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社会,期刊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种类,广告日益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统计,美国期刊经营总收入的70%来自广告,发行收入只占30%;欧洲期刊经营总收入的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据CTR市场研究公司2007年度研究报告,中国期刊广告增势强劲,同比增长10.36%.但在期刊广告日益繁荣的形势下,少儿期刊广告市场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少儿期刊没有广告,即便有零星广告,也普遍存在"低、小、差"的局面."低"是指广告页面价格低,广告收入低;" 小"是指广告品牌小而杂.极度缺乏能够提升期刊形象的高端品牌;"差"是指期刊广告经营人员素质差,广告意识淡漠,广告质量和效果差.其实,分析一下少儿期刊的优势,其广告市场还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2.
三、期刊经营正由发行主导 型向广告主导型转型:中国期刊 业广告经营的市场机会分析 虽然目前中国期刊业的主要 经营收入(80%)来自于发行收 入,但2000年以后的一个明显趋 势是,广告主导型杂志越来越成 为期刊市场上的英雄,成为影响 力日隆、市场成长最快的杂志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体产业的逐渐壮大,各种媒体的广告经营额也成倍增长.而期刊作为媒体广告市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新刊物的不断涌现和原有刊物的改版使得期刊市场一片繁荣.据慧聪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1~6月,我国期刊广告市场总额为24.32亿元,比2003年上半年增长9.3%.期刊广告营业额占各类广告经营主体总营业额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从近5年的广告经营额数据来看,期刊广告经营额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报纸和电视,也继续领先于广播.众多业内人士甚至认为,期刊广告市场正处在迅速崛起的前夜.这说明很多人都看好期刊的广告经营,但此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广告"却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彭金良 《传媒》2010,(4):46-48
正目前多数期刊的经营仍然以发行与广告为主,赢利模式也主要是发行赢利与广告赢利,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期刊市场持续繁荣,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以广告盈利模式为主的  相似文献   

5.
促进期刊发展的广告经营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期刊界已呈优胜劣汰之势。各期刊社在努力提高刊物质量,积极扩大发行的同时,都在认真探索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广告经营之道,以增加刊物经济实力,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6.
张晓虎 《传媒》2008,(3):68-70
采编、发行、广告构成报刊经营的三要素。采编是报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业界一直有“内容为王”的说法,这也体现了采编在报刊经营三要素中的重要位置。由于中国报刊市场的特殊国情,采编并没有像广告和发行一样被纳入到市场运作体系,事实上大多数的情况是采编与经营(广告和发行)分离。但是由于报刊经营是一个整体,三个要素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7.
期刊广告症结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期刊广告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期刊广告质量粗糙,广告收入也相对较少.尽管有少数刊物凭着其巨大的发行量赢得了高额的广告收入,但多数刊物的广告经营现状仍堪忧,存在着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现从期刊广告经营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谈一些对期刊广告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传统期刊的赢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售内容,靠发行赢利;二是出售广告版面,靠收取广告费赢利。如果在这两方面实现充分开发和良性循环,就可能成为期刊市场上的佼佼者。但对原创故事类漫画期刊来说,这个经营模式并不适合。原创故事类漫画期刊投入巨大,仅稿费支出一项,每个页面(四拼一)就达600~1800元,  相似文献   

