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基于居民膳食结构演变的中国粮食需求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辛良杰  王佳月  王立新 《资源科学》2015,37(7):1347-1356
利用"粮食转化率"概念将居民消耗的主要食品转化为原粮,并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对官方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耗数据进行了订正。结果发现,2012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耗量为327.5kg,高出统计数据20.8kg。至2030年,中国口粮消费量将持续减少,但减少速度会逐步放缓,尤其是城镇居民,原粮消费会维持在105kg左右的水平上,农村居民口粮的消费水平将达到120kg左右,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将下降到110.3kg。禽类、水产品、奶类的消费品将会明显增长,牛羊肉的增长比例也在50%以上。203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会达到386.5kg,较2012年增长18.0%。如果纳入工业用粮、损失浪费用粮、种子用粮,203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需求将会超过517.3kg,如果再纳入政策性收购量与出口量,那么203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需求总量为551.4kg。为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必须持续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整体产出水平;农业生产结构也需要向畜牧业倾斜;同时要减少损耗与浪费,提高食物的二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前.人类的肉类食品大都由饲养家畜提供,全球至少有1,3的粮食用于饲养牲畜。而全球牲畜每天至少制造130亿吨的废弃物.牛羊打嗝也会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甲烷)。生产1千克的肉就会排放364千克二氧化碳.肉品生产直接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总量18%。而交通运输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占全球总置13%。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面临三大问题,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水利安全,粮食安全排在首位。“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殷实小康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我们必须以最强的责任心来关心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粮食连续4年减产,从1999—2001年累计减产5965万吨。目前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约4.8—4.9亿吨,一般当年产需缺口为0.25—0.35亿吨,现在靠挖库存满足。但是库存是有限的。2002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粮食大幅度减产,2003年欧洲粮食和美国大豆也严重减产,造成国际粮、油市场涨价。目前世界粮食贸易额年均只有2亿吨左右。21世纪90年代在我国粮食波动时,曾两次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真实情况是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资源消耗透支接近极限。目前全球每年粮食的正常贸易量为2.2亿——2.3亿吨,纵使中国将这些粮食全部购买下来也只能满足我国粮食需求的45%。2010年我国粮食进口量约为3700万吨,已占当时世界粮食贸易量的1/6左右。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一大粮食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9,(2):98-98
我国现有13亿以上的人口.粮食自给有余应该是全民奋斗的目标。近年来自给率为95%.差强人意。2008年初世界粮价飙涨,此后也不会大幅回落,同时全球气温逐年变暖,水资源日渐短缺.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无可争议。凡此种种都使我们迫切地感到,我国粮食的稳产和增产关系到全民族前途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亿吨增加至5亿吨,中间虽有波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供求的区域特征及未来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问题非常重要。长期以来中国以较高的粮食自给率水平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粮食安全状况逐步改善。但是,自2000年以来,粮食总产量出现连续4年减产,而且2003年降到4.3亿吨以下,使得这几年全国粮食当年  相似文献   

7.
结合浙江省当前阶段性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特征,运用部门分析法,在对各终端部分经济活动水平及能源强度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对浙江省2015-2030年能源需求进行预测.综合各种情景结果,2015年浙江省能源需求总量的区间约为2.03~2.23亿吨标准煤,能源强度下降18%,2030年浙江省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约3.1亿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约为0.41吨标煤/万元.  相似文献   

8.
数字     
《华夏星火》2009,(10):5-5
统计局统计报告我国进入“工反哺农”阶段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5亿吨以上,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钾盐主要用作钾肥,钾肥是农业三大肥料之一,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农业大国,耕地资源紧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和对农产品需求而需要不断增加作物产量,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化肥高量投入的耕作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钾肥消费是快速增长,钾肥消费量年均增速在8.6%左右,如2013年我国钾肥(K2O)消费量达617.7万吨,较2001年消费量399.78万吨相比,增加快1倍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粮食和肉、奶、蛋类食品人均消费量均已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名、特、优和保健类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已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化肥削减潜力及其碳减排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前提下,减少化肥不合理使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测土配方施肥是兼顾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科学施肥方法,本文在中国粮食作物区域大配方施肥数据的基础上,系统测算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化肥投入的削减潜力及其碳减排效应。结果显示,满足当前粮食产量水平下,全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化肥投入可削减814.1万t/a,占主产区三大粮食作物化肥使用量的27.6%,小麦、水稻和玉米化肥使用可分别削减36.9%、28.1%和16.7%;三大粮食作物化肥使用削减可减少碳排放1 045.9万t/a。建议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建立配方肥生产服务中心,出台配方肥使用补贴,创新补贴方式和推广模式,构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2.
畜产品供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畜牧业经过18年的持续发展,供求关系已发生质的变化。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对我国畜产品供求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指导生产。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畜产品供求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对营养健康的更高要求,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口粮安全,而是逐渐演变为饲料粮安全,为此应树立大粮食安全观。文章分析了2010—2019年我国牛羊肉和牛奶的消费量及生产量,发现生产量的增长速度显著低于消费的增长速度,因而导致大量进口国外的牛羊肉和牛奶产品。对比世界和亚洲地区的平均消费量,未来我国的牛羊肉和牛奶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针对我国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提高畜牧业生产是一个重要课题。根据"以小保大"原理,通过发展小面积高产人工草地,服务大面积天然草地保护的生态草牧业,过去几年在国内不同区域的实践取得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文章就如何发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农牧系统的耦合效应,通过发展生态草牧业服务我国大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从而实现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出4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总体规划;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加快优良牧草品种培育;加强草产品加工的科技研发,提高饲草原料的利用效率;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批由畜产品产业主导的特色乡镇。  相似文献   

