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为了加强其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巩固这些国家的稳定,用政治手段干预这些国家的内政,扶持那些既能控制动荡局势、又能忠于苏联的东欧国家领导人上台执政。“匈牙利事件”爆发前,为缓和匈牙利的国内局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苏联从开始支持拉科西到后来以格罗取代之,但实质上是换汤不换药。苏联对匈牙利的早期政治干预,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党内矛盾,刺激了匈牙利国内强烈的仇俄与反苏情绪,强化了匈牙利业已存在的紧张的国内气氛,为后来发生的“匈牙利事件”埋下了伏笔,也为“匈牙利事件”的悲剧结局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匈牙利事件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这种政策经历了从观望到最后确立的一个过程.美国政府实行严格"不干涉"政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担心苏联会因其在东欧地位的严重恶化陷于绝望,进而诉诸于极端措施,从而引发美苏之间的直接对抗乃至于爆发世界大战,因此,美国不愿冒战争的危险去拯救一个与自己关系不大,且处于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中欧小国,这就是美国外交政策现实主义原则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1956年下半年我国中等专业教育界出现了一次对引进苏联模式的反思;反思是在"以苏为鉴"和"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展开的;反思主要从学习苏联的管理体制、照搬苏联的专业、借鉴苏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引进苏联的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套用苏联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最后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从北京奥运会出发对大型赛事体育危机公关进行了研究。对体育危机及体育危机公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体育危机事件的类型及其影响,总结了当今体育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内部原因:组织者的组织欠周全;执行人员的误解;运动员的个人行为失当;外部原因:不速之客——不可测的自然灾害及突发的恐怖事件;别有用心——非正当组织的蓄意破坏;文明差异——政治阴影下媒体的"有色"偏见。提出大型赛事体育危机公关实施的动态过程,指出大型赛事体育危机公关的注意事项:要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要狠抓时效——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要进行信息的"两面提示"。  相似文献   

5.
这本书是匈牙利当代体育史学家拉斯洛·孔博士1978年发表的新作,在东欧和苏联有较大影响。作者依据大量史料,以世界体育运动的统一、整体发展为主线,结合地区史、国别史和专题史交错叙述,对体育运动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世界体育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提出了不同于西方流行看法的见解,基本上反映了东欧  相似文献   

6.
关于体育危机产生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社会学分析,列举了包括体育界自身的原因、媒体的原因、社会原因等,为体育界了解体育危机事件产生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以此促进相关的组织机构、领导、运动员个人等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一些危机事件的发生,避免或减轻一些不必要危机后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出兵山东,中国参加巴黎和会,国内爆发"五四"运动,直至1920年加入国际联盟。六年时间无论对中国的内政还是外交而言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巴黎和会标志着中国开始踏上国际舞台,尝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对外纠纷和问题,争取自己的合理权益,表达自己的立场。纵观整个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并非完全失败,同时,也发现国人对于中国参与巴黎和会这一事件中存在着诸多误解。  相似文献   

8.
东欧剧变后,匈牙利在政治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情况如何,其今后发展态势又将怎样?本文从私有化进程、金融体制改革、外贸政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多党制、外交政策等方面对匈牙利剧变后的政治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作出预测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3个月之后,出兵中国东北.基于全球战略及保护、扩展其在远东的利益,在参加对日作战期间,苏联对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矛盾,因势利导,其对国共两党的态度出现过多次反复.通过对苏联出兵东北的动机及二战末期的国际形势与美苏关系的演化,我们不难看出,美苏关系的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苏联对国、共两党态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生自杀预防干预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艰难走过独木桥而进入象牙塔的高校学生们应该过着快乐的生活,而高等学府里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使一些尚未绽放的生命匆匆宣告终结,心痛之余更令人深思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生理疾患以及媒体诱导和周边生活环境的影响等,都是导致学生自杀的原因。大学生自杀事件,对大学校园的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高校危机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危机处理应该遵守的原则及预防的措施,并从加强危机教育、完善组织领导、构建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强调看待生命与事件的积极面,并让来访者发现生命及事件中的各种可能性,是一种给予希望的会谈方式。在面对各种心理危机的谈话过程中,较"原因"、"问题"导向的谈话模式,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更能给予干预对象希望与力量,在实践中有较好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冷战的一次极限,双方处于世界热核战争的边缘,危机一触即发.然而,凭借着双方领导人的冷静与克制,这次危机得以和平的解决.整个危机是一个冲突、克制与妥协的过程,这是古巴导弹危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最后,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和伊尔-28轰炸机,美国也有条件的保证不入侵古巴.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文)中要求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是"对校园危机事件进行初步处理,稳定局面控制事态发展,及时掌握危机事件信息并按程序上报,参与危机事件后期应对及总结研究分析"。以个案的形式,结合实际工作中一次毕业生宿舍整体搬迁,剖析案例的复杂情况,阐述辅导员工作思路和处理办法,重点运用"分步走和分类处理"的工作方法并从中得到启示,为高校危机事件类案例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1927年冬,苏联爆发了一场“粮食危机”,最终导致了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大转变”,并触发了革命后第三次,也是对苏联未来政治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次党内斗争。对这次危机,苏联党内各派各有解释,反映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的重大分歧。这场争论尽管最后以行政手段结束,但正如斯大林在一年半后所言:对这次粮食危  相似文献   

16.
巴托克是20世纪匈牙利钢琴家、民俗音乐家、成就最为突出的匈牙利民族主义作曲家,其一生的创作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以巴托克著名的钢琴作品集《小宇宙》为分析对象,对巴托克使用民间音乐中的复杂的节拍节奏、运用民间音乐曲调进行旋律写作和对钢琴演奏技术训练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心理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甚至危及到生命.本文主要讨论了当前社会出现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的特征,即普遍性、复杂性和时代性;探索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干预机制的建立,分为危机前,危机临发时和危机后,为青少年心理危机应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已十余年,美国文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持续关注,并诞生了许多与之关联的文学作品。2011年美国作家艾米·沃尔德曼发表了她的小说处女作《屈服》。作为一部与"9·11事件"密切相关联的文学作品,《屈服》关注的是该事件对整个美国社会以及美国民众的改变。作者通过自己独特的新闻视角,准确而又深刻地为读者呈现出了"9·11事件"之后美国社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活跃于20世纪西方史坛的法国年鉴学派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二战后,年鉴学派历史学在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匈牙利得到积极回应.两国自身的史学发展状况、意识形态背景共同营造了宜于接受年鉴学派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品牌学与公共关系学的理论视角,梳理影响品牌危机传播效果的传播因素、品牌因素及受众因素,并根据这三条影响路径建构品牌危机传播效果的影响机制模型.该模型假设修辞适当性、资讯影响力、媒体公信力与发言人可信度四个传播层面的因素,与品牌声誉、品牌责任归因两个品牌层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危机事件说服力.危机事件说服力受到消费者卷入度、消费者已有知识以及品牌忠诚度等调节变量的作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与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