9.
浅论期刊品牌价值确立的三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最终都将体现为品牌价值,期刊这种特殊的商品尤其如此。品牌期刊价值的确立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以为,成为一本真正的品牌期刊,应该取决于三个方面:刊物的创造性、读者的认同度和刊物发展的可持续性。刊物的创造性是品牌期刊价值确立的基础刊物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王荣 《当代传播》2002,(2):85-86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业利润是以增加发行量为成本代价、以广告收入增加获得补偿而取得的。因此,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善发行结构,提高发行质量,才能以最佳的发行量赢得丰厚的广告回报。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拥有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性。一般商品的消费对象是单一的,而报纸的消费对象是二元的,即读者和广告商。这…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期刊经营概况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是由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青年杂志社合并组建的,成立于2003年12月.总社现有期刊10种.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类是以系统发行为主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如<中国青年>、<农村青年>、<中国共青团>;一类是以广告合作为主,由广告公司承担广告经营责任的时尚、艺术类刊物,如<虹>、<青年视觉>等;一类是以<青年文摘>为代表的主要面向市场发行的刊物.期刊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经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青年>和<青年文摘>都是青年刊物中的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期刊媒介的广告经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既包括作为大众媒介(大众读物)的杂志,又包括发行范围有限的定期连续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文将期刊和杂志均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大众印刷媒介并通称为“期刊”加以考察,旨在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期刊广告经营中的一系列现象,如广告经营的总量与增幅、强势期刊的发展状况、期刊广告经营的特色与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新世纪期刊广告经营的发展与成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成功经营期刊的两大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晖 《传媒》2005,(10):52-53
近年来,人们对创办期刊有一种狂热,仿佛一拿到刊号,就预示着白花花的银子进账.而现实呢,远没有想像的这么好.在全国8000多家刊物中,盈利的仅占少数.究其原因,是因为期刊经营有其内在的规律.期刊是商品,必须像生产其他商品一样,注重市场调研,明确市场定位等;期刊又是一种特殊商品,能进行多次销售,所以又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要经营好期刊,必须从以下两大关键处入手:  相似文献   

14.
胡博 《电子出版》2004,(8):10-14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期刊市场大战中,期刊发行利润相对而言已越来越微薄,期刊广告收入作为期刊社经济支柱的地位亦渐渐显现出来。本文试从期刊广告经营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谈一些对期刊广告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期刊广告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志远 《传媒》2007,(9):50-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广告收入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增长较慢.2006年中国期刊广告经营总额远远落后于电视广告与报纸广告.2007年上半年,中国平面媒体的广告总量中,报纸占有92.03%的比重,期刊只占7.97%.而美国期刊经营总收入的70%来自广告,发行只占30%.欧洲发达国家期刊经营总收入的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我国期刊如何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尽快走上期刊广告良性、快速的发展之路,这是期刊人和广告人应深入思考并须付诸实践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期刊广告的经营策略和行业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新闻爱好者》2010,(9):103-104
期刊广告的重要性 期刊广告是现代期刊经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期刊广告品牌价值和期刊内容有着相得益彰的促进作用。期刊广告层次是判定刊物档次的重要依据。广告客户在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媒体合作对象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来看,金融危机给中国期刊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在发行和广告上.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期刊业者能明显地感觉到来自发行和广告市场上的阵阵寒意.  相似文献   

18.
女性生活类期刊的危机以及内容定位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本文所界定的女性生活类期刊是指<家庭>、<知音>、<婚姻与家庭>之类以女性为阅读主体的生活类期刊.这类期刊已经进入了市场倦怠期,也许由于体制的保护尚未完全被打破,或者发行与广告等经营方式的改进,单从发行量与广告额的绝对数据上,还不容易看出这类期刊的衰退迹象,甚至有少数明星刊无论广告还是发行继续走高.但如果深入考察整个女性生活类期刊,我们便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市场经济下期刊组稿工作性质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市场经济下期刊组稿工作性质的转变■王力■朱晓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期刊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期刊进入市场后,经济活动必然要从卖方市场转换为买方市场,也就是说,市场的需求决定刊物的命运,读者的取舍决定刊物的盛衰存...  相似文献   

20.
当今期刊,真正在市场上如鱼得水、办得红红火火的,是那些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而专业期刊,社会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很少。这里的主要原因还是读者群问题,通俗期刊面向的是大众,而专业期刊面向的却是小众。在各方争夺目标读者群的这埸没有硝烟的激烈斗争中,专业期刊先天不足,明显处于极不利的地位。因为,太专,就会失去本可争取的那部分读者,从而制约刊物的发行、广告,不利于刊物做大做强;离开专业性去片面追求大众性,也就丧失了刊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