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工饰物是学校组织文化体系中的第一层面,作为最先被人所感知、所理解的文化表征,它的文化特征、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直接关系着学校文化的呈现。如果将学校组织场域中的饰物文化视为学校文化的外在精神赋予和具体物化,那么面对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要求,饰物文化需要努力做到内容上逻辑自洽、形式上表里合一、发展上全面持续。学校应当以文化根脉接续推动学校饰物文化优化建设,着力打造饰物文化体系,推动饰物动态转变,加强文化过程追溯,强调内在文理展现,着力做好人的文化,切实解决好饰物文化碎片化、单一化、连贯性、表面化、工具化的问题,推动学校文化向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向教育文化发展规律回归、向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教育回归。  相似文献   

2.
文化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定义,对文化的理解随时代的进步,始终处于变化当中,藏民族的文化观念强调文化的认知功能。自藏民族产生和形成之日起,文化的概念就存在于藏民族的思维和意识之中,与藏民族产生和发展同步。只有了解藏民族的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3.
《成长》2005,(8):62-62
经过了21世纪的洗礼,女性对美的表现不单纯只是时装的更新和饰物的搭配,更趋向于优雅,大方和个人气质的培养,文化内涵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的演进和发展,很大程度要与其文化水平有关,也就是说如若不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经脉,则无法真正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民族的过去与现在。中国的大学生们是社会有文化层次的一个群体,是承前启后、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代,只有让他们正确地认知和弘扬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国传统音乐走出困境。本文拟探讨基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当代大学生认知困境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20世纪30年代中日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文化领域统一思想认识的客观要求,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运动兴起,呈现出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并兴的特点。不守旧,不盲从,在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进行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文化凸显了其文化建设路径选择,彰显了自主发展民族新文化的思路,而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是其核心和精髓。由于其文化取向上的现代性,奠定了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理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末,全球化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已经扩散到人类的政治、文化诸领域中,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发展形成了冲击,特别是新全球化时代文化帝国主义对其他民族、国家的的文化殖民与侵略。同时,又提出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理性构想;既顺应全球化大潮,超越狭隘的民族局限,又不受制于全球化,保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口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在当代设计中,常常被设计师们反复使用,虽然因为时代的变化,材料的更新,工艺的进步,使设计手法有很多变化,但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传承关系,不仅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所独有,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所常见。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无穷魅力,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难以割舍,21世纪被人们称为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的全球化新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民族文化与艺术,仍然是当代设计的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个少数民族研究生的追踪访谈,确认了研究生教育对于提升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有着重要意义--个案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教育对少数民族研究生辩证地、理性地认知本民族语言文字、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并非自然而然导出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坚守及主动维护.由此可以推断,教育的目标是有限目标,而不是无限目标.  相似文献   

9.
英雄的意义     
20世纪的中国一直处在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种族危机和战争频仍、民生凋敝的个体危机,使发轫于20世纪初的新文学运动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关于文学内部规律性的讨论,而被加进了很多时代的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总结说,“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乃是现代中国的民族文学”。犤1犦“乱世天教重侠游”,在种族和个体的生存危机面前,侠文化对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张扬恰好与时代合拍,与萎靡、衰弱的儒家国民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久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中的侠文化被拿来赋予“新民强国”的民族任务,就不是一个偶然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在现时代,每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都必须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建构。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建构,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也离不开对西方文明的借取。只有破除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弊端,同时充分吸收、发扬中西文明两方面的优点,互相磨砺、融合,才能建构新型的现代的中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少数民族在其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衣饰民俗文化,色彩在古代华南少数民族衣饰民俗中的运用,体现了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文化艺术特点,从而使衣饰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凝结着沈从文先生下半生心血的一部巨著,这部巨著资料丰富,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时间上历经万年,涉及的研究对象也远远超出了服饰范围,堪称一部浓缩的古代文化史,在书中,沈先生利用出土文物等资料解决了一些古代名物训诂方面的难题,如:衽,小山,便面,步障,捉鹰等。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县苗族银饰具有深层次的艺术价值,传承性和工艺性是它的核心内质.由于文化上的固有差异,苗族银饰制造有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凤凰苗族银饰随旅游业而兴盛,亦因市场经济冲击而面临挑战,其传承现状和保护力度俱不容乐观.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强对传承人的扶持,地方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传承人自身也务必转变观念,认同银饰技艺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4.
缠足、凿齿、肉体上穿孔、皮肤上扎针等多种形式的自残装饰习俗,是特定社会环境中诸多因素的产物.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这或是一种审美意念,或是一种宗教信仰,或是一种追求生活的印痕,或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中国古代自残装饰习俗的表象,可以探寻出古人精神追求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5.
参照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大陆出土金珠饰品的研究成果,对南海沿岸汉墓历年所出金花球等饰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如下认识:合浦金珠饰品体现出域外风格,它在南海一带流行的年代主要是在东汉时期,当与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南海一带经济文化交流有密切关系;但从金珠焊接方法等制作工艺判断,这种产品本身是舶来品还是汉地产品,还存在疑问。从考古发现判断,金珠饰品有在合浦当地制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雷新文 《成才之路》2021,(13):74-75
国学是立国之泉,兴邦之本。国学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国学包含着中国传统思想、艺术、文化等内容,是精彩的语文资源。文章对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进行探究。要加强古诗文教学,体现国学内涵;重视阅读教学,开设经典诵读课;注重开展活动,丰富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性保存的诠释学忧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民俗制度的变化、白话文和汉字改革运动造成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差异,加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之间的距离,使得民众对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异常地艰难.借鉴古代经典文本诠释中的"经--传--注"等多层级结构模式,强化文本理解与解释的社会化诠释学循环,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从"文本性"走向"精神性"、从"学术化"走向"社会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和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汉字作为一种能够打破时空界限的表意文字,凝聚着深沉的社会文化背景。生育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面貌在汉字中必然有所记录。对与生育文化相关的汉字的原始构形理据进行汉字学角度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及古代先民们的生育观。  相似文献   

19.
福州古桥文化是福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仪态万千的福州古代桥梁,既展示出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又体现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显示出福州地域文化的巨大创造力。福州古桥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1)闽中桥梁,可甲天下;(2)傍山依水,奇巧险峻;(3)内涵深厚,形式巨丽;(4)闽都沧桑,桥以裁史。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必定会使其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更能体现其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内涵及其表现形式谈起,阐述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吉祥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