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新闻就是"他说" "新闻就是‘他说’,"为了强调引语的重要性,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学院院长、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李佩曾这样说.这是为什么呢?记者是社会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如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发表个人观点,就等于夺走了别人说话的权利.记者的权利是一种公权.公权不能变成私权,记者不应利用自己手中的笔,表达记者个人观点.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引语,就不能称之为记者.  相似文献   

2.
2006年,<时代>周刊把全球亿万网民评为年度人物.见证和记录历史的不再仅仅是记者或少数人的特权,成千上万的网民正在书写着历史,改变着世界.只要有互联网,普通民众就可以把身边的新闻即时展示在全球面前.加利福尼亚记者、作家丹·吉尔默把这种现象称为"草根新闻".确切地说,"草根新闻"的来由是因为生产者是普通受众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3.
安冬 《青年记者》2006,(11):26-27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何畏 《青年记者》2006,(11):27-28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5.
吴玉兰 《青年记者》2006,4(11):32-33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6.
张林 《青年记者》2006,(11):21-22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7.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8.
李向阳 《青年记者》2006,(11):30-30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9.
近来各地纷纷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如河南、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上述各地均将这一措施作为政府各类信息向社会公开的窗口,旨在保证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和权威性.应该说,中国人对于新闻发言人并不陌生,电视里、报纸上时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或名字.有学者是这样定义新闻发言人的:"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0.
王卓慧 《视听界》2002,(6):79-79
《凤凰午间特快》(下简称《午间特快》)是凤凰卫视开辟的午间新闻时段。它瞄准全球各地在9时到中午1时整时段所发生的新闻动态,并将当天早班车报道过的新闻,重新打包整理,向观众及时传送最全面的国际社会经贸大事,成为一份别具特色的午间资讯快餐。  相似文献   

11.
牢抓"重大突发事件" 打造新闻传播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香  毕子甲 《现代传播》2007,(5):159-161
在国际传播领域,几乎处处充斥着西方文化的身影.要突围这种"新闻帝国主义",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就要打造中国新闻传播品牌.而牢抓"重大突发事件"这难得的媒体发展机遇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事实上,很多世界顶尖新闻传播品牌起初也全靠掘好了"重大突发事件"这桶金.例如因"海湾战争"扬名世界的CNN,凭"水门事件"名声大噪的《华盛顿邮报》和靠"阿富汗战争"驰名全球的半岛电视台.而近年来,我国境内的CCTV-4和香港的凤凰卫视都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上产生得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也是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各地各级党报不断加大对民生问题报道的力度,民生新闻在报纸版面上越来越多,拉近了党报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了党报的社会公信力. 党报新闻工作者要时刻心系民生,不能做"Mang(盲、氓)"记者.拆开"盲"字,是"目"和"亡",眼睛死了,所以就视而不见(知名记者白岩松语);"氓"是"亡"和"民"字,就是心中没有"民生"概念.看不到民众之所想所需就是新闻智"盲",对民生疾苦冷漠、热衷于制造社会议事日程就是新闻愚"氓".  相似文献   

13.
"一专多能"时代,文字记者摄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所服务媒体的竞争力.譬如,摄影记者都被"撒出去"人手紧缺时,若正好碰到有重要会议要采访,文字记者就得扮演文字、摄影两种角色.而会议新闻,正是文字记者"单兵作战"最多的"主战场".所以,文字记者掌握会议新闻的拍摄技巧和流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沈彦 《青年记者》2006,(8):72-72
电视读报类节目由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发端,到目前各地电视台已有十几档类似的节目,它们各具特色,拥有各自的观众.《马斌读报》是一档电视读报节目,播出时间适当,受众广泛,在传播新闻事实和评论方面拥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11月7日,第9个记者节来临前夕,凤凰卫视(美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美洲台台长吴晓镛、凤凰卫视主持人陈晓楠、凤凰卫视记者胡玲走进校园,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座谈,就“大事之中记者的表现与媒体的职责”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为三人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6.
11月7日,第9个记者节来临前夕,凤凰卫视(美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美洲台台长吴晓镛、凤凰卫视主持人陈晓楠、凤凰卫视记者胡玲走进校园,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座谈,就“大事之中记者的表现与媒体的职责“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为三人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20日随着美军的“战斧”巡航导弹在伊拉克的土地上掀起巨大的火团,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同时也引发了全球媒体间一场激烈的新闻战。在华人世界颇有影响的凤凰卫视一向善于报道突发新闻事件,以快速应变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报道著名,然而这一次凤凰卫视众多女记者的出色表现却成为该台战争报道中最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20日随着美军的“战斧”巡航导弹在伊拉克的土地上掀起巨大的火团,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同时也引发了全球媒体间一场激烈的新闻战。在华人世界颇有影响的凤凰卫视一向善于报道突发新闻事件,以快速应变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报道著名,然而这一次凤凰卫视众多女记者的出色表现却成为该台战争报道中最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陈臻 《新闻窗》2009,(2):60-61
今年年初,笔者作为广播媒体记者,有幸被特邀参加由部分民营企业家和南方周末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香港电台、凤凰卫视、大成网、《商界》杂志等媒体在湖南长沙举行的“新闻沙龙研讨会”。与会人员就新闻的本质功能、如何做好当前的新闻、媒体对新闻的分工和要求、民营企业家如何看待新闻、企业如何借助新闻媒体化解当前金融危机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0.
冯小楠 《今传媒》2011,(7):87-89
凤凰卫视作为在全球颇有影响的华人卫星电视台,借助其从国外引入的"主持人明星制",迅速树立起清新而鲜明的频道形象,短期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品牌地位。作为中国电视媒介改革的先锋,凤凰卫视所首创的华语电视"主持人明星制"的成功之处,正是广大中国电视人需要正视和学习的。本文借鉴凤凰卫视成功打造传媒明星,对我国选拔和培养大陆电视传媒明星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国也必将朝着名牌栏目和主持人明星制互相催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