学之繁兴由当时的社会转型环境与学术自身发展理路所决定。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墨学的思想和精神为之提供学术解释和智力支持,这一经世致用的社会价值是其得以兴盛的基本原因;近代社会转型下的自由学术环境,也有利于墨学学术的发展;清代学者对墨学的奠基和研究方法的近代化,亦促成了墨学研究的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