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斐 《考试周刊》2012,(74):12-13
现如今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对于多元价值,理论界有两种相异的认识,一种认为,价值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极端多元的,多元的价值之间是不可公度甚至相互冲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存在一些普遍的和客观的基本价值,多元价值在更高的层面上可以走向共识。教育作为"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面对多元价值,应做出合理的价值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应当有一种"价值共识"意识,在整个教育价值定位的普遍性方面和具体教育情境的特殊性方面做出具有共识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2.
职业道德,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体现着特定社会价值取向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与一般社会道德一样,社会职业道德包含着双重内涵。—种是“不应该……”,即为最低限度地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设置的道德禁制;一种是“应该……”即在高层次上使人们之间的关系这到和谐一致,使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高度统一,使个人理想抱负、精神品格、价值追求趋于完美的首先理想。由此便形成了职业道德的两种境界。  相似文献   

3.
道德失范现象是困扰我们社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主观主义价值观和功利价值追求搅乱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追求;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消解,使得功利价值追求的最后防火墙被拆除;道德底线的丧失则使得人们的行为肆无忌惮;道德情感教育的不足或缺失则使人缺乏对美德或德性的喜好和鉴赏力。而道德的重建也应立足于其产生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8,(4):68-72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领域,对年轻人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个体价值观意识的形成,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秩序建构的基本任务。然而,核心价值观教育又面临社会多元价值的挑战与冲击。罗尔斯的道德学习理论,试图将价值观念区分为基本的政治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并通过回避道德价值观念而专门指向对基本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可,来消解这一挑战与冲突。  相似文献   

5.
价值多元的伦理生活中道德教育面临着道德正当性难题。价值多元但规范普遍,多元普遍主义的道德立场尊重多元谋求普遍.道德教育需要通过交往活动发展儿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广泛联合的民主的生活方式是学校应当谋求的共同生活。相互承认的道德关系是道德自律和自我认同得以发展的条件,儿童只有在得到承认的条件下才能正常成长.道德教育应该为此提供情感的、认知的和价值的支持,承认的教育同时蕴涵了“每个人”和“所有人”的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6.
受价值多元、市场主义与权力主义等思想的负面影响,学校管理的道德基础逐渐消解并走向混沌。当务之急就是充分张扬学校管理者之美德,予管理者之管理行为以道德规范,彰显学校组织作为道德共同体的本真义涵。从美德的人,到规范的管理,再到共同体的学校,学校管理的道德谱系得以重建。  相似文献   

7.
师德的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先总在体育场馆里听到的词汇——底线,现在已更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社会活动领域,其意义也从“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成为“最低的标准、条件、限度”。譬如流行于人们口头上的“道德底线”一词指的便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和限度。那么,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的“师德”,它的底线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8.
所谓最低限度道德义务法律化,就是把关涉某一社会秩序存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要求,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保障该些最低限度道德义务得到普遍遵守。最低限度道德义务法律化是形成完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道德体系中,也有一些道德义务是最低限度的义  相似文献   

9.
人际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样态,人际交往的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愿景。考察人际交往的价值图景演绎,从价值分歧到价值共识是人际交往走向和谐的内在韵律。在分歧到共识的演绎中,价值分歧为价值共识的达成提供了可能与挑战,“同意预设”下的价值整合则是分歧走向共识的必要通途。  相似文献   

