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国大学入学考试有的属于常模参照测验(选拨性考试)有的属于标准参照测验(水平性考试),有的兼有两种测验的特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般简称高考)属于典型的常模参照测验。本文拟以我国高考为主要对象探讨常模参照测验类型的大学入学考试各科目成绩相加的含义与存在加法运算的充分必要条件。文章不涉及考试方案的设计、试卷的结构、命题、题目赋分等,并假定上述工作已取得理想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测量学上,依据考试反映分数的方法和参照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效标参照性考试。前者是一种优胜劣汰的选拔性考试,后者则是一种达标性考试。电大所进行的考试,旨在检查并希望学生真正达到所学课程所应达到的水平,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与考试标准的差距及其原因。因此,按教育测量学的观点,是属于一  相似文献   

3.
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改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改应该是"貌合神离"的两项改革,合必两败俱伤,分则两全其美。打破"一试定终身"、"高考指挥棒"以及"应试教育"怪圈的途径,是让高中新课改形成一整套包括教育考试在内的测评手段,而不是仅凭单一的教育考试;测评内容既不要忽视知识考查,又要注重能力立意、素养立意;测评性质以标准参照为主,而不是主要靠常模参照;学生在高中学业测评系统中的表现,可以也应该作为与高考成绩并重的高校招生标准。因此,高考改革要大幅度与高中教学内容脱钩,充分发挥自身本质(常模参照考试)与特长,着重测试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潜力,为高校选拔新生补充高中教学测评无法提供的有用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标准化考试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正如某些专家讲的那样:国内发表的有关研究教育测量方法和技术的文章较少联系相对测量和绝对测量利弊,只是介绍某种测量技术,而不把它置于相对测量和绝对测测量领域中探讨,这样极容易产生误解.基于这种事实,本文就从理论上探讨一下常模考试和目标考试的地位,从而明确二种考试的关系.一、常模考试与目标考试考试既可以衡量学生的相对水平,又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把用于衡量学生相对水平的测验称常模参照测验(Norm Referenced Test),用于衡量学生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段富有个性的生命历程."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之间的差异,使得探究活动具有一种不可预见性.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相似文献   

6.
王锋 《教育文汇》2014,(19):38-40
考试既是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主要手段,又是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和问题的重要依据。初中语文学科的考试同样起到这个作用。考试后,语文教师应学会语文试卷分析,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自己的教学现状,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评讲试卷,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考试历来都是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在普通教育里,以解释考试分数的不同方法,考试又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目标参照性考试.目标考试,考生成绩只与预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关键在于鉴定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例如毕业考试就属于这类考试,只要达到60分就为合格,60分和100分的差别意义不大.我们平时的章节"过关"测试,也是一种目标考试,只要学生成绩达到了我们所确定的目标,就可以讲授新的课程.  相似文献   

8.
阶段性检测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不是对学习和教学作总结.文章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考点研究为例,从《语文课程标准》理解与细化、教材考点梳理与整合、试题命制呈现与规范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一份好的阶段性语文检测试卷一定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考考试说明》与阶段性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完美结合的观点,对阶段性检测试卷的命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重要辅助手段,而试卷讲评则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进入高三免不了要进行很多化学考试,其目的是让学生检测自己化学知识结构完善与否,知识储备和解题水平与高考要求的差距,为后续学习中优化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提供依据.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上好试卷讲评课.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这是众论一致的.当然不可否认,有不少志士作了艰苦而有成效的探索."要于时,迫于势",改革是出路.时移势异,不可"循表而导".语文教育的整体改革,必须跳出传统的圈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一步,当是科学地制定语文教育目标及其分类体系.一现代人的行为,尤其注重时效,做事讲求"有的放矢".教育的一切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为实现一个一个的特定的教育目标而教,学生是为达到一个一个的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学,教学领导人员、教研人员以及招生考试部门的组织者与命题人员,则以同样的教育目标为基本依据,进行教育测量、考核和评估,考查学生实际能力水平,检验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命题对教学有导向作用,命题应当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因此,语文试题的语言要贴近学生,使学生感到亲切,身心放松,减轻考试的压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命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这是多年来人们所共识的,特别是高考试卷中的比分,近几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从来没有因为题型的变化而回落.作为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文如何去教,历来倍受教师们关注.恰如其分的作文教学,会促使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去博览群书,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3.
在作为标准参照考试的会考基础上进行的高考,属常模参照考试。标准,是指被试团体在考试中应达到的水准,会考标准也即高中教学目标,属于绝对测量。“所谓常模,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被试团体在考试中实际达到的平均水平,它是一个相对数量,所以高考也是一种相对测量...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英语标准化考试考试的种类和名称很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从解释分数意义的参照标准来说,考试一般可分为三类:(1)常模参照考试;(2)目标参照考试;(3)潜力参照考试。英语标准化考试就是一种单科的常模参照考试,这里所讲的英语是指外语而言,所讲的考试包括测验在内。凡标准化考试都必须提供常模。常模是教育测  相似文献   

15.
试卷是考试的载体,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考试结果的可靠性,并对教学及学生学习态度产生影响.通过统计方法对高等数学试卷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以期达到检验试卷质量、评估教学水平,对今后的考试试卷的编制提供依据和方向,并最终做到"以评促教".  相似文献   

16.
丁玲 《语文知识》2014,(11):48-49
评价反馈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考试,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考完之后,老师们则必须思考:语文试卷评讲课究竟怎样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检测反馈的作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走上教学岗位近二十年,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思考这个问题,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自己的反思,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部分指出 :“语文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小学语文期末考试是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试卷命题是教学的“指挥棒” ,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 ,应如何做好试卷命题工作呢 ?一、命题目的———促进学生发展语文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评价。评价什么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继续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正考试既是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主要手段,又是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和问题的重要依据。初中语文学科的考试同样起到这个作用。考试后,语文教师应学会语文试卷分析,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自己的教学现状,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评讲试卷,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分项数据列表,分析教学得失每次考试后,语文教师都会拿到学校统计的学生成绩表,大多数老师只是关心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从整体上一看了之。其实教师还应去  相似文献   

19.
试卷讲评课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计学生卷面得失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对考试试卷进行讲评的课堂教学.它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双基、规范解题、拓展思路.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试卷讲评课效能,笔者结合教学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策略一激励策略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讲评课经常会出现如下情景:教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而试卷讲评则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讲评好试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够做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弥补缺陷,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