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辑工作究竟重要不重要?这个问题有的人解决了,有的人还没有解决。我想还得把鲁迅请出来解答。在出版界老前辈赵家璧同志的《编辑忆旧》一书里讲到他第一次见鲁迅时,在谈到出版编辑工作时鲁迅对他说:“这是一件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过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短短两句话就  相似文献   

2.
《回忆亚东图书馆》一书出版于1983年11月,算起来已经二十多年了。当时,我写过一篇“编后记”,只扼要交代了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事。前不久,和一位朋友偶然谈起编这本书的情况,朋友以为值得记下来,会有人要看的。既然当初没有写“编辑手记”,只好写篇“补记”了,只是年深日久,有些事已经记得不那么清晰了。这部书稿的价值1981年学林出版社刚办起来,上海市出版局局长宋原放告诉我们,“文革”前上海有一个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一些出版界的老人在那里整理资料、写回忆,有的还是很有价值的。他特别提到,有一本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的稿子,你们拿来…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之前。似乎有必要明确如下两种情况: 一、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中心环节”,是实现出版计划、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关键”。如果我们把出版物比喻为合唱队,那么,编辑的作用犹如乐队的指挥。既然是指挥,他就要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天才地发挥他指挥乐队的功能,从而达到振奋人心、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二、从科学学的角发看,任何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和理论著述,都不是藏之箧底充当蠹鱼和老鼠的食品,都希望得到社会的公认,成为社会的精神财富。而要社会公认,就首先要出版发表。编辑对科学研究新成  相似文献   

4.
经张伯海同志推荐,叶子铭先生为青年学者李频著《编辑家茅盾评传》(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宋应离)作了序,序文说——1983年3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周扬同志在谈到对茅盾的认识时,曾以自省的口吻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认识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是不容易的。”他在谈到茅盾的多方面贡献时还说:“我觉得好像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就是只把茅盾看成是个大作家,而对作为编辑、评  相似文献   

5.
“编辑”到底有没有“学”?有,是什么? 没有,为什么?从已经出版发表的论著情况看,这方面研究的论文和著作不少。同时根据我们从事编辑工作的实际来看,“编辑”是应该有“学”的。但在所接触到的相关编辑学研究的论著中,似乎说服力很强的东西较少。最近,读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的张积玉先生的《编辑学论稿》,不禁喜出望外: 这确实是一本夯实“编辑学”学科的好书,因为它至少让我们第一次从理论上明确地、全面而系统地知道了“编辑学”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毕生从事一项事业,并且始终饱含激情地把它做好,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杨牧之先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五十多年,从编辑入行做到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负责人,肩负着繁重的出版管理任务,对编辑工作却始终坚守,一部又一部传世出版精品在他的主持下问世.他在《我的出版憧憬》中对自己的人生有一段自述:“我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当编辑,搞出版.倏忽间四五十年过去,自问之,整天想的是出版,干的是出版,高兴的是出版,焦虑的是出版,希望能多编几本好书,将来高尚的人们回忆起我们会充满敬意.”  相似文献   

7.
今年(2008年)是家父赵家璧的百年诞辰,记录他半个多世纪编辑生涯的《编辑忆旧》和《文坛故旧录》,在中华书局的大力支持下再次出版了。我们又将未收入这两本集子的其他回忆文稿,也结集起来,作为《编辑忆旧》的“集外集”,取名《书比人长寿》,也即将出版。这三本书几乎收齐了他有关编辑生涯的全部论著。  相似文献   

8.
编辑一言     
我是建国以来党培养的第一代编辑。六十年代初期被抛出去,在山沟里当了十八年文化科长。最近我又回到编辑部,“老兵”新传,感慨万千! 昨天从《出版工作》上读到陈翰伯同志的《最初一言》,作为一个编辑,是高兴的。虽然有些问题还没有谈到,有些问题谈得比较平淡,但毕竟出版战线的领导对编辑人员关心的问题,想到了,谈到了,这实在是件大好事。问题提出来了,怎么办?是走着瞧,看着办;还是下决心,采取措施,落到实处。这是大家更为关心的问题。目前,教育战线、文化战线已经走在前面了,出版战线应当赶上去。  相似文献   

9.
读了十几年的《读书》,思想上受益良多。近读沈昌文先生的文章《回忆〈读书〉》(《南方周末》2000年11月9日),又觉得我们这些办杂志的人还能从《读书》中得到不少编辑方面的启示。一、“三无”境界谈到《读书》成功的原因时,沈先生一再强调“自己的局限和无能”,“因一己之无能才能联络到那么多能人,把这么一个其内容远远超过我们知识水平的杂志有声有色地办了多年”。他的同事又在“无能”之上加了“无为”和“无我”,构成一个“三无”境界。办杂志不是武大郎开店,刊物的水平当然要力求高于编辑自己的水平,否则就没有意思了。刊物的水平取决于作者的水平而非编辑的水平。编辑的能耐  相似文献   

10.
陈雪  李洁 《出版科学》2001,(3):24-24
2001年5月17日下午,上海出版界专家巢峰、雷群明、郝铭鉴、胡大卫等一行5人作客珞珈山,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的师生作了一次精彩的讲演。 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上海编辑学会会长、《辞海》副主编巢峰同志首先发言,他谈到新中国出版业的三次变革以及面对“入世”中国出版的改革方向。他提到的盗版屡禁不止、出版机构布局不合理、出版集团如何有利于出版生产力的发展等问题,给在座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巢会长的精彩讲话,让同学们领略了  相似文献   

