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句子:前面是总括性的话,后面用几个分句说明和解释。使用这样的句子容易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就是标点符号使用不合理,即“总分不分句子”。所谓总分不分句子,是指“总括性的话后面出现两个以上的分句时,总括性的话后面用的是逗号,分句之间用的是分号,结尾的分句是句号”的句子。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地说明了这两个词的用法, 以致: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①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中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也说“以至于”。有的同志不注意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异,以致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 (1) “他这一习惯,非同小可,国家的几个万、几个亿,以致于党在人民中的威信都被“习惯”掉了。”  相似文献   

3.
标点符号答问(二)苏培成六、《标点符号用法》规定:“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请问:什么是“一般性停顿”?我们在前面说过,句内点号有四种,就是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其中顿号、分号和冒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某种特定结构中间的停顿。具体地说,就是:顿...  相似文献   

4.
同仁 《编辑学报》2004,16(3):227-227
问:请问,分号有哪些用法?为什么有时在“但是”“所以”等之前要用分号?答:分号有3种用法。1)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可用分号。例如:①硬件,指组成电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和实体;软件,指那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专用程序和同计算机有关的各种资料。但是,如果不强调这种并列关系,或者并列分句较短或结构不复杂,可以不用分号,而用逗号。例如: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双重复句中,第1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停顿,也用分号。例如:③激光雷达是激光测距原理的具体应用;但其主要任务不是测距,而是…  相似文献   

5.
新闻标题讲究美感,使用对偶是造成这种美的因素之一。 “对偶”这个词,“对”表示对称,“偶”是双数的意思。对偶辞格,即是用一对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分句或词组连在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对、相反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从结构形式分,有词组对词组的对偶与句子对句子的对偶两种。如: (肩)江泽民访欧期间看望我使馆人员时语重心长地说  相似文献   

6.
在标点符号的应用中,错得最多的就是标点符号中最常用的3种点号--顿号、逗号和分号.顿号、逗号和分号都在句子的中间表示停顿,但他们之间存在着区别.从停顿的时间看:顿号最短,分号最长,逗号居中;从是否表示并列来看:顿号是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逗号没有并列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在标点符号的应用中,错得最多的就是标点符号中最常用的3种点号--顿号、逗号和分号.顿号、逗号和分号都在句子的中间表示停顿,但他们之间存在着区别.从停顿的时间看顿号最短,分号最长,逗号居中;从是否表示并列来看顿号是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逗号没有并列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1993年1月13日新民晚报刊登一篇“鞭炮闹剧令宝山农民胡某哭笑不得”的新闻,主标题是“不该买的他买了,不该响时它响了”。这则标题的突出特点是立体化。标题中不仅各个分句内部落差很大——本不该买的东西,胡某却买了;本不该响的时候,鞭炮却响了——可见胡某之糊涂,鞭炮之质次。而且,两分句之间又有因果联系,使落差再加一等。 对比(或称对照)作为修辞手法之一,不仅是锤炼句子的好方法,也是使标题立体化的好办法。 对比就是将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叙述或说明,借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鲜明性和战斗性。鲁迅先生曾说:“优良  相似文献   

9.
赵秉新 《记者摇篮》2008,(12):62-63
新闻生产通常要求操作者(包括采、编等多环节相关人员)付出大量艰辛的调查研究,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用事实说话,时效性、准确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新闻作品会把“日前”、“最近”、“近日”这类表示时间的模糊词放在稿件的最前面,还有些新闻作品会用“某某”这样的词代替一些必要的新闻要素,  相似文献   

10.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虽小,但作用却不小。一部书稿中,如果标点符号错得多了,会直接影响它的合格率。下面我就容易误用的引号和“某某说”后面的点号的用法予以归纳,与大家共享。一、引号1.在连续引用几个段落时,每段开头都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的结尾用后引号;也可以只在第一段开头用前引号,最后一段的结尾用后引号。2.凡是把引文作为独立的句子来用,而引文本身又是完整的句子,引文末尾原有的句末点号不变,而且要放在后引号的前边。例:恩格斯说“:运动…  相似文献   

