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一部分:为得到大量的大肠杆菌tRNALeu1 和tRNALeu2 ,研究tRNA与亮氨酰 tRNA合成酶(LeuRS)的相互作用,用基因克隆的方法高表达并纯化了它们;测定了接受活力和被LeuRS催化的动力学常数;改进了RNA体外转录必需的T7RNA聚合酶的纯化方法,优化了转录条件,转录序列比文献值高 1 0倍.用体外转录方法得到了各种在接受茎突变的tRNALeu变种,研究了一个在CP1结构域插入 40个氨基酸残基的变种LeuRS A对tRNALeu2种等受体的识别,证明了tRNA Leu1 和tRNA Leu2 接受茎上的第一对硷基对是否摆动是LeuRS A识别的关键.  第二部分: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头孢菌素酰化酶基因 1 0倍以上.研究了它的α 亚基的N 端变化(LAEP →MGIP )对酶学动力学常数的影响.构建了带有不同抗菌素抗性和启动子的高表达质粒,研究了它们表达的特点,分析了这些质粒的不同用途.用含有编码该酶两个亚基的基因的相容质粒共转化的方法.研究了它们在体内的重组和前体的加工.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可能属于一类新的N 端亲和水解的酰化酶  相似文献   

2.
超嗜热菌Aquifexaeolicus亮氨酰-tRNA合成酶(αβ-LeuRS)是已知的唯一的双肽链LeuRS.通过αβ-LeuRS和大肠杆菌LeuRS相应肽段的重组和重组酶性质的研究发现,αβ-LeuRS的α亚基C末端36个氨基酸对于αβ-LeuRS的氨基酰化活力至关重要.αβ-LeuRS的两个亚基人为融合得到的单亚基酶SLeuRS-αβ,具有完全的野生型双亚基酶活力,其热稳定性显著增强.同时,通过亚基重组揭示了LeuRS对于不同种属的tRNALeu的识别元件位于α亚基内,而其中的CP1结构域不仅是LeuRS行使编校功能的结构基础,对于LeuRS识别不同种属来源的tRNALeu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不同来源的LeuRS一级结构比较,克隆了单独的CP1结构域组成的肽(CP1),发现唯有A.aeolicusαβ-LeuRS的CP1对错误的氨基酰化产物具有体外编校功能.它与其他3种来源于细菌LeuRS的CP1都能够编校误氨基酰化的古老形式的亮氨酸小螺旋(minihelixLeu).通过同源序列比较发现,在αβ-LeuRS的CP1内存在一个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特异的结构模体,它对CP1发挥体外编校功能必不可少,引入原本不具有体外编校功能的E.coli的CP1后则可使其获得编校功能,但是该模体不影响全酶的编校功能.αβ-LeuRS中与tRNA结合有关的亚基——β亚基也可以赋予E.coliCP1编校功能.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来源于古老的超嗜热菌A.aeolicus的αβ-LeuRS保留了进化的遗迹——具有编校活力的CP1和与其编校功能密切相关的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特异的结构模体,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随着其他结构域招募进合成酶中而逐渐失去了对全酶编校功能的作用.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aaRS通过纳入新的结构域以加速进化过程的理论,并且也从不同角度为aaRS/tRNA共进化理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嗜热菌Aquifex aeolicus 亮氨酰-tRNA 合成酶(αβ-LeuRS) 是已知的唯一的双肽链LeuRS。通过αβ-LeuRS和大肠杆菌LeuRS相应肽段的重组和重组酶性质的研究发现,αβ-LeuRS的α亚基C末端36个氨基酸对于αβ-LeuRS的氨基酰化活力至关重要。αβ-LeuRS的两个亚基人为融合得到的单亚基酶SLeuRS-αβ,具有完全的野生型双亚基酶活力,其热稳定性显著增强。同时,通过亚基重组揭示了LeuRS 对于不同种属的tRNALeu的识别元件位于α亚基内,而其中的CP1 结构域不仅是LeuRS 行使编校功能的结构基础,对于LeuRS识别不同种属来源的tRNALeu 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不同来源的LeuRS一级结构比较,克隆了单独的CP1结构域组成的肽(CP1),发现唯有A. aeolicus αβ-LeuRS 的CP1对错误的氨基酰化产物具有体外编校功能。它与其它3种来源于细菌LeuRS的CP1都能够编校误氨基酰化的古老形式的亮氨酸小螺旋 (minihelixLeu)。通过同源序列比较发现,在αβ-LeuRS的CP1内存在一个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特异的结构模体,它对CP1发挥体外编校功能必不可少,引入原本不具有体外编校功能的E. coli的CP1 后则可使其获得编校功能,但是该模体不影响全酶的编校功能。αβ-LeuRS中与tRNA结合有关的亚基-β亚基也可以赋予E. coli CP1编校功能。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来源于古老的超嗜热菌A. aeolicus 的αβ-LeuRS 保留了进化的遗迹-具有编校活力的CP1和与其编校功能密切相关的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特异的结构模体,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随着其它结构域招募进合成酶中而逐渐失去了对全酶编校功能的作用。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aaRS通过纳入新的结构域以加速进化过程的理论,并且也从不同角度为aaRS/tRNA共进化理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氨基酰-tRNA合成酶及其与相关tRNA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氨基酰tRNA合成酶是生物体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一类关键酶 ,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前景。