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顺 《化学教学》2023,(2):75-79
由两道高考试题引出对Fe2+与H2O2反应的探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亚铁盐与H2O2作用的结果与实验条件有关:在无外加酸碱时FeSO4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碱式硫酸铁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FeCl2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聚合氯化铁胶体。在酸性较强时Fe2+与H2O2作用主要生成Fe3+;在酸性不太强时主要得到胶体,往往得不到沉淀。亚铁盐与H2O2混合除了发生Fe2+与H2O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外,同时含铁物质会催化H2O2的分解,H2O2分解放热还会促进Fe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Na2 O2 的性质实验值得研讨。一、教材P .3 2 [实验 2 5 ]最好用大试管 ,取 0 .3 g过氧化钠 ,用滴管滴加 1mL~ 2mL水后 ,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检验产生的气体 ,木条复燃 ,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如果Na2 O2 的量少或滴加的水少 ,产生的氧气就少 ,用图 2 6所示操作通常情况下不能复燃。并且 ,验证完氧气后 ,还可滴加酚酞 ,通常溶液会先变红 ,稍一振荡就立即消失。接着 ,取一只 1 0 0mL的烧杯 ,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 ,加 2 0mL~3 0mL水 ,再滴加酚酞 ,溶液显红色且不会消失。二、教材P .3 …  相似文献   

3.
关于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为什么教材中只要求检验生成的氧气,却不要求检验化学反应中另一生成物--NaOH呢?如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出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从而推出另一生成物是NaOH,不是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4.
简化实验操作、缩短实验时间,增强实验现象,减少有毒气体H2S和SO2对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Na2O2与H2O反应实验进行了两个改进,趣味性和实验效果均很好。  相似文献   

6.
Na2O2与CO2的反应是Na2O2的重要性质之一,在学习过了CO2与Na2O2的反应后,许多同学遇见SO3与Na2O2的反应也采取类推的方式,推出产物是Na2和O2.那么SO2与Na2O2究竟能不能发生反应呢?若能发生反应,产物又是什么?如何用实验验证反应的产物?这是一个值得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研究S02的化学性质,加深学生对其知识的掌握,我们把H2S气体和SO2气体的反应增补为演示实验,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探索了一种简便、快捷、环保、实验现象明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漂白对象、漂白机理、漂白实验条件优化3个维度深度分析“漂白”这一概念。以H2O2为研究对象,设计3组难度逐渐递进的实验,分别探究不同漂白对象漂白的难易程度、碱源差异对漂白效果影响、漂白剂的活化方法。开发的新型漂白实验可作为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使用。教学设计中,5个问题对应5个小组活动,学生在从理论分析到实践研究再到运用价值探讨的过程中,实现对H2O2漂白问题的深度认知。  相似文献   

9.
将本科实验转型为研究性、综合型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发散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讨论了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维生素B2的含量实验调整为研究性、综合型实验的内容和过程,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以了解维生素B2结构、性质等;通过考察p H对荧光性质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检测p H条件;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考察光照产物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提出维生素B2光分解的初步机理;分析了实际药品中维生素B2测定中可能存在的干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药品中维生素B2测定的荧光光谱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Na2O2与NO2反应机理存在分歧,通过热力学分析、对比实验和定量实验,探究了Na2O2与NO2反应的产物.结果表明,Na2O2与NO2反应产物中既有NaNO2,又有NaNO3,并作了粗略的定量测定.期待此结果能为相关内容的教学及试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钠在空气中燃烧的最佳观看效果进行实验改进,对其燃烧过程生成物呈现的颜色变化进行系统的实验探究,得出钠在空气中燃烧过程存在Na2O2与NaO2的转化且Na2O2颜色为白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从课堂教学中Fe2+与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所遇到的意外出发展开实验探究.探究中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能力的培养,巧妙借助新型实验手段——数字化实验突破实验教学的难点,发现Fe2+与Fe3+的转化可用H2O2作氧化剂,但要注意量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理解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1998年第四期刊登了《白酒中是否含甲醇的测定》一文 ,读后很受启发 ,但也感到有些值得商榷。因为文中介绍的方法甲醇的最低检出量为 0 .0 2g/10 0mL ,而国家规定谷类及薯干等代用品为原料生产的白酒 ,其甲醇含量分别限定为小于等于 0 .0 4g/10 0mL和 0 .12g/10 0mL ,也就是能检出甲醇的不一定就能判定为劣质酒。而同样的试剂 ,同样的鉴定原理 ,只是操作方法作一改变 ,即变成《白酒中甲醇的限量检验》则更有实际意义。现介绍如下 :( 1)取 2支具塞 2 0mL比色管 ,分别标以 1、2号。( 2 ) 1号管中加入酒样 ,加入量按酒…  相似文献   

14.
1"可乐生火"实验CO2与Na2O2的反应属于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课本中只给出了反应原理,并未进行演示实验.笔者以魔术的形式将该实验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该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15.
1 实验装置说明 :①为弯成螺旋状的铜丝 ,②和③为玻璃导管 ,中间用乳胶管连接 ,在乳胶管上有一止水夹K ,B试管中装有 1molNaOH溶液。2 操作过程2 1 照图 1所示装置安装。2 2 打开止水夹K由漏斗向装置中加入浓硝酸 ,直到浸没Cu丝为止 ,关闭止水夹K ,Cu与浓硝酸剧烈反应 ,产生红棕色的NO2 气体将浓硝酸压回漏斗 ,铜丝和浓硝酸脱离接触反应停止。让学生充分观察产生的红棕色的NO2 气体 ,断开玻璃管③ ,由漏斗口倒出浓硝酸 (倒酸液时打开K)。2 3 重新固定U型管连上玻璃管③由漏斗中加入 1∶3(体积比 )稀硝酸 ,稀硝酸将U型管中的…  相似文献   

16.
CO2 通入Na2 CO3溶液会有NaHCO3沉淀析出吗 ?这是一个问者容易答者难的问题。问者何易呢 ?第一、Na2 CO3溶液显碱性 ,CO2 是微溶于水的酸性气体 ,两者相遇肯定会有NaHCO3生成。第二 ,饱和CO2 水溶液 ,其浓度约为 0 .0 1mol·L- 1 ,pH =3.98;0 .1mol·L- 1 Na2 CO3,c(OH- ) =4.2 2× 1 0 - 3mol·L- 1 ,pH =1 1 .6[即使是Na2 CO3 浓溶液 ,c (Na2 CO3) =1 .32mol·L- 1 ( 1 4% ) ,pH =1 1 .76]两者相遇 ,无疑会发生酸碱反应 ,生成NaHCO3。第三 ,从溶解性考虑 :Na2 CO3 的溶解度( 2 0℃ ,2 1 5 g)。NaHCO3的溶解度 ( 2 0…  相似文献   

17.
验证SO2化学性质实验较为繁琐,不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还有一定的环境污染。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在校本课程活动中启发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微型化装置探究,设计出一套简单易行的微型化实验装置,实际操作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再推广到Cl2的性质实验也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H2SO4-H2C2O4混合酸各组分含量的测定”这一设计性实验为例说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领取实验题目后,结合已学知识设计具体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操作,对两个实验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和讨论,并进行成效分析。最后,指出了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1浓HNO3能将C氧化,生成CO2、NO2气体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通过选用Co(NO3)2,Ni(NO3)2等为原料,通过其在H管中慢慢扩散的方法对其晶体生长体系环境进行实验探究,寻找合成配合物晶体及适合晶体生长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