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和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举办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第12期全国继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我以《知识经济和创新》为题,讲四个问题:一,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二,世界各国竞相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三,建设我国面向21世纪的国家创新体系任重道远;四,继续教育肩负繁重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教兴国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支点。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8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报告显示,世界创新格局基本稳定,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7位,比上年提升1位。报告表明,中国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大幅超越了其经济发展阶段,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突出表现在知识产出效率和质量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稳步增强等方面。随着  相似文献   

4.
当时间的脚步迈入新世纪,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交互作用下,世界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创新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所有这些,对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国家科技基本立法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实施,科技创新政策和相关经济配套政策需要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5.
1997年底.中国科学院向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呈送了一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由此,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一词也从此热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的研发投入和支出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们认为。"高水平创新成果"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技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竞争的界面从最终产品前移到知识创新的成果,从生产、市场前移到产品研究和开发阶段甚至基础研究阶段;竞争的层次从企业竞争上升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强调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正是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竞争态势的需要,最近,国家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并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可以说,这次大会选准了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切入点,从我国的现实看,发展与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为新科技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提  相似文献   

8.
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目标。工程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建立了网络工程图书馆,增加了工程实践综合作业、科技文献综述报告与答辩和撰写工程创新思维报告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背景材料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才具备的、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实力。据测算,我国科技综合创新指标已相当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0~60000美元国家的水平,在生物、纳米、航天等一些重要领域研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文化积累,为我国未来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备考建议2008年备考,要重点把握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的知识,把握党和国家提出的提高创新能力的紧迫性、经济政治意义以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在备考中,要重视结合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从“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进行准备。特别强调一点,要注意区分提...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也是创新文化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1.
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正式实施后,我国的知名高等学府都在积极创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些高校承载着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研究型大学为了有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度、层次合理的专职科研队伍。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一流研究型...  相似文献   

12.
国家创新体系是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机构、体制安排、运行方式等的总和.当前,世界各国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都从国家层面整合创新要素,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持续创新的组织保障.我国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政府等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高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以及政府宏观协调和管理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智能科技兴起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创新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并肩负着新的使命。新时代,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基本任务的指引下,亟需在创新基地建设、原始性创新能力、产学研用融合等方面补齐短板,挖掘潜力,突破瓶颈,在高校建设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成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研究机构;加速释放基础研究的活力,努力营造和培育原始性创新环境和土壤;依托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联盟,推动我国高水平高校密集地区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4.
创新引领发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习近平在我国新发展阶段提出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国战略观,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以国家顶层设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为指导,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治力度,依靠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遵循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世界规则、公共政策、人权保障等功能和价值,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谭红军 《继续教育》2003,17(3):11-13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作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并首先启动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作为中国科学院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经过充分酝酿与研究,制定出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描绘出了学院未来的发展蓝图,使学院真正成为科技管理培训和中科院各类党政干部培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6.
高校领导者的创新与高校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年江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教育部制定、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步署: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上述引证的讲话和文献,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本质,指明了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笔者认为,高校领导者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技工作回望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期。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点,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一、过去五年高校科技工作成绩斐然“十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  相似文献   

18.
张晶 《上海教育》2007,(8A):24-26
放眼全球,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把科技和知识创新作为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围绕国家目标 全力提升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从全球范围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科技…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各国在抢占经济制高点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提升科技竞争力特别是原创性成果的竞争力。我国已开始启动的知识创新工程,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的重大举措,其总体目标是形成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建设一批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以应对全球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而我国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知识创新两大核心的现行科研体系格局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承担知识创新的历史重担。 一、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