该项目系统研究了大肠杆菌亮氨酰 和精氨酰 tRNA合成酶及其与相关tR NA的相互作用。用酶和tRNA的基因克隆和高表达 ,tRNA体外转录 ,基因定点突变 ,酶片段的体外重组等手段研究了酶与tRNA的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得到一系列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Visfatin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人内脂素(Visfatin)。方法:从人LO2细胞中提取总RNA后,经RT-PCR法得到人Visfatin的c DNA序列,用以构建带HIS标签的Visfatin重组质粒。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结果:PCR扩增出的目的基因片段为1600 bp左右,与理论大小一致。SDS-PAGE、Western blot、质谱分析数据证明了蛋白是Visfatin融合蛋白。结论:成功的表达并纯化得到带HIS标签的Visfatin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SLO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并纯化。方法提取链霉菌溶血素O模板DNA,PCR法扩增slo基因。构建融合表达重组质粒p GEX-6p-1-slo和pet32a-tev-slo,将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和大肠杆菌BL21-DE3,使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采用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切除标签后,再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获取SLO重组蛋白。结果 PCR扩增出slo基因,基因片段(1700 bp)与理论一致。经SDSPAGE,蛋白质印迹显示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5 k Da,与数据库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了slo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了SLO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7.
以质粒pVRCSV1.0-syn-gp90,利用PCR扩增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外膜蛋白基因(gp90),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gp90,然后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诱导表达并纯化该重组蛋白,ELISA和Westem blot证明马的阳性血清可以识别该重组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测定的效价为1:13,000.  相似文献   

8.
His-猪生长激素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通过PCR技术改建并去除了信号肽的猪生长激素cDNA克隆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 ),构建出能利用Ni-NTAAgarose柱一步纯化表达产物的重组质粒pPGH020。探讨了大肠杆菌中重组猪生长激素的最佳表达条件和纯化方法,制备并纯化了兔抗pGH抗体。SDS鄄PAGE和Westernblot的分析结果表明,26.5kD处有包括His·Taq、thrombin位点序列和pGH序列的融合蛋白特异条带。凝胶扫描估测猪生长激素的表达量占大肠杆菌胞浆蛋白的17.3%左右。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三种融合标签FLAG1(DYKDDDDK)、FLAG2(DYKDYKYK)和FLAG3(DYKGGGYK)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2t-His-NSH2-FLAG,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GST-His-NSH2-FLAG。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LAG1的亲水性和抗原性较强,FLAG2次之,FLAG3最弱。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单抗M2能够识别此三种FLAG融合蛋白。非竞争性酶免疫法测得FLAG1、FLAG2和FLAG3结合单抗M2的亲和常数分别为0.077μM,0.102μM和0.126μM。相关工作为在多肽芯片上应用FLAG标签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检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扩增弓形虫SAG2基因,构建pGEX-4T-1-SAG2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设计并合成引物,经PCR法扩增SAG2基因序列,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pMD18-T-SAG2质粒,经酶切鉴定、测序,与pGEX-4T-1载体连接,构建pGEX-4T-1-SAG2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扩增出约561bp的SAG2基因序列,成功构建pGEX-4T-1-SAG2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SDS-PAGE电泳显示pGEX-4T-1-SAG2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5kd。Western-blot显示融合蛋白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病的诊断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