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说”的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说”是我们的生存方式 ,人与“说”本质性地相关联 ,教育亦与“说”本质性地相关联。古典时代的教育就是活生生的“说”的教育。现代教育越来越多地变成了读、写、算的教育 ,“说”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下降 ,这在我们的教育中更加突出。我们的教育应更多地创造“说”的机会 ,尊重“说”的权利 ,培植“说”的勇气 ,锻炼“说”的智慧 ,真正使学生成为“说”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前阶段研究的薄弱和混乱,不单造成了师范生教育教学水平的下滑,也极大地制约了教师职后教育的发展。师范教育在“专业性与师范性之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理论性与实践性之争”、以及“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法之争”中曲折前进。以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方向为研究视角,使得师范教育改革有了一个“落脚之地”。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效率与教育模式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光钦 《教育研究》2005,26(7):75-79
“相似教育模式”以促进教师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倡导“和合教育”、“关键知识”、“规律中心”,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情景,对既定的教育规则、原理、方法、内容等进行共性与个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同化与裂变的“和合”,从而形成对教育诸要素“同与变异的统一”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相长。“和合教育”是相似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反思与重建:论学校教育的特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通过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超越生活化”和“超越儿童化”的过程。正确把握学校教育的特殊价值,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必须澄清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流行着的学校教育“泛化论”和“理想论”的错误认识,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5.
以乐学教育思想作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进行学校教育改革的上海“愉快教育”、北京“快乐教育”、天津“金色童年教育”等实验,在不同层次水平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小学教育改革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普遍意义。本文仅就乐学教育思想的内涵谈点认识。乐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概括地讲是乐学与苦学辩证的统一,即愉快地学习和刻苦地学习互为结合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乐学”即愉快地学习,快乐地学习。愉快与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学生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究“理念”与“模式”两个关乎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话题,有针对性地阐释了包括“形态”、“宗旨”在内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四大要义,建设性地提出了构造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并融入了个案解剖与诠释,试图引发更大范围的思考,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一 六十年代以来,“发展”这个词已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这就是“发展经济学”中,人们经常谈到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进步”等问题。同样,我们考察教育的发展,也必须把“教育增长”、“教育发展”与“教育进步”区别开来,不能笼统地把教育增长等同于教育发展与教育进步。否则,就会对我国教育发展形势认识不清,导致决策失误。谓于不信,且听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晓玲 《知识文库》2023,(7):166-168
<正>幼儿教育的质量除了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外,与幼儿教师的“教育爱”密切相关。“教育爱”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质凸显了出来,只有幼儿教师拥有了“教育爱”,才能实现幼儿教育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因此,作为幼儿教育领域的一名教师,应掌握“教育爱”的含义,并在实际工作中将“教育爱”全面融入其中,进而充分发挥出“教育爱”的作用,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个家庭,也牵动着全社会。而加强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生命教育”,作为语文老师,应将“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修正孩子们的“生命观”,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悄无声息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惩罚     
根据当今社会盲目地追求民主式教育、人文式教育,杜绝“惩罚”式教育的情况下,本文多视角地阐述了盲目民主、盲目人文背后带给学生、学校和社会的严重后果,阐明了没有“惩罚”办不好教育,没有“惩罚”就不是完整教育的观点,提出“惩罚”与教育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口号”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口号”是教育语言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教育活动中颇为常见。以往我们总有意无意地认为,“教育口号”只是一种“政府的行为”,与教育实践者个人关系不大,更与教育理论研究无涉,不必将其单独提取出来加以甄别、考究。其实不然,“教育口号”作为描述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这是笔者多年来在教育科研与管理中的深刻体会。在将近3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无论是在哪所学校,每到一处,笔者总是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尤其是担任学校一把手以来.笔者更是把教育科研置于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主动地带领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探讨与评价,脚踏实地地搞教研活动,认认真真地搞课题研究;坚持做到“科研服务”、“科研指导”、“科研引领”,促使广大教师在教科研中逐步成长,促进学校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相似文献   

13.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生活中的美需要发现的慧眼,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育的发现,充满了魅力和憧憬,伴随着惊喜与激动。一、有发现,才会有“激情燃烧”绝大多数教育者每每谈及“教育”这个话题,总有一种压抑、负重的感觉,经常耳闻目睹的是“叫苦不迭”、“唉声叹气”、“怨天尤人”……难道教育就真的这么枯燥、乏味吗?教育的本义是让人们“诗意地栖居”,我们只有努力地找寻教育的诗意,才能惬意地享受教育,享受教育的美丽人生。教育可以让人谈笑风生,欢乐开怀;教育可以让人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14.
“爱”是教育的基础 ,“严”是教育的手段。“爱”和“严”并举才能达到完美教育的目的。尊重学生。学生年龄虽小 ,但他们可以用“喜”和“怨” ,“亲”和“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教师必须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活思想、活动态 ,和善地、耐心地教育和疏导。教师不能以自己 (成人 )的心态去理解学生、管理学生。应当把自己回归学生同龄的心态 ,才能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更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才便于与学生心灵沟通 ,才利于选择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现在的在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由于家庭溺爱有余 ,管教不足 ,学生…  相似文献   

15.
宋延飞 《江苏教育》2023,(36):43-47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加丰富多样、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沭阳教育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精确瞄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定位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县内各类教育优质协同发展,全学段打造公平高质量的县域教育高地,努力建成苏北教育质量“新高地”、教育改革“先行地”、教育人才“集聚地”、教育生态“清新地”、教育发展“领跑地”。  相似文献   

16.
《教育导刊》2001,(11):48-48
《教育导刊》将继续坚持“研究教育理论,推介教改经验,反映广州特色,展现南粤风格,推动教育改革,繁荣教育科学“的办刊宗旨,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组织编发稿件,以更好地发挥刊物的理论导向作用和指导实践作用。本刊设置的主要栏目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比较与借鉴”、“教育建模与实验”、“德育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研究”、“教育管理纵横”、“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区、县级市教育天地”、“‘珠三角’教育之窗”等。下面是近期组稿重点及来稿规范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学论坛》2011,(7):85+81-84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校与清嘉庆年间开办的简州凤仪书院一脉相承,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文明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国射箭重点学校”,享有“百年书院。巴蜀名校”之美誉。学校现设小学部和附属幼儿园。在校小学生3453人,教职1232人。 目前,学校正深入推进“教育顶层设计改革”实验,提炼出了“多元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起了“九大办学实践体系”,开启了“三地四园”同创工程。即现代教育思想与先进教学模式的汇聚地、学生自主学习与和谐多元发展的理想地、教师舒厶工作与实现教育理想地;书香校园、现代校园、学习乐园和成长家园。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化、高质量的示范性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与人”的研究起步较晚,经历曲折。已有的研究在“人的教育”、“个性教育”、“主体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要深化“教育与人”的研究,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思维方式,科学地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时下,社会在热切地关注着教育。传媒对教育收费与招生、现状与发展等全方位的评价与讨论,更把教育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焦点位置。为此我们教育内部的不少专家、学者和部分一线工作者,也积极参与研究探索,企望谨慎大胆地假设应然,客观地描述事实,后者像学校的“灵魂”——校长们的“论坛”“在线”“广角”“寄语”“访谈”等等栏目,雨后春笋般涌现,就是一个方面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20.
在“创争”活动中,基层企业工会组织如何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 通过“教育关怀”而深层次地推进“创争”活动高水平动作,十分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以人为本与教育关怀企业职工教育的以人为本,是指把教育与员工的个人幸福、个人自由、个人尊严和个人的终极价值潜移默化地联系起来,从而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