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有的学者认为《词诠》“其”字“句中助词无义”.经过考察得知,简单地把“其”看作无义的助词,依据不足,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搜集《西游记》中助词“将”的用例的基础上,通过对助词“将”的性质的界定、助词“将”所出现的各种结构类型及与明代之前出现的助词“将”的使用情况的比较等方面的描述说明,发现了《西游记》中助词“将”在明代所出现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动词“起来”最早出现在汉代,从唐代开始使用渐多,随着其使用的频繁,语法功能也渐渐增多.由最早的“谓语动词”语法功能最先产生出“补语”语法功能,最后产生体助词语法功能。“起来”作体助词的语法功能的最早出现于唐五代时期,它是在方向补语“起来”和非方向补语“起来。”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其语法化机制是扩展和合力造词理论。  相似文献   

4.
汉语方言里的持续貌助词五花八门,面貌各异。普通话的“坐着”,厦门话说“坐在”,长沙话讲“坐达”,成都话称“坐到”,广州话是“坐住”……。这些情貌助词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还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般的看法是,这些语法功能相同的助词未必有同一语源,并认为这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一个特点(袁家骅,1983,14)。近年来梅祖麟先生对汉语方言的情貌助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新见,特别是《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一文,搜罗宏富,旁征博引,深入论述了方言中的情貌助词与“着”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目前的语法书中所谈到的有四种:(1)用在定语之后作定语的标志,如“中国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民的手中了”;(2)附着在词或词组的后边,组成“的”字结构作主语或宾语,如“应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骑马的过去了”、“我要那个红的”;(3)附着在联合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糖啊豆啊饼干啊的摆了一桌子”、“买了些文具纸张什么的”;(4)和“似”组成“似的”,再和别的词语组成“……似的”的比况结构,作定语或状语,如“锦  相似文献   

6.
天水话里的助词比较丰富,有几个使用频率很高,颇有特殊之处,这里仅就其用法作一些分析.文中所记以天水市口语说法为准.(一)家有音无字,“家”是写的同音字.这是一个表示即将开始尚未开始的时态助词.与其它时态助词比较,“家”与动词的关系较为松散,当动词带宾语或有连带成分时,可以离开动词用于句尾.1)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动作变化即将发生还未发生: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的逆接接续助词有很多,并且语义相近,本文主要依托语言主观性理论对日语逆接接续助词中的「のに、くせに、にもかかわらず」进行分析考察,研究其之间的异同。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在说话人的认识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因说话人的视角及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情绪、态度和立场等方面的不同,说话人会选用不同的逆接接续助词。本文希望能为学习日语的中国人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这类日语接续助词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来”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概数助词之一,因其表义辖域模糊,迄今为止,已有诸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但仍未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对“来”的分布状况的考察,比较其在不同格式中的表义差别。对其中某些问题或补充他人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给"字在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当中有着十分广泛的意义。"给"既可以作为动词出现在文章里,也可以作为介词发挥其作用,还可以用作助词。该文主要研究的是"给"作为助词,在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作为助词其自身具有起源、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日语中,有许多惯用句,其语意微妙,用法特殊。这些惯用句往往有一定的语源,对初学者而言,了解其语源有助于更准确灵活地应用这些惯用句。以[首になゐ]为例来探究其语源和基本语意,[首になゐ]源于古代日本社会,当时被解雇的人常常用“卷铺盖”一词来代替[首になゐ];在现代,其语意为“被辞退、被解雇、被开除、被炒鱿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会社な首になゐ]中助词[ヲ]用法。助词[ヲ]不仅可以置于他动词之前,而且也可以置于自动词之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代汉语助词"了1""了2"的传统释义分析和一些典型释义的研究,归纳出一个更加合理、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助词"了"的释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运动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短跑与“跑格”练习的单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①“跑格”练习是强化提高“扒地”能力的有效手段;②“跑格”练习并不是有效的步频练习方法;③“跑格”练习将对大、小腿折紧程度及大腿前摆速度产生“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天水方言中的助词"下[xa51]"使用非常广泛,且语法功能较多,既可以做体貌助词,也可以做语气助词,做体貌助词时可以表示现实体,经历体,持续体,起始体等,做语气助词时用于单音节形容词之后以及疑问句中,用来表达特殊的语法意义,同时文章还对做趋向补语的"下[xa51]"和做体貌助词的"下[xa51]"之间的界定做了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日语助词"は"在句子中可以起到将其前面名词等成分"主题化"的作用。叙述某事物所拥有的性质·特征等的"品定め文"与通过将某时间开始某时间结束作为前提进行表达的"物語り文"是主题句表现的两种基本形式。在这两种句子中,助词"は"都起到了主题化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句子中补语是没有主题的,借助助词"は"可以将补语主题化,这也可以认为是助词"は"的另一个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语的句末一般通过加上终助词来表达说话者的心清。终助词在日本语口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并在形成自然流畅的会话交谈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终助词的得体使用不是日本语学习的重点,但是对我们日本语学习者来说的确是个难点。主要的终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结构助词底的来源,讨论者很多,他们大多是从语法的角度进行论证,很少将语音作为出发点。笔者的看法是,结构助词底在替代之的过程中,其语音变化的原因是不容忽视的,但也难免会受到语法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代汉语助词的研究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起步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真正发展,各种专著和论文等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也日益多样化和深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者去克服,从而提升近代汉语的研究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日本作品的检索,举实例就愿望表现句"~タイ"中出现的表示愿望对象的"ガ"格助词与"ヲ"格助词的使用区别进行分析整理,并就其与中文译文中的相应表现进行对比考察。  相似文献   

19.
安徽贵池方言里的“着”同普通话的“着”一样,既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文章重点讨论“着”做虚词的三种用法:一是做结果补语;二是做动态助词;三是做事态语气词.动态助词“着”既表完成或实现意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完成或实现意义的“了1[l 0]”;也表持续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意义的“着[t 0]”;事态语气词“着”则相当于普通话的“了2[l 0]”.  相似文献   

20.
“似的”是比况助词,永远轻读,它和别的虚词一样,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或短语之后,构成一个短语,共同充当句子成分.本文主要谈一下“似的”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组合成比况短语以及它们组合之后的句法功能.一、比况短语的构成(一)比况助词“似的”附着于词之后比况助词并不是和所有的实词都能构成比况短语.常见的是比况助词附着于名词之后,其次是附着于动词之后,再次是附着于疑问代词之后构成比况短语.“似的”附着于形容词、数词、量词之后的很少见.1.附着于名词之后(1)这孩子木头似的,真不讨人喜欢.(2)每片荷叶上都留着一粒珍珠似的露球,晶莹透亮.(3)他抓了把牛毛似的烟丝按在烟锅里,猛吸了几口.(4)我军铁桶似的包围了敌人.(5)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火似的沉甸甸的高梁的红穗在风里摇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