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幼儿教育的重要特色。瑞吉欧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将幼教观念和行为完美地统合在一起。通过符号表征系统促进儿童的成长是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之一,其旨在鼓励儿童运用各种可作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去探索环境和表达自我。  相似文献   

2.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的一大特色,结合其自身特点和实施步骤,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可采用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配合学前儿童开展方案教学、在合作家庭中开展方案教学以及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程延伸三种方式,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丰富学前儿童的主客观经验,表达和记录方式。家长不仅需要转变育儿观念,而且需要掌握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3.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瑞吉欧方案教学在教师角色、人际互动合作、环境平台、纪录等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瑞吉欧教育,要转变教师角色、提倡协商性课程、鼓励儿童多样的学习和表现方式、提升教师行为研究和反思能力以及充分利用资源等.  相似文献   

4.
瑞吉欧的教育者相信:孩子有100种语言,要尊重孩子的表达。教师要为孩子的表达创造机会和条件,为孩子提供各种材料、工具,鼓励孩子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来诠释他们观察和思考到的东西。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让儿童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给儿童的是活动的材料和思路,而不是让儿童模仿或者复制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瑞吉欧教育中的儿童观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因为瑞吉欧人有着“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才能做到尊重儿童、重视儿童潜能、从儿童的需要出发,从而在教育实践中开发出项目活动的教学方案,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出适合儿童身心成长的教育环境。我们学习瑞吉欧,不仅仅是要学习其课程模式,更重要的是要把握瑞吉欧教育精髓,使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我国幼儿发展的瑞吉欧教育。  相似文献   

6.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把儿童语言归纳为:表达语言、沟通语言、符号语言(标记、文字)、认知语言、道德语言、象征语言、逻辑语言、想象语言和关系语言等等。鼓励孩子通过各种表达性语言来探索环境和表达自我。  相似文献   

7.
<正>《儿童的一百种语言》(The Hundred Language of Children)由美国的甘第尼、福尔曼和爱德华兹联合编写,提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书中提到的瑞吉欧幼儿教育模式在学前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瑞吉欧的创始人马拉古奇相信,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儿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正如每一朵雪花都是不同的,每个儿童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思维和想法。教育如果能关注到每一个儿童,  相似文献   

8.
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中幼儿对美术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当今各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瑞吉欧·爱米里亚学前教育系统有两大特征,除方案教学外,另一大特征就是鼓励幼儿运用美术语言或其他符号表征系统,记录和表达他们的记忆、想法、预言、假设和情感,在探索世界和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增长智慧和才干。在瑞吉欧学前教育机构中,儿童画、雕塑、手工作品以及其他表征物十分完美地表现了幼儿对世界的理解,阐明了幼儿对其所探索的事物的认识和建构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幼儿的情绪情感。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对幼儿运用美术语言的重视,明显受到了当代将符号语言看作儿童多元智力表现的形式这一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100种语言"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核心儿童观.这里的"100种语言"是指儿童多种多样的认识、交流的表现手法和学习形式.即儿童是借助100种(多种)各具特色的方式或者符号系统(绘画、雕塑、音乐、建造、戏剧表演等)来表达他们的思维、认识和态度的,他们可以利用任何一种形式来记录、理解和表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所经历的记忆、想法、预测、假设、观察和情感,并运用多种方式、多角度进行最后的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0.
周凯 《天津教育》2021,(6):187-188
当前,瑞吉欧教育以其鲜明的教育特色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把目光转向了瑞吉欧教育模式。瑞吉欧教育的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环境观、合作观等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从瑞吉欧教育模式的特点出发,深入解读其成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在学习瑞吉欧精神的同时,走中国特色学前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将信息技术融入、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已成为各国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趋势。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就幼儿园中美术教育与多媒体的关系进行探讨,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幼儿园中美术教育的目标,分析当今已有的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利弊,研究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培训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特殊教育的质量。在倡导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培训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本文从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任职及其培训的现状,梳理并归纳了他的特点、主要培训形式,深入剖析了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培训中的不足,并就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以期为特殊教育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兴趣对儿童的课程学习极为重要。传统教育采取了大量的兴趣培养方式,而杜威把这些方式归结为两种:训练、奖励与惩罚,并建议培养儿童对课程的兴趣应从外在强化手段走向课程自身。文章根据我国的教育实践分析了这两种课程兴趣培养方式,并结合教学案例论证了培养儿童对课程本身的兴趣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即关注儿童的经验和教材心理学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和实施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使政治理论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何菲 《天津教育》2021,(9):151-153
好的问题以及科学的提问方式是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语言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问题提问所发挥的作用,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强化求知欲望。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提问要有可行性。设计互动提问方式,增强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所必须的。但是,在实践当中"双语"教学的开展大部分只是在中小学阶段进行,而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学前期儿童的"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期学习汉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然后又从实践上提了一些学前期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以期对同行们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数学应重视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华春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1):50-52,49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职生源质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高职生源的现状较多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尤其是情感教育的不足、德育有效性差等。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克服教育障碍,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根本问题,而数学教育在其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教育存在着"劳动化"的倾向,导致了教学的"劳动化"、学习的"劳动化"以及唯分数至上的考试评价。教育的"劳动化"误读了儿童劳动的本意,歪曲了教育的意涵。现实的教育活动应当回归教育的本意,以促进儿童的精神健康地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开辟教育的新纪元,才能真正给人类带来助益,这是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这是教育善的追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高职继续教育在发展中处于办学定位与目标不够准确、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改革有待加强、师资队伍不稳定、社会认可度有待加强等困境之中。这些困境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有关教育政策约束限定了高职继续教育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传统精英教育思想影响了高职继续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有管理体制也制约了成人教育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高举终身教育大旗,正确理解高职定位,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实现高职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article looks at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in the light of the Part One of Martin Heidegger's major work Being and time. After discussing the main themes of this work, and particularly Heidegger's argument that our fundamental way of being is not cognitive, it examin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uch issues as the place of theory and reflection in education. The article then considers generalised approaches to professional work, notably those of Donald Schön and Andrew Abbott. It concludes that teaching ha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illuminated by Heidegger's writing. It suggests that teachers’ practice exhibits a tension between instrumentality and a concernful being-with children, but is fundamentally grounded in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