10.
道德共识是凝聚大学精神的道德前提和必由之路。面对道德虚无主义、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多元价值思潮对道德共识的解构和大学精神的消解,我们需要重建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依据道德共识建构逻辑,大学精神的重塑有集体主义、交往实践、制度伦理三种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道德本质上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特殊主义”道德,现代道德本质上是超越人的自然联系的“普遍主义”道德,因此道德的现代化转型可以视为现代道德对传统道德自然基础的超越;道德的这一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和价值体现;人本化、普遍化、主体化、公共化和理性化是其基本内涵;在中国境遇中,这一道德转型尚未完成,推进自然道德的消解和现代道德的整体生成,是道德建设的现代性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公共价值教育何以必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生活实践具有公共生活的维度.公共生活是追求公共福祉、维护公共利益的实践.支撑公共生活的公共价值是由文明社会的公共福祉所定义,是公民个人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实践的普遍原则和标准.公共价值是公民在共同生活中共享的、在理性上共同认可的价值.公民的公共生活的实践必须选择和认同公共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说,公共价值的认同和实践是公民的道德实践的内容.公共价值是普遍的,对公共价值的认同是公民的价值承担的普遍义务.否认或拒绝公共价值,就会消解个人的价值承担的公共维度和道德维度.塑造公民的公共价值观是促进文明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公民生活的福祉的必需条件.没有对公共生活的价值承担的教育,公民的道德品格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通过公共价值观的教育,公民才能理性地形成公共价值认同,才能在公共生活中付出符合价值的行动.教育必须包含对于公共生活的实质性价值的学习,仅仅程序性的价值教育根本就不是价值教育,它放弃了对公民的价值引导的责任.公民的价值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保护和促进人的基本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实现公共生活道德实践的公民美德与"公民风范".  相似文献   

13.
师德的底线     
原先总是在体育场馆里听到的“底线”一词,现在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社会活动领域,其意义也从“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为“最低的标准、条件、限度”。譬如流行于人们口头的“道德底线”一语,指的便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和限度。时下,不知是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或是由于教师队伍中的“魔鬼教师”、“禽兽教师”这类憧憧鬼影时不时地出现以至骇人听闻,于是,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的“师德”一下子成了人们扬清激浊时“出语率”颇高的一个词语,“师德的底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当今社会,制约、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无非两种:道德和…  相似文献   

14.
在价值多元的伦理生活中,道德教育何以可能?本文以古代道德哲学与现代道德哲学的分野为切入点——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德性论与义务论之间、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探讨一种对“道德”的理解。道德是多元的善的观念得以实现的主体间条件,一方面坚持普遍主义的“所有人”的道德立场,另一方面强调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每个人”的价值立场。只有通过多元价值才能理解道德的同一性,同时,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只有在相互承认的共同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面临一元与多元指导思想的冲突、教师权威角色消解和传统道德教育方法无效等方面的挑战。提出价值多元化与价值导向的统一、教师角色由“道德执法官”向道德促进者转变、价值澄清方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白沙精神是一种道德精神, 它突出道德、精神和个体的价值。它表现为“为己”、“无累”的自我价值和“救人心”而“无负于斯世斯民”的社会价值。白沙精神凝聚、升华为白沙先生“豁达大度、不见小利”的人格形象, 成为世人的道德楷模而内化为岭南文化、中国文化的优良美德  相似文献   

17.
师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品格教育,其模式的要旨在于使教育对象形成某种价值诉求的共识,进而转化为普遍性的道德行动。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众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诉求表达,与师德教育模式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应然成为师德教育模式的“一般性价值共识”。而这种价值共识在师德教育模式层面生成的基本逻辑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思想为理论原点,积极借鉴西方品格教育的有益成果形成“合正当性”的品格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师德的底线     
原先总是在体育场馆里听到的词汇——“底线”,现在则更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社会活动领域。其意义也从“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成为“最低的标准、条件、限度”。譬如流行于人们口头上的“道德底线”一语指的便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和限度。时下,不知是由于人们对教育的越来越看重,还是由于学校在某些地区已迅速飙升为抢  相似文献   

19.
人伦关系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们能否就关涉大家现实利益的诸多问题达成普遍的伦理共识;二是在伦理共识形成以后,各伦理主体是否具有信守共识的道德自觉。然而,各伦理主体彼此问达成的共识却并不一定就是一种“善”,人们在达成了共识之后又背弃信诺也不一定就是一种“恶”。  相似文献   

20.
师德的底线     
原先总是在体育场馆里听到的“底线”一词,现在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社会活动领域,其意义也从“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为“最低的标准、条件、限度”。譬如流行于人们口头的“道德底线”一语,指的便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和限度。时下,不知是由于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或是由于教师队伍中的“魔鬼教师”、“禽兽教师”这类憧憧鬼影时不时地出现以至骇人听闻,于是,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的“师德”一下子成了人们扬清激浊时“出语率”颇高的一个词语,“师德的底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