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今桂北、黔东南流传的苗族妇女从夫姓从长子女名之俗,是父权制残余在苗族社会生活中长期影响的结果,它反映了苗族家庭结构中姻缘关系从属于血缘关系,丈夫对妻子的占有与妻子对丈夫的依赖的双重观念等社会现象。它影响苗族妇女在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达到与男子完全平等。要改革这一习俗,必先切实提高苗族同胞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性  相似文献   

2.
“六亲”“九族”属于古代的亲族内容。“亲族”是由若干个家族以近缘关系联结而成的社会集团,即由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血亲及其配偶和由姻缘关系发展起来的姻亲及其配偶的总和。通常人们所说的亲属、亲戚都属于这一范围。六亲是六种亲属的统称,俗语“六亲不认”的“六亲”即指此。六亲的范围古今说法  相似文献   

3.
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在今天的乡土中国仍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然而,当代乡土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差序格局”到“团体格局”,由“关系”到“身份”、“单位”,由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进而从身份分层到财产分层再到契约分层,使得“差序格局”增添了新的内容,这就是姻缘关系、拟似血缘关系与业缘关系渗入“差序格局”,导致“差序格局”所包括的社会关系范围在扩大;与此同时,“利益”亦成为“差序格局”中决定人们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家庭为纽带的亲亲社会,重视家庭在社会、人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家族发展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组织形式,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方式的不断变革,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家庭组织形式正在走向小规模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形式就是“三口之家”,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5.
论夫妻关系     
<正>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其中,婚姻关系即夫妻关系是最根本的,因为血缘关系是从婚姻关系派生出来的,而收养关系只不过是血缘关系的一种替代。有人曾经把最基本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的家庭关系比喻成一个三角形,夫和妻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点中最初的两个点,有了这两个点,再产生第三个点,即子女,才能连成一个牢固的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一.家庭是个人道德成长的起点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通过家庭形成的各种关系乃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家庭观念强烈地渗透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并以之作为一切社会关系和人伦秩序的原点。道德和德性是以伦理、人伦为前提的,而中国文化认为伦理最深厚的根源在于家族血缘的关系之中,血缘关系为伦理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系网”越来越为公众所睹目.戏剧小说、电影、电视,以致人们的街谈巷议,无不涉及这一问题.一般议论者有之,专门的理论分析者亦有之.本文仅从“关系网”与社会组织系统的关系角度,重新认识这一社会现象.何谓“关系网”什么是“关系网”,众说不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要和其它人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就某一个人来说,他有血缘关系、姻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这多种多样的关系构成了一真正的网络,个人只是这关系网络上的一个纽结,这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正常的.就某一个社会组织来说,组织内部有领导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组织外部有组织与社区,组织与顾客,组织与政府等关系,每个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处理这些关系,这也是非常正常的.那么,我们所说的“关系网”是否也包括这些正常关系呢?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这是很难分辨的.为了正确地把握现实,完全有必要接近科学准确地界定“关系网”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语境下,学习者的态度与社会认同是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背景中同时建构起来的。在这种认识下,文章讨论了EFL学习中的态度和社会认同,并分析影响EFL学习中本土的与全球的社会认同间的冲突以及社会认同与态度间的关系。最后,建议学生应该在EFL学习中进行有利的转化投资,从而转变其学习态度,不断协调其社会认同以改变其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9.
唐律直接以血缘关系主体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条有77条,涉及唐代行政、民事、婚姻、家庭、继承、刑事、诉讼等各个方面;其他法律关系主体如凡人、奴婢、良人、皇帝等也是以血缘为依据确定的,因此唐律的血缘主义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血缘关系与法律关系的融汇,是中华法系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对技校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群体在技校学生中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必须重视和做好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工作,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 社会学所说的群体包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由血缘和姻缘关系为纽带构成的社会基本群体;为达到一定的政治、工作(管理)、生产目的而构成的有组织、有纪律、有目标的正式群体(组织群体);以某种认同意识,例如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相互间的同情和好感、相似的经历、来自同一地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传统师生关系,针对当今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疏远和冷漠、实用和功利、对立和冲突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学经营模式的变化,师生关系冲突的个体因素等。据此,提出了重建当代大学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个伦理事件,师生关系是追求道德完善的伦理关系。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将失去伦理实体的作用,知识传授被智能机器替代,师生之间失去地缘、业缘和类血缘关系,面临着伦理风险。师生关系的伦理意蕴是重要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人与人道德伦理的风向标。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守住师生关系的伦理底蕴,建构师-生-智能机器共在的伦理空间,以"爱"为重要交流方式,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道德传授提供伦理保证。  相似文献   

13.
家庭婚姻关系的变革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进行的 ,它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刻影响。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不同程度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对中国家庭婚姻关系的变革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忠学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5):57-58,60
与人类最为密切的是婚姻家庭,婚姻家庭的变化以婚姻法来表征。从人类历史来察,人的主体性在婚姻家庭中得到了不断强化,而主体性是通过理性、自由、平等、公平等不同的视角来解读的。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语境下,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更是通过理性、自由、平等、公平来诠释主体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婚姻是人类自身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当人类迈出动物界门槛,开始社会生活的同时,就开始对自身繁衍的婚姻形式逐渐形成种种社会规范和禁忌。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婚姻形态又制约和规定着不同的血缘集团结构,并与一定的血缘集团形态相对应。因此,婚姻不仅具有生物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意义。在日本,平安时代贵族婚姻门第等级观念的主导作用下实行访妻婚的婚姻形式,严重地影响日本贵族的婚姻观,而访妻婚成为了日本婚姻制度中一种独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情绪与理性关系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对情理关系的探讨派生于对宇宙和人类的奥秘的探索,源于对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的理想追求之间完美关系的渴望,基于古希腊文明的理性认识水平的发展。古希腊哲学家对情绪和理性关系的认识,与他们对理性的内涵或本质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对情理关系的不同见解及其演进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理性内涵的不同认识及其演进。  相似文献   

17.
档案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法制社会的建立,档案工作转变观念,建立民生档案,想方设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已经成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取向之一,也使档案在更大范围中发挥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档案在当今社会中的功能进行分析,以期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18.
媵婚制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政治婚姻形态,在春秋诸侯国政治关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欲借助春秋典籍和媵器铭文,探讨媵婚制的来历,认为媵婚制是原始普那路亚婚的遗存,是社会伙婚制和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政治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其标志性意义在于,媵婚制的出现表明女性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从而彻底的沦为男性的附属,同时在媵婚制实行的过程中又存在以下几种重要方式:媵者是嫡夫人同姓(异性)诸侯国之女、是嫡夫人的侄娣,与嫡夫人之间无血缘关系。媵婚制的存在既有利于延续宗族统治力量,又有利于扩大政治联盟。  相似文献   

19.
家庭关系由婚姻关系和代际关系组成,受社会因素和家庭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宗教对家庭关系有着较大的影响.明清之际,随着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观念,冲击着中国丑陋的纳妾制.而超越家庭的上帝之爱的观念传入中国后,则对中国封建的家长制有很大冲击,从而对中国家庭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