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刘琼 《新闻界》2009,(2):86-87
通过对190家主流媒体网站的观察,笔者发现主流媒体网站布局与传统媒体的版面布局之间,存在着既继承又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融媒体的发展背景,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同步发展,使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化、传播主体更多元化、传播效果更扩大化、传播形式更具互动化。为了进一步推进主流媒体政治传播效率及舆论引导功能,传播者应在融媒体下创新传播途径、渠道及方式,以实现全媒体传播新格局。本文对融媒体和基于融媒体的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罗艺 《东南传播》2021,(11):22-25
媒体融合时代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平台,主流媒体关注关系在网络场域中重新产生,今日头条成为这一关注关系网络形成的重要平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今日头条平台中的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主流媒体关注关系构建社会网络,对这一网络的基本结构、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等指标进行测量,探究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和现实属性,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关注关系网络具有强连通和弱凝聚的基本特征,国家级主流媒体与区域性主流媒体形成了主导与协同的关注关系特征,主流媒体存在关注关系同质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殷帆  金佳 《东南传播》2012,(7):93-95
近些年来,"主流媒体"一词在国内风靡,"主流媒体"似乎成了一个高帽,所有的媒体竞相抢着拥戴,究竟什么是主流媒体呢?主流媒体的特征是什么?在媒介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传统党报媒体以及都市类媒体怎样通过改革跻身"主流"的平台上?主流媒体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本文收集整理2011年来国内相关文献对"主流媒体"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基于受众主体地位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开展变得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在新闻议题、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互动过程中,受众开始参与到信息传播中,对信息传播产生了影响,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互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介技术进步和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世界媒体环境和我国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流媒体在宣传思想和舆论引导中"领头羊"的地位受到挑战。新兴媒体的发展和崛起使传统主流媒体面临挑战。媒体融合的要求正是在这个形势下党和国家对新闻宣传领域作出的最新部署。"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1]的表述,一方面明确了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和宣传思想工作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也为主流媒体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进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藏语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满足人们需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当地的主流媒体包括西藏电视台,西藏日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他们在传播信息,满足人们获取信息需要,丰富当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藏语主流媒体的受众构成进行分析,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同时对藏语主流媒体受众的需求进行探讨,并就更好适应受众需要,推动藏语主流媒体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主流媒体作为传播链中的重要节点,在舆情滋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主流媒体如今面临着各种自媒体崛起的挑战,努力适应新传播环境,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对主流媒体来说极为重要。【方法】文章从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出发,结合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及新媒体发展趋势,对新时代主流媒体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提出了一系列策略。【结果】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需要经历传播主体多元化、议程设置难度升级等阵痛,更要善于运用网络扩大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结论】主流媒体需要坚持底线思维,适当借鉴自媒体运作方式,不断进行线下实地考察实践更好地完成舆论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春华  岳游松 《新闻界》2012,(22):50-54
本文利用"智猪博弈"模型对主流媒体和个人媒体进行分析,认为个人媒体应采取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策略,主流媒体应勇于甘当,承担引领作用,明确各自的职责,构建一个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远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得整体主流文化的思想阵地和舆论力量发挥得更加好,媒体融合发展十分必要。中央关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指示精神为打造一批新型的主流媒体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网站运营状况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9年中国科协所属954种期刊网站运营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期刊网站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和作者提供服务,树立期刊品牌形象,实现编辑办公的网络化和在线发布网刊;期刊网站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来源以编辑部自筹为主(占76.1%),网站的运营方式和运营状况以免费浏览(占85.3%)和无收入(占79.3%)为主.作者对期刊网站经营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组织现状,分析了网站信息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用户为导向、以完善的信息导航系统和合理的信息组织结构为特征的网站信息组织方法,以方便读者更快地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对我国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网站的部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网站的主要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强调了网站建设首先应有以读者需要为依照的理念,并将之贯穿在网站的内容设置和页面设计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channel choice and public service delivery in Canada, comparing e-government to traditional service delivery channels such as the phone or visiting a government office. Factors studied include the digital divide, the nature of the citizen interaction with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values, and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received by citizens. These factors ar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impacted choice of channel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at channel. This study, through logistic regression of a public opinion survey of Canadian residents, found indications suggesting a digital divide in accessing e-government; found that government websites were most commonly used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while the phone was most commonly used to solve problems. In regards to citizens' satisfaction, the apparent digital divide was bridged when females and older Canadians we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contact with a government website. In addition, a positive experience with service delivery and positive public service values lead to greater website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mply that the phone is a more effective service channel for solving problems, and the website is more effective for getting information. Therefore, governments need to provide multiple contact channels for citizens, depending upon their task at hand, while ensuring consistency of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response across channels. Creating a positive experience for citizens when they received a service translates into a more satisfied experience with e-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5.
This online survey conducted at a public university in the Northwest (N = 434)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involvement, information source attention, and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on young adults’ political efficacy. A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olitical information sources loaded into three factor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and online hard news media such as newspapers, opinion and social media such as blogs or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and public affairs websites including government and candidate websites. A path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association with online political expression and external efficacy. As an entry point in the theoretical model, involvement in public affair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ttention to political information sources, online political expression, and 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Attention to hard news and to public affairs websites positively predicted political efficacy. Attention to online opinion and social media and to public affairs websites positively predicted online political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发展呈现如下态势:舆情热点事件不断攀升、各种社会思潮网上争鸣、网络信息管理渐入法制性轨道、社交媒体的链式传播趋于独立。在“三位一体”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格局下,我国舆情信息工作形成了纵向、横向与协作的网格状运行体系。在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舆情信息协调不畅,舆情工作发展不平衡,舆情信息分析不准确,舆情研判市场不规范等。由此,建议加强网络舆情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培育,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建设,拓展网络舆情工作科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刘珍  曾苗 《新闻春秋》2020,(1):58-62
5G商用翩然将至,其高速率、高带宽和低延时的特性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提供强大动力。新的时代机遇使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也出现了新的现象,产生了新的问题。具体来说:由于技术保障提升,舆情事件进一步朝着全时段、即时性发展,这将进一步促动情绪传播的问题凸显。而V R、A R以及高清视频在进一步巩固人们的媒介化生存同时,也为舆情表达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技术在改造时空感受的同时,也使舆情发酵呈现出累计和对冲、衍生等多样式的动态变化。面临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梳理新的媒介素养观念,强化对公众情绪控制和情绪合理表达的涵养教育;平衡算法与价值、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坚持党管媒体都是5 G时代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时国内著名购物网站信息服务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对网上消费者购物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总结出购物网站在向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信号发送机制、信息服务策略和价格模式等方面探讨以上问题的改进策略,以促进国内购物网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建立安全的联合发布系统出发,研究支持自主安全操作系统上快速构建信息站点以及信息站点的移植和生存技术,并在基于多级注册授权体系上,设计一种安全的信息站点同步机制,将分数在网络中的信息站点组合成为统一的联合发布体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州提供相关服务的政府网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目前广州政府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方式、电子商务运营和打造品牌等方面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