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皓 《教育》2013,(13):24-25
在北京各区县中,家长们一向认为西城区的学校相对均衡、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也比较轻。但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西城区某名校读初中的王莉雅下午就有"课",要到培训班参加考试——学校减负,作业少、考试少了,培训机构的课和测试就多起来了。她告诉《教育》旬刊记者:"老师说了,你们如果现在给自己减负,将来后悔都来不及。"不仅培训班的老师这样说,学校的老师也这样说,只不过后者不公开说。王莉雅的母亲、一位高学历的中央媒体工作者直言不讳地说她不赞成"减负":学校减了,孩子只能到校外培训机构去。  相似文献   

2.
张俊 《四川教育》2005,(1):42-42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在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风吗?”学生说“想”。老师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你住在哪里啊?”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3.
李瑞婷 《辅导员》2010,(8):15-15
提到减负,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就是“关键”。上级领导说:“关键是学校。”学校领导说:“关键是教师。”老师说:“关键是上级和学校领导。”那么,减负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减负的关键是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广西教育》2007,(5A):7-7
王凌老师是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室的特级教师。他在市南湖二小兼课的班上有个学生,作业总是少做或是不做,老师一问起来,她就把头一低,说:“我忘记带了。”明知道她是没做,但王凌老师不当面揭穿,而是说:“明天补交吧。”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就注意观察这个学生。“我发现她上课发言,这就是闪光点啊!这就要立刻表扬!”于是在课堂上,这个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得到了王凌老师的热情赞扬:“这位同学真不错,反应快,说明你很聪明!”下课时,王凌老师走到这个学生跟前,  相似文献   

5.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要知道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听到孩子们充满灵气的回答后,老师急中生智,把答案给改了。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惜放弃…  相似文献   

6.
想起家乡,就想起母亲;想起学校,就想起老师。老师在学生眼里,始终是高大、美好、慈祥、亲切的代名词。“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毛泽东的这句话,道出了莘莘学子的心声,明确了老师的无可替代的地位。韩愈也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无论怎样的大人物、大作家、大学者,谁是生而知之?谁不感念自己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执著解难题     
一天。班里学生小爽的妈妈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找我:“王老师。可不得了了,小静的爸爸说要找我算账。您快帮帮忙吧!”我一头雾水地问道:“怎么回事?”“王老师.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小静到我家玩,走后我发现少了十元钱,于是就善意地提醒了她一下。可小静硬说没拿这十元钱,还呜呜地哭了。她爸爸就不愿意了,非说他孩子从来不偷东西,还说要找我算账。”“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找两个孩子来了解了解情况.然后再答复你。”  相似文献   

8.
老师:同学们好!昨天我在走廊上听见一个同学说:“我不喜欢贾老师,每次见到她心里就不舒服,她的课我也不想听。”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我的妈妈对我很慈爱,可是自从我上了小学,一向慈善的妈妈忽然摇身一变,就像《西游记》里那样,从一位善良的妇女变成了“白骨精”。妈妈变得很少跟我嘻笑了,她也不再跟我玩,而是一板一眼地抠我的作业。她几天就要跟我的班主任联系一次,打探我的表现。如果得知我表现不错,她就会轻描淡写地表扬我一句:还凑合吧。如果得知我表现不好,她顿时就会歇斯底里地大发脾气:“你怎么这么废物,我养你有什么用?不争气的玩意儿!”她总说给学生减负是误人子弟。老师不给留作业,她给我留;学校给我减负,她给我加负,我每天都要为完成她的作业…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师道》2003,(5):4-4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丽的女教师,她在带五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不好,而且总是衣冠不整,浑身脏兮兮的,上课时注意力也不集中。尽管这位名叫Mrs.Thomson的女教师和大部分老师一样,她对着全体学生说:“我会爱你们每个人!”可是她心里却不喜欢这个男孩。她可以尽情地在他的作业本上用红笔画大大的“×”,再在上面写醒目的“0”分。在Mrs.Thomson任教的学校里,教师必须整理学生的成长记实,她把那个男孩的记实放在最后才看。可是当她翻开时,她吃惊了。在评语一栏中,一年级的老师写道:“特迪是一…  相似文献   

11.
一天晨读课,我进入教室检查头天的英语家庭作业本,数来数去少了一本,一查是娜娜同学没交,我问她:“你的英语家庭作业本呢?”她说:“我交了,早晨一来我就交了。”看她的神情不像撒谎,我又查了一遍,可还是不见她的本子,我又让她检查了书包,她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我真的交了,很多同学都看见我交的。”于是,旁边就有学生证实娜娜确实早晨一来就到前面交本子了。“奇怪,这本子难道长翅膀飞了不成?”我又仔仔细细地在讲台上找了一遍。还是没找到,这个本子就成了一件悬案挂在我的脑子里。上午课间操时,娜娜的妈妈急匆匆地跑来…  相似文献   

