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历史轨迹□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自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由“一纲一本”逐渐过渡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语文教材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而且这种势头至今仍方兴未艾。为使新教材的编制更合理、更科学,回顾一...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素质教育 课程教材体系,10年前,国 家提出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中小学教材建设构想,以逐步实现多层次、多元化的教材结构。同时规划了重点建设的8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版教材就是其中一套,而且这一历史性重任落在了广东的身上。“十年磨一剑,百花满园春”,从1988年至今,沿海版教材在我省的专家、教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1997年10月,所有18个学科教材,以及我省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均通过了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且在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3.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乃传统教学的经典语言,说明了教材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备课、评课都涉及到“教材处理”这一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相似文献   

4.
我国三套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比较华东师大师范教育研究所崔允张俐蓉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山东泰安的“教材规划”会议上,提出“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材改革方向后,我国目前实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主要有三种,即由国家教委、上海、浙江制订的三套课程方案(见表...  相似文献   

5.
“一纲多本”是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现实状况,“一纲”是指目前我国统一以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为纲,“多本”即指在课程标准统一的教学目标任务要求之下,出现了“人教版”、“北师大版”、  相似文献   

6.
周鹏 《物理教师》2011,32(7):14-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广,我国现行的高中教材都出现了一纲多本的格局,这是一件好事.“一纲多本”甚至“多纲多本”,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教科书发展的共同趋势.“一纲多本”从根本上说,能够充分综合地区间自然与社会环境以及教育对象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运动一直是风起云涌,成为改革时代的“弄潮儿”。这反映了社会变革和新技术发展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表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本文揭示世界发达国家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有所启发。1重视区别化教学发达国家基本上都编写了“一纲多本”或“多纲多本”的教材来保证教学的区别化。同时,他们还减少教材使用的行政干预,把权力下放到各学校。如在德国,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的决定权是由每个学校的校长在征求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8.
把发现法引入义务教育化学教材的改革尝试曲阜师范大学阎立泽国家教委决定采取L纲多本”教材改革之后,我们编写组在编写义务教育化学实验教材”中进行了改革.其中,按发现法编写部分教材内容,以贯彻“学生主动地接受学习与教师指导下发现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我...  相似文献   

9.
80年代末,国家教委允许各地依照《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不同类型的语文教材,于是,“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雨后春笋般相继向世。“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材上富有开创性的重大改革,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来看,都具有其特殊意义。从历史上讲,建国以来,它首次打破“一纲一本”封闭型的旧格局,开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从现实上讲,“一纲多本”推出了众多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有的虽然还不成熟,但它毕竟开拓了思路,扩大了视野。正是鉴于此,在对“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其编写体系、单元的建构、范文的选取、语文训练序列、教材的科学化等几个方面做一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真正实现了“一纲多本”。不但不同的学校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材,就是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也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这给了学校、教师多种选择,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正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纲多本”的教材局面在全国兴盛起来。对广大教师而言,在面对众多的教材时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而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英语教材几乎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来源,  相似文献   

12.
乡土地理的教学已经进行了许多年,根据“一纲多本”和“面向当地”的课程改革原则,各地都在探讨乡土地理教学和教材编写,但乡土教材的编写远落后于乡土地理教学,而且没有专人编写,由任课教师在课余时间完成。由于时间、精力、财力所限,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少,且教材编...  相似文献   

13.
娄新红 《教育探索》2006,(11):18-19
新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原来的“一纲一本”发展到现今的“一标多本”,教材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然而,“教材误用”的现象在教学中随处可见,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驾驭新的教材,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并明确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学有这样一种观点——“抓纲务本”,“纲”指教学大纲,“本”指的教材。尽管现在取消了教学大纲,去除了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但是笔者觉得这句话在今天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于此,可以赋予其新的涵义:“纲”指“课程标准”,“本”仍指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深挖教材内涵,在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指课堂教学)中,促使三维课程目标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5.
要实施跨世纪的语文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面向2l世纪的现代化语文教材体系。1988年,上海在当时国家教委的支持下,开始进行第一期的课程与教材改革。这次课程与教材改革,上海率先在一个地区打破“一纲一本”,实现“多纲多本”,并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组织编写了两套各有特色的语文教材。现在,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上海又在总结第一期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第二期课程与教材改革。这次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益作为语文教材改革的立足点。一、第一期语文教材改革的成就与不足在上海第一期课程与…  相似文献   

16.
教坛禅机(2)潘景峰抓“纲”务“本”评价一堂好课,标准颇多,然而最根本的是抓“纲”务“本”。“纲”即教学大纲。勿脱纲,忌超纲。遵循大纲就是尊重教学规律。“本”即各科教材。宜吃透,贵钻研。长村了然于胸,才能居高临下,越教越好。抓“纲”务“本”,是提高教...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一纲一本”的大一统的教材编排方式,大江南北、城乡上下几乎是用清一色的同一本统编教科书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一纲多本”或“一标多本”的教科书政策倡扬多元文化的传播、课程建设的多样性。乡土课程、生活课程、综合课程、个性课程等各种课程类型的开发和改革都体现了新课改中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的教育诉求。  相似文献   

18.
复式教学是一种涉及面大、教学过程复杂的特殊教学形式,编写一部适应复式教学需要的教材是复式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大课题。由湖北省教研室主持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复式教材实验正是遵循“以纲为纲、一纲多本”的原则,结合农村和山区复式教学实际开展的一项实验研究。自1992年开始立项以来,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一至五册教材的编写任务,而且进行了两轮实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实验教师说,这是一部具有复式教学特色的好教材;实验学生家长称:“教材是我们辅导孩子的好帮手”;参加实验的领导和教研人员评价说,它是一部科学、实用、可行的教科书。现就这套教材的编写特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开创了我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新局面。为了教学、教研工作的需要,笔者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内地版、人教版数学教材的“乘法公式”单元,作了一些比较,觉得两本教材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实行教学大纲统一下的多种版本教材并举的新体制(简称“一纲多本”体制)。这一体制,已经通过一轮试验教学和一轮正式教学的实践检验。初中地理教材是否需要灵活性,灵活性的程度如何把握才合适,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几种初中地理教材是否具备适度的灵活性等等同题,目前应当加以研究。这对于已有教材的修订、第二批送审教材的编写和修改,乃至现行教学大纲的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