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价值观就是关于新闻的那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网络新闻价值观就是办网络媒体要向受众传播什么新闻以及如何传播新闻.对于网络新闻编辑的工作而言,新闻价值观意味着"什么是新闻、什么是重要的新闻以及对重要的新闻如何处理"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美是"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表现.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物的特殊属性,这就是信息的实质.广义地说,一切客观存在物都具有信息性.那么,美是信息吗?是的,美也是信息.因为,从根本上说,任何美的东西,都不在于它本身是什么,而在于它表现了什么,这就是美的"显示"功能.而且,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美仅仅是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3.
"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是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具体表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影响未来发展的跨世纪工程始终紧紧地把档案馆联系在其中,就证实了档案馆在"信息高速公路"中所占的地位.这无疑是给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传统的档案馆模式提出了挑战.在这世纪性的变革潮流中,档案馆将走向何方?档案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扮演什么角色?影响档案馆步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本文将对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传播学如今是个热门专业,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层次都是如此.这主要得益于随着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而来的大众传播媒体的迅猛乃至超常发展,但也引发了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其一是,"热门"的新闻与传播学这样一门"学问"究竟研究的是什么,这关系到研究生的入学门槛以及能够学什么;其二是,对专业发展是否过快过滥的质疑,这关乎同学们未来的出路和发展.我相信,在面试中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同学们给"考官"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最短的政论     
"政府在干什么?什么也没有干.议会的正式反对派在干什么?什么也没有干.法国能期待现在的议院干点什么?什么也干不了.基佐想干什么?继续当大臣.梯也尔、摩莱一伙想干什么?重新当大臣.法国靠这样一伙"你滚开,让我来干"的人能得到什么好处?什么好处也得不到.可见,政府和反对派都注定是无所作为的.只有谁能完成未来的法国革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为此能干些什么?什么也干不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400页)马克思的这篇《法国的局势》的短文,写于1848年  相似文献   

6.
电视纪实节目引入"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法,是目前电视节目比较普遍的一种创作方法.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电视表现手法,虚构和真实这两个矛盾体如何有机调和?"真实再现"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如果抛开其他原因,单单从学理上分析,我个人认为,造成今年电视媒体大面积竞相传播相亲节目的理论根源是"受众本体论"的庸俗化表现.这几年,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国很多媒体在传播思想上都或多或少地把长期信奉的"媒体本体论"转变为"受众本体论",即由媒体做什么观众就看什么转变为受众愿意看什么媒体就提供什么.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思想的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需求的一种进步表现,但是,在缺乏工程学和系统学思想的指引下,媒体一味迎合受众需求势必会冲撞整个媒介的社会期待底线.  相似文献   

8.
清明祭祀     
三月初,母亲在微信群里张罗姑姑姨姨们给爷爷扫墓.距离清明节还有一段时间,姑姑问这是扫的什么时候的墓?母亲回答:"新坟不过春社."什么是"春社"?又为什么"新坟不过春社"?我也不解,又不好问,于是上网查资料.  相似文献   

9.
电视纪实节目引入"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法,是目前电视节目比较普遍的一种创作方法.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电视表现手法,虚构和真实这两个矛盾体如何有机调和?"真实再现"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随遇而安     
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我不是1957年打成右派的,是1958年"补课"补上的,因为本系统指标不够.划右派还要有"指标",这也有点奇怪,这指标不知是一个什么人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又是新年"献词"时. 承载着对新的一年第一个传媒信号的期盼,人们总希望能从"新年献词"中看出些什么揣度出什么以规划自己这一年怎么迈步怎么走.  相似文献   

12.
"风尚绍兴":报道"底层的珍珠" 作为党报,社会新闻怎么办?——也就是说,举什么"旗",倡导什么,弘扬什么?走什么"路"?主打什么?新闻路子是什么? 《绍兴日报》推出的一个主打栏目——"风尚绍兴",持之以恒地坚持三年,并将继续前行,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2010年1月5日至今,"风尚绍兴"共计推出了近300个"道德楷模".一批平凡而感人的"小人物",经过这一栏目的打磨串联,如一串珍珠一样熠熠生辉,闪耀出人性的光芒,成为绍兴一道温暖的文明风景线.  相似文献   

13.
初进红寺堡的心路历程接到采访任务后,我翻阅了"黄河善谷"的材料.说实话,当时对"黄河善谷"这几个字仅有空洞概念般的粗浅认知,不知道它的来源是什么,真实内涵是什么,甚至在"慈善工业园"几个字上我还打了一些疑问.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第一次走进吴忠市红寺堡.在银川,我非常感谢自治区宣传部副部长,他说:"你们先下去进行一番心灵之旅,回来再谈."当时我对"心灵之旅"这几个词也只是一个概念,觉得可能是美化的一个词汇.  相似文献   

14.
杨树标 《浙江档案》1999,6(5):15-17
"五四运动"的纪念,在今年是第八十个年头了,似乎每年的纪念活动(逢十更突出)都要挖掘什么新的意义,寻找新的话题,这就不免使人们产生误解,好象中国历史上的这场运动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是游离的,是"万能"的.这是对"五四运动"的曲解.  相似文献   

15.
刘颖 《今传媒》2016,(11):106-107
"戏剧到底是什么?"这是从事多年戏剧创作的导演林兆华不断探究和思考的问题,即戏剧的本质是什么.林兆华导演始终秉持"艺术与商业并重"的原则,强调实验戏剧照样有商业性,商业性与实验性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并不矛盾.本文就他的作品分析其戏剧观念和创作风格,以寻得戏剧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6.
英语里有一句谣We are what we eat,可译为"吃什么成什么".有例为证:美国一家减肥产品公司的经营策略是:"跟着麦当劳走"(Follow McDonald).哪里有麦当劳,哪里就有肥胖症,也就可以推销减肥产品,此法百试不爽.这是说的物质食品,精神食粮也是如此,英文里还有一句谚语:We are what we read,"读什么成什么",意思是读书造就人格.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知识工程"的核心是知识.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把知识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是"知识是什么"的知识.这是叙述事实的知识,比如说,南昌人口是多少?这是简单的知识,而医生掌握的医学知识则是复杂的知识;第二大类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最后日子,我们编辑着读者眼下正在打开的这本杂志,可以说是提前"进入"了21世纪.世纪之交,向读者奉献些什么呢?这是我们煞费苦心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三贴近"呢?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搞好新闻宣传,做大做强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要谈及新闻文化之哲学意义,首先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新闻文化?这是我们要讨论的前提.我想我们可以分别定义"新闻"与"文化",然后从两者的共通之处为新闻文化拟以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