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托达罗模型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ichaelP.Todro)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结果不仅使城市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而且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应该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与托达罗模型极为吻合,用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城市化水平严重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产生了不利影响。实际上,托达罗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上是有其自身缺陷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对于提高我国人力资本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变量的修正补充、模型的应用拓展及政策实践几个方面对托达罗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述评,指出现有文献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同一模型解释永久、非永久迁移两种行为决策的不足和引入的非经济收益或成本无法量化。针对我国市民化两阶段特征,指出"农民—农民工"转换阶段为个体短期迁移决策,主要依据城乡预期收入差异,适合运用托达罗模型原型;而"农民工—市民"转换阶段为家庭长期定居决策,主要依据家庭城乡预期净收益差异,且更为重视非经济收益和成本,适合运用拓展的托达罗模型。  相似文献   

3.
论托达罗模型的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托达罗模型的简要介绍,进一步分析了托达罗模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几个缺陷;该模型没有考虑到迁移者在城市的生活费用;没有考虑到为什么农村人口的增长率大大高于城市;没有考虑到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没有考虑到农村人口收入增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考虑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通过对几个方面的分析,作者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建设提供某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劳动力迁移模型在我国应用的研究做了综述并探讨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解释我国劳动力转移中的限制因素,如生活费用差距、户籍政策限制,然后根据这些限制对托达罗模型做了进一步拓展与修正,加入了生活成本变量,提出了诸如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制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长期处于缺失状态,这一状况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制度背景.在以二元户籍为基础的各项社会制度共同作用下,农民工群体被赋予特殊的身份特征,并在各项保障和权益方面被逐步边缘化.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后,农村中原有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已无法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而城市中各种限制和歧视使他们的生产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要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水平,就必须着力改善当前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目前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二元结构模型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两个思路,即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最后提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刘易斯—兰尼斯—费景汉模型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探讨了人口流动对宜春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可能性,并对构建绿色生态的宜春作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所衍生的子问题.我国"外生后发"型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边缘地位和业已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审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直面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9.
华灵燕 《教学研究》2007,(3):207-210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所衍生的子问题.我国“外发后生“型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边缘地位和业已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审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直面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0.
户籍制度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逐渐脱离土地向城市流动,产生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就业群体——农民工。基于农民工流动性强、频繁变动工作岗位和地区的特征,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而中国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成为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首要因素。虽然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农村职业地位的提升等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成为农村人口流动、农村职业地位提升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动因;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城乡之间的天然差异和制度性障碍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也给农村社会流动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口双向流动将是贵州农村社会必须面对的一种"常态化"趋势,这种趋势的存在也会使得贵州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处于一种"两难"困境:劳动力外流引致的农村"空心化",降低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实际运行效果和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的建设质量;农村劳动力大量返乡,又使得现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重点是培训,障,三者有机联系,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六大特征,提出应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供给两大机制,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向有序、由体力向技能、由兼业向专业、由流动向稳定的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优质中小学教师资源向城镇流动,不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使原本就尖锐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越发突出。构建公平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是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中国便正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农村大批劳动力进城务工、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传统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变迁等社会现实,使得传统家庭养老受到极大的挑战。同时,我国农村公共福利产品供给不公、农村养老机制发育不全等问题使农村养老问题更为严峻。本文通过对农村老年人口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探讨了缓解农村老年人福利“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伍莉 《宜春师专学报》2014,(12):135-139
构建计量模型对影响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在学校地理位置、家庭住址、学校福利、家庭年收入以及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可度是影响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显著因素;而学生规模和社会压力对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就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使用SCP范式对我国农村流通组织进行了分析。从组织结构上看,我国农村流通市场属于分散型市场结构,存在市场集中度不高、流通服务差异化低、缺乏规模效益、市场的进入壁垒低等现象;从市场行为看,农村流通组织的协调性差,以低价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从市场绩效看,流通组织效益低下,但随着农村流通就业弹性的不断提高,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呈增长态势。针对我国农村流通组织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应加快农村流通组织创新、推进连锁经营、推广使用新技术、优化竞争手段。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乡政村治”模式日渐暴露出的新问题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后续发展,如何创新治理模式,走出乡村治理困境,既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笔者在全面归纳各种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剖析了贵州民族地区的“参与式“治理的典型个案,力求阐明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在社会结构和政治心理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乡村治理模式转变取向.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城乡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机制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定区域内实施城乡教师的流动机制以促进城乡学校师资的相对均衡,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的实际出发,以构建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定期流动机制为目标,全面分析构建区域教师流动机制的主要障碍、相应的对策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