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健康素质训练对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方法:在团体心理健康素质训练前、后对302名高职新生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结果:在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团体训练后新生在适应、人际、自我、应付方式等因素上和总体上的得分显著的提高了.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团体训练后被试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和总分上的得分显著的降低了.结论:对高职新生进行的团体心理健康素质训练可以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而提高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根据拓展训练的特性,以体育教学为载体设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拓展训练教学干预方案,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具有积极的健康促进效益;实验组学生拓展训练教学后SCL-90各因子均比教学干预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6个维度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P0.01);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育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健  刘烨 《华章》2013,(12)
目的:刍议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使用“交朋友小组”的方式,对42名大学生进行历时5周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训练.结果:42名大学生在进行人际关系训练之后,大学生的责任心、乐观心态、口头交流、拒绝能力以及说服能力等方面都比训练之前明显提升;而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症状都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研究显示:高职高专教师SCL-90的测试结果,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外,高职高专教师的测试分值都高于SCL-90全国常模(成人),但未达显著水平;高职高专教师显示出中等稍微偏向外向型性格,情绪中等程度稳定的人格特点;校龄在5年内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年限较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特点也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体育舞蹈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机抽取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6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20周的体育舞蹈锻炼,对其锻炼前后进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体育舞蹈锻炼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且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焦虑”等项因子的健康水平异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人际关系团体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索人际关系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为高校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设计和实施人际关系团体训练,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利用团体游戏、小组分享、角色扮演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自我成长,进而对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基层武警战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建构武警战士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CSQ、EPQ、PEI、SSRS、SCL-90对湖南省150名基层武警战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自我评价水平的武警战士除在积极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外,在人格、自我评价、消极应对方式及SCL-90总分上均有显著差异;2)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SCL-90总分有显著相关,人格、自我评价、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之间显著相关,但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之间无显著相关。3)社会支持通过人格、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人格与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主效应显著。结论:社会支持对自我评价、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陕西3所新建本科院校的50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本科生优于专科生。差异显著.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等(检出率1.98%11.11%);心理问题发生率(21.63%)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文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提供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9.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生源地、家庭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问题突出;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比男生突出。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学生除了敌对,其他因子均差异非常显著;家庭不和谐学生心理问题比家庭和谐学生严重。应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应用SCL-90进行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量,干预措施为五天的拓展训练活动.结果:经过拓展训练干预后,实验组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降低显著,与干预前差距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塌糊涂BBS曾经是面向高校学生和公众的网络交流平台,其中,“缘分的天空”版对高校学生交友具有相当影响力。本研究通过对一塌糊涂“缘分的天空”版热贴的个案研究,发现(一)网络交友的四部曲:发贴,跟贴,邮件或QQ私聊,见面,是“使用与满足”的典型;(二)征友热贴发生衰变的原因:网络作为工具,完成“全面撒网”的任务后,网络传播向人际传播转变;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和技术局限性;(三)女性在网络交友中的特殊心理;(四)征友热贴具有群体传播的特点,能构成信息压力,趋同心理,内容同质。  相似文献   

12.
针对《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思维训练和工作技能养成,以合格技能养成、应变机制培养、健康心态塑造为目标,突出校本针对性、整合实用性、多方互动性及情境趋味性。以追求模块化、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为重点,辅以考评机制、反馈机制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04年对本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有近20%的学生感到苦恼;(2)学生心理困扰主要集中于个人发展因素和现实生活因素两大方面;(3)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4)学生应对生活中挑战与挫折时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5)多数学生能从周围的朋友、亲人或老师那里获得足够的心理支持;(6)学生人格因素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7)从心理支持、应对方式、人格因素三大方面可以很好地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议:(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的宣传与教育;(2)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3)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的心理学知识培训;(4)加强对学生人格的教育;(5)营造良好校园人际心理氛围;(6)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纳入心理教育主题;(7)将“心理咨询中心”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这种教育极大地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要求。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是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通过对2726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本专科学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异,男女生之间有显著差异,城乡学生之间有极显著差异的结论;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体育兴趣与大学生身心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兴趣对大学生认识和参加体育锻炼乃至一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本文从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出发,从体育兴趣的内涵、大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体育兴趣对大学生的作用和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发展变革,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加之他们也处在身心亢奋,思想转型的年龄,存在环境、学业、能力、角色、就业等的困惑,挫折与适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探究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培养,高校要努力改进思想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根据“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论述心智技能在学生能力结构中的关键性作用,提出职业技术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心智技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创造性应用能力,同时阐述如何用“启发性”教学来实践这一理念。章认为,智力技能作为心智活动方式,对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从而也更好的习得和 灵活运用运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本位”通过“启发性”去实现。但“启发性”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维活动,提高心智技能,从而培养能力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对身心的健康效应早已成为当今健康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热门话题。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结合高职学生的锻炼特征,探讨体育锻炼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结合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进而构建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锻炼+健康"平台。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技能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根据心理过程的定义,提出了大学生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并且针对大学生如何开展自主训练提出实施建议,以期求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