11.
虚词的错置,简单点说,指的是在词语组合,或构造句子的过程中,将所用的虚词放错了位置,因而错变了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关系,表达错了意思这种语法错误。虚词,作为一种语法手段,用来联系语句,并表示其一定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时,一般说来,具有一定的、比较固定的位置的。如介词,它只能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以及某些词组的前边,与它们共同组成介词词组,在造句中充当某些句子成分,象“在办公室看文件”、“从上海来”、“同他谈话”、“把稿件拿来了”等等。连词则须放在它所连接的两个或几个部分之间,如“物理和化学”、“表扬并且奖励”;双用的照应性连  相似文献   

12.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复句中,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常常通过一定的关联词语来表示。有些关联词语可以单个地使用,有些关联词语则需要成对地使用。比如,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偏正复句中,可以只在正句里用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可是”“但是”“然而”“但”“却”“不过”等;也可以成对地使用关联词,如在偏句中用表示让步关系的“虽然”“尽管”等,在正句中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可是”“但是”“然而”“还是”等。使用成对的关联词,表示转折意味很重,分句间在意义上明显对立;使用单个的关联词,表示转折的意味较轻。当然有时也可以一个关联  相似文献   

13.
复句与句群     
单句是最小的语言表述单位,而复句,则是单句的扩充。我们在需要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时,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这就构成了复句。进入复句后,原先的各个单句就成为复句中的分句,各分句之间小的停顿,一般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结束时有大的停顿,则常用句号、问号、叹号等表示。 复句对单句的扩充,不是简单地表现为语言单位增多,句子加长,而是指由逻辑关系联缀起来的句子关系的增加和意义的复杂。也就是说,界定单句与复句的标尺不在句子的长短,而在于内部的结构状况。如果一个句子中的语言单位…  相似文献   

14.
话语     
《青年记者》2008,(3):4
“按照国家标准,用汉语拼音来拼写中文人名的时候,是姓在前.名在后。现在很多人在自己的名片上,包括我们的运动员衣服上的名字.都是把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其实如果把姓放在后面.严格意义上来讲.把中国人的人名给改了,特别是把姓给改了。”  相似文献   

15.
“特别是”是语言运用中的一个常见常用的插入语。它可用于单句或复句的分句中,用来联系单词或词组;可用在复句中,用以联系分句;也可用到句组中,联系着其前后相关的句子。“特别是”所联系的前项与后项,有的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既后项是前项中的某个个体;有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后项是前项的某一组成部分;有的则是并列关系,即前项与后项是平等的并列关系等。不管上述的哪种情况,它都可以表达某些特殊的语义,主要的是强调和突出它所引领的部分(即后项)所表示的人、事物或某  相似文献   

16.
“不仅”、“不仅仅”是两个连词,常用于递进复句中,表示分句之间意义上一层进一层的关系;两者置于前一分句,后一分句则常用“而且”、“还”、“也”、“更”、“都”、“甚至”、“反而”、“就是”等关联词语与之相配合、相呼应。例如: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这种形式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按新闻事件内容和重要性的不同来安排段落。最重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第一段,即导语中,次重要者放在稍后的段落里,最次要者放在最后。第二,在导语中,又要把最精彩、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最前面。第三,标题要把全篇的精华提炼出来。 二、按读者情绪变化规律安排结构。 ①“积累兴趣”结构。特点是一段比一段具体,事件的结果到最后一段才显示出来。这种同倒金字塔结构正好相反,有人称之为“反倒金字塔”结  相似文献   

18.
报纸上的一些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使用引号的句子: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深有体会地说:“……”,同志们一致认为:“……”,等等。我认为,凡是这种情况,都不应该用引号。引号的规范用法之一是:表示复述和引用。引号中复述或引用的,应该是原话或原文。  相似文献   

19.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对其正确使用。  为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 1990年 3月重新修订发布。  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中,最易用混和用法不当的是“分号”,因此对分号的使用应引起注意。  “分号”的形式为“;”,是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巫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新闻报道反映出四种因果关系: 一是假因果关系.也就是作者把本来没有因果关系的前后两个现象,“乱点鸳鸯谱”地硬搭配在一起,说是由于这,所以那。比如白天黑夜的交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