14.
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一种选择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虚拟水交易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新选择.本文介绍了虚拟水和虚拟水交易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的水危机和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和粮食问题的建议.作者认为未来30年,中国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将更加显著,中国要在30年左右的时间增加1.5×108t粮食生产能力难度比较大,采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完全解决粮食缺口,虚拟水交易成为解决此缺口的一种选择.作者根据全国目前实际缺水量,结合其它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虚拟水交易需要解决300×108m3的水资源缺口,需要增加进口粮食3000×104t.增加进口3 000×104t粮食不会动摇世界粮食市场,我国外汇储备能满足粮食进口的需求.虚拟水交易对农民增收也是一种机遇.与南水北调工程相比,虚拟水交易成本比较低.因此,作者认为增加进口3 000×104t粮食解决中国目前和将来的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是可行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石自忠  胡向东 《资源科学》2022,44(12):2567-2579
加快种植结构合理调整对稳定饲料粮市场供需、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饲料粮及畜禽养殖基础数据,通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预测饲料粮及畜禽养殖未来走势,并模拟“粮改饲”等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对饲料粮供需及畜禽养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正常情况下,中国饲料粮供需总体保持增长,但饲料粮产量呈现下滑态势,国内饲料粮供给需依靠进口补充。2025年中国饲料粮供给将达到3.36亿t,其中国内产量2.09亿t,进口1.27亿t,出口23.10万t;畜禽养殖规模将达到42.45亿个羊单位,畜禽养殖饲料粮需求将达到3.06亿t;饲料粮价格将涨至3.04元/kg。②“粮改饲”政策实施仍具可行性和必要性,继续调减饲料粮种植面积对畜禽养殖规模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强于扩大饲料粮种植面积的作用。“粮改饲”政策实施推动饲料粮产量下滑,助推畜禽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使饲料粮进口保持增长,同时推升饲料粮价格上涨。若“粮改饲”政策以畜禽养殖规模增长为目标,“十四五”时期继续保持较大调减规模更合适,同时可考虑加大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支持力度。研究结论可为“粮改饲”等种植结构调整方案设计、夯实畜禽养殖饲料饲草安全基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我国畜牧业历经40余年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要素和全面小康社会新发展理念"双轮驱动"畜牧业步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安全型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发展动物功能性产品是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在分析国内畜牧业行业和国内外草食畜牧业功能性动物产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草食畜牧业乳肉功能性产品研究的前沿科学和技术问题,同时围绕生物技术(遗传改良与生物合成)和非生物技术(饲养管理)对目前草食家畜乳肉功能性产品研发方面的实践探索做了简要介绍;以期在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层面,针对不同生态区域特点和消费需求,加大草食畜牧业高质量转型和乳肉功能性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不断夯实草食畜牧业乳肉功能性产品调控理论和技术。唯如此则对于引导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健康膳食,以及我国畜牧业新发展格局形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保护环境,有必要了解新时期全球养分的分布特征。本文通过量化不同农产品中所包含的氮,研究比较了全球肥料氮、植物性食品氮、动物性食品氮和饲料氮等在1996年和2011年的流量和流向变化。结果表明,与1996年相比,全球氮素贸易量增加了1 371.3万t,到2011年达到3 380.1万t。从产品来看,肥料氮、饲料氮、植物性食品氮对增量的贡献分别为59.3%、19.7%和18.7%,说明能源和土地是氮素流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从区域来看,北美和南美对肥料氮进口增量的贡献为39.5%和28.5%,其加强了矿产依赖型的氮肥产品进口,而增加了土地依赖型的植物性食品和饲料出口;而亚非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则相反,其对植物性食品氮和饲料氮进口增量的贡献为44.7%和21.3%。向以矿产换土地模式的转变加剧了亚非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食物安全和能源安全问题,而氮素的跨地区运输又加剧了所有地区的环境问题。因此,各国应据此思考本国食物安全、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最优氮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铜资源消费大国,保障铜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是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首要任务,科学地计算和评价中国铜资源的社会存量可为中国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铜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本文运用动态物质流分析(MFA)方法、Weibull分布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并结合Minitab软件计算了1990-2013年中国铜产品的报废量和铜资源的社会存量。计算结果显示:①1990-2013年中国铜产品的理论报废总量为1521万t,社会蓄积量为6504万t;②2013年中国再生铜产量占精炼铜产量的38.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0%);③以国内废杂铜为原料的再生铜产量占再生铜总量的36.5%。研究结果揭示:中国国内铜资源报废量和社会蓄积量将会持续增加,未来将会保持这种增长趋势;中国国内的废杂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中国再生铜的原料主要源于进口废杂铜,在铜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国内废杂铜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在精炼铜消费量持续增长和自给能力有限以及进口受限的综合压力下,再生铜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铜供给的主要来源。建议在中国铜资源禀赋条件差的条件下增强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提高废杂铜的利用效率,来保障中国铜资源的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安全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国际经济和粮食危机,国内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危机已经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2009--2020年新增粮食500亿公斤潜能计划,艰难攀升的中国粮食安全路在何方?本文从区域粮食新增潜力,粮食单产潜力和农业科技潜力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