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素质培养与教育文化氛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发展创新教育”是一个最响亮的口号。过去“满堂灌”的教师们现在却在总结着创新教育经验;黑板上条分缕析地陈列着“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学生们也从“创新课”上了解到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步骤:“创造性”或“创造力”的发展被列入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历来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对全民族和全体人民来说,首先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世界上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很重视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由于人们世世代代都是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生存和发展,在自己的祖国的保护和哺育下,使用着祖国的语言、文字,开发着祖国的物质资源,继承着祖国的文化传统,每个人的命运都和他们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教育目的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伟大的教育家,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外历史上先进的教育学论,从中国国情出发,创立崭新的符合中国国情对各类教育都有适用的教育理论,并身体力行地执着于教育前沿的实践和探索,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培养有高尚人格的“有农夫的身手、科学家的头脑、改进社会的精神”的人的教育理想,创造着一种“以民族的生命为生命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大众教育”、“困难教育”、“战时教育”等教育理念,也就是为了用最优质最适合的教育培养强健和优秀的国民.勇敢和智慧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信息高速公路将给教育带来什么蒋笃运,赵桂英近两年来,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极快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成为世纪之交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也必将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是指以最...  相似文献   

5.
享受教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春蚕”、“蜡烛”等词汇比喻教师,用以说明教师这种职业具有的奉献精神。但是。如果只是牺牲,不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如果没有一种个性化的、幸福的人性和精神状态,教师何以能不断地照亮学生?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一下思路,认识到校园生活本身也是在享受生活。我们付出着,其实也收获着。我们体验着攀登的累,是为了领略旅途中一步一景的美啊!  相似文献   

6.
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文化教育观念更新必须跟上经济观念更新的步伐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人类正在经历着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对这种变革反应最敏感的是世界的金融领域和经济领域,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关于“新经济”的大讨论,已经开始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经济观念,并影响和改变着经济活动中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生活。我国在加入“WTO”这一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杠杆推动下,在众多“股民”直接经济利益这一微观经济杠杆的驱使下,对这场“新经济”的大讨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参与!这显然是中国迎接21世纪“新经济”挑战的有力…  相似文献   

7.
一、“双动”教育模式的内涵“双动”教育模式中的“双动”,就是让学生生动、主动地学,让教师主动、生动地教。“双动”模式,把握着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把握着这两个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最优良状态:生动性和主动性。我们把握着这两大关键环节,让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得更充分,让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更强烈。在“双动”教育模式下,师生双边的生动主动的活动,造成了一种比以往丰富得多、频率变换大得多的教育信息流,这样促成了我校在管理方面的变革因素———应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学校,用系统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许恺盈 《广东教育》2010,(7):111-111
在教育发展初期,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那时候,出版业和网络技术并未发达,老师大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为了让学生更方便地接触老师、获取知识,学校便应运而生了。但一些社会价值观却与学校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例如在美国,尖子生通常会迫于同学的压力而变得平庸,因为在群体中,“大多数”永远是“对”的,尖子生往往会收敛锋芒,循规蹈矩,以免被边缘化。当这种现象一代接一代地循环发生,“大多数”的水平便逐渐降低了。年轻人的从众心理不但影响着当今教育,而且还影响着整个社会。在发达国家,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而后又顺理成章地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容易缺乏学习积极性,有的道德操守逐渐败坏。在校学生滥性、吸毒、酗酒问题日益严重,学校风气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2007,(4):20-20
中国,高鸣着“和谐”的笛声,驶入了2007年。在盘点2006年的教育事业时,新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成为引人注目的里程碑。要真正实现教育和谐,“公平”无疑是最耀眼的关键词。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们用“喜忧参半”来评价2006年的教育,并不无忧虑地预言:教育仍无法绝对公平(1月3日《中国经济时报》)。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目的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已全面铺开。在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广泛实施过程中,有人发现,“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在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农村教育的发展置于边缘性的地位”。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师资问题,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孔波  韩佩明 《贵州教育》2010,(23):25-26
我们每天都给孩子们精心准备着一堂堂自以为“生动”的课,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一个个道理,孩于们点滴进步都会使我们异常兴奋,我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突然有一天,沉下心来想想才发现,天真幼稚的孩子在接受着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相似文献   

12.
戴燕 《天津教育》2005,(12):21-21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最敬爱的人。一个学生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送给教师,教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珍藏着这份礼物。”可是几天以后,这个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自己送给教师的贺卡。他气愤地对家长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  相似文献   

13.
教育终极关怀自身存在着种种的局限,它不可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于现实教育,理性地重新定位教育终极关怀,寻求中国教育现代化自己的路径,以确保教育健康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极关怀”和最大关怀。  相似文献   

14.
教育终极关怀自身存在着种种的局限,它不可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于现实教育,理性地重新定位教育终极关怀,寻求中国教育现代化自己的路径,以确保教育健康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极关怀”和最大关怀。  相似文献   

15.
高启福 《甘肃教育》2007,