12.
严国仙 《江西教育》2004,(13):94-94
编辑同志: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了.对老师的要求渐渐会说“不”了.似乎越来越对师长不敬。比如:一次我叫班上的同学来帮我提点东西。他竞然扭头就走了,不肯为老师做些小事。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我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结果她就是不去,说了三次都没有答应。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我平时也很喜欢她,她说“不”,真让我想不到!学生时老师说“不”,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王锋 《教育文汇》2011,(3):20-20
不知从何时开始,城镇里的不少学校盛行让家长在学生家庭作业或试卷上“签字”。一开始,这个点子还蛮新鲜,也受到了部分家长的欢迎。时间一长,问题便暴露出来了。有不少家长说:这样做是不是老师在给自己“减负”?  相似文献   

14.
吴非 《陕西教育》2014,(1):78-78
问一位老师近期忙什么,他说:“忙听课,也忙‘被听课’。”问他累不累?他说:“‘被听课’多少有些累,听别人的课,更累。”原来学校规定每人每周要听4到6节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校领导看到老师们在忙,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15.
我的女儿珊珊已经读五年级了,考试的成绩一直不错,近阶段我总觉得她有点“不务正业”,回家做作业的时间少了,说她一句她还挺有理地跟我说这叫“减负”。一天下午,我下班回家时珊珊已回家,她特别亲热地对我说:“爸爸,我已经告诉老师了,您的特长是中医,星期六下午请您和我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听了女儿珊珊的话,我习惯地笑着点了点头,但这一次的笑总觉得有些苦味。女儿一走,我的心里直抱怨:学校怎么啦!不让学生好好读书,搞什么活动,还害得我把休息的时间也搭上!这几天也不知珊珊搭错了哪根筋,竟翻起了我的中…  相似文献   

16.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7.
平时我喜欢找学生谈心。面对面的方式,固然很好,但学生还是不太敢说真心话.尤其是关于老师的缺点或不足。这时,我总是鼓励学生:“你大胆说.老师不会计较.老师就喜欢听你们对我的评价.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是你们的真心话.尽管说!”在我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怂恿”下.学生就会怯怯地说:“最不喜欢的是你喜欢拖堂.我们特烦!”一个人是这样说,三个五个也是这样说:男同学是这个意见,女同学还是这个意见;上届学生这样说,这届学生才开始教.就这样说了!  相似文献   

18.
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女画了一幅剪贴画——《我的理想》,说是要在主题班会上展示。画面上的她,是个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我问:“为什么想当教师?”她说:“教师是天底下最美好的职业,但她一定得是‘不两面派’的老师!”随后,她断断续续地列举了这样一些现象:老师之间有说有笑,转眼面对学生就绷起了脸,总那么爱训人,经常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快考试了,同学们喜欢的图画、音乐、体育全不上了,给语文、数学“让课”。不是说素质教育吗?难道只有语文、数学才是素质吗?上区里的公开课,早就排练好了,连谁举手发言、问什么、答…  相似文献   

19.
不能放弃你     
刘伟 《教育文汇》2007,(3):34-35
开学不久,我就碰到一大难题:吴锐同学,平时很少讲话,不与别的同学来往,整天呆坐在那里;请她回答问题,她始终一言不发;更可恼的是,她还不做家庭作业,多次批评后仍不见效。起初,我以为她对我这个新老师有意见。于是,我就咨询了其他老师。他们一听,竟相摇头说:“她性格内向,成绩一塌糊涂,可以不管不问。”唉,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成绩肯定会拖班级后腿的,尤其是在这层层都进行评比的中心学校,她肯定会影响我班的成绩,影响我的业绩。想到这儿,我气不打一处来,怎么碰到这样的学生?此后,我也就没再注意她。家庭作业不做,我也没有多追究。别人都知道她的情况,别的老师都管不了,我又能怎样?何况这也不是我的过失。渐渐地,我就把她淡忘了。  相似文献   

20.
母亲节的清晨,我刚起床就接到一个电话,话筒里传来温柔的祝福:“老师妈妈,祝您节日快乐!”此时,我的心涌起一股热流,暖暖的又甜甜的,它把我的思绪又带回了8年前。在我新接的班级里,一个瘦弱的小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她那稚嫩的面容上,总是流露着与年龄不相符的神情。她就是称我为“老师妈妈”的孙某。一天,外语老师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气愤地说:“李老师,你班的孙某太不像话了。我看她上课不专心,批评了她一句,她竟然摔起了书本……”其实其他学生也常向我反映孙某爱生气、爱喊叫、爱摔摔打打。“这样可不行。”我郑重地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