11.
徐震时是我们的朋友。每逢到北京去,总要抽空看看他,坐在他书房里的长沙发上,品着清香的江南绿茶,翻阅着一本本由他编辑的画册,饱饱眼福。去年11月份,我们又去看他,他从书柜的最上层取下几本新画册,翻开一册大八开精装本《诸乐三书画篆刻选》,说:“这本画册将参加今年12月份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书展。可惜,诸老先生连大样都没有看见就过世了。”震时说这话的时候,很有些欠疚。但这能怪他吗?出版周期过长,不是哪一个普普通通的编辑就能解决得了的。  相似文献   

12.
庄葳 《编辑之友》1997,(1):56-56
我国有好几百家出版社,每家出版社又有不步编辑.成千上万的书籍就经由他们的手发稿出版。他们为读者出版了各式各样的书.可是我们却很步看到直接为编辑写作的书。最近.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规划教材”中的《编辑应用写作》(吴添汉编著)一书,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13.
太白人漫像     
西安有个太白文艺出版社,社内有位资深编辑名曰曹彦。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他就干起了出版,在陕西是人皆知之的“老出版”之一。他编过不少好书,但更为人注意的是业余喜作漫画。近年,他又用其所长,对周围出版同行及所接触  相似文献   

14.
编辑聊天记     
正好赶上个周末,几个搞编辑工作的朋友凑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聊开了。不知是哪位饶有风趣地谈到了本行。他说:“咱们这班人在家当编者,出门访问是记者,自己写文章又成了作者。作者和编者往往是对立面,可在我们身上却统一了起来。”另一位搭腔了:“也别一概而论,咱们写文章的时候,也难免和编辑部闹些小意见,且不说他们改稿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有一些同行朋友是令人难忘的,其中就有尹飞舟。他是湖南省出版界为数不多的有博士学历的译文编审。两年前,他离开了编辑工作,走上了出版行政管理岗位,严格地说起来,尹飞舟只能算是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原”译文编辑。飞舟的读书生活很有意思,颇有一点“此山望着那山高”的味道,中学阶段他酷爱文学,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这激发了他的兴趣,大学填志愿报了中文系。他先是学中文,图书馆里、林荫道上,广泛涉猎中国文化典籍的同时,又对外语情有独钟,每天捧着英语书哼哼叽叽地背单词、背语法,陶然自得其乐,不觉枯燥。一学外语,他又迷上了,在  相似文献   

16.
郑伯奇是一位著名的左翼作家,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同时他也是一位编辑家。 30年代是郑伯奇最活跃的时期,他在多个领域,尤其在文学领域、电影领域,都卓有成就,以至有人称他为文学和电影的“两栖动物”。他在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地位,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他帮助一位青年编辑接近进步文化,更快地成长,在编辑出版史上取得比自己更大的成绩。这个青年就是赵家璧。也是因为帮助了这位青年编辑,我们也才从这位青年编辑的成长和后来的回忆中得知  相似文献   

17.
“杂”与“专”(上)(谈编辑人员的修养) (一) 前边曾经谈到,编辑应当是个“杂家”而又有所“专”。什么是“杂家”呢?我们不能抄《汉书·艺文志》下的定义:“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也不能说“杂家”就是具有“杂学”的人。因为以往“杂学’的含义又有两种,一种大致就是“儒、墨,合名、法”那类学问,另一种是指科举考试用的“八股文”以外的各种学问,包括诗、词、小说那些在内。我们说编辑应当是个“杂家”,应  相似文献   

18.
一、又“忙”又“累”,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身为编辑,每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既要为已出版的书寻找市场,又要为明天的出书寻找选题。这套书刚下厂,另一套书的大样又改回来一遍,都细细地看呢,没有时间;不看那么细呢,又怕人说“无错不成书”。等到书上市了,销路好还好说,销路不好时就会怀疑自己在忙乎些什么……和众多的现代人一样,编辑们疲于奔命,费力劳心,面对无处不在的压力,他们埋怨、失望,有时候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无以应对。 同样的情况也曾在美国及欧洲不同时代的编辑群中出现。美国版《编辑人的世界》一书…  相似文献   

19.
几十年的编辑生涯,总有一些事情、感受、经验、教训可以写。可是一拿起笔来,千头万绪,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于是一幕幕地过“电影’。慢慢地“电影”的一个个“镜头”,一段段故事趋向了一个角度:作为一个编辑,作为一家出版社,最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编辑学界认为“编辑与出版并无必然联系”的人已见减少,同意编辑活动是出版业或传播业中的一种专业活动的学者日渐增多。不过,何谓出版这早已存在的分歧,却又在京、沪两地的刊物上公开争论起来。编辑概念与出版概念或许将长期困扰中国学术界,尚难说这是幸抑或不幸。笔者曾数次撰文谈编辑概念,此文则谈出版概念。 日常用语中的“出版”含义并非科学概念 日常用语中出版一词的含义,经常是指书籍的印刷制作。比如,出版社中设立的“出版部”或“出版科”,其职责就是管理文稿在编好以后所需印刷制作方面的工作。再如,一些名称是“出版学校”,实际上只有印刷专业或者再加校对专业。然而,现在所有的印刷机构还是称其为“印刷厂”,不称其为“出版厂”。再进一步看,最近十来年的各地以出版命名的科研机构如“出版研究所”等,其研究对象并不限于印刷,更注意编辑和发行,最近十多年各省市新编的《出版志》,其内容并不限于印刷,同时还包括编辑和发行等。因此读者不难发现,上面所说“出版部”、“出版科”、“出版学校”中“出版”一词的含义,与“出版研究所”、《出版志》中“出版”一词的含义,两者并不一致,甚至是差别相当大。前者仅指书籍的印刷制作,后者则包括编辑、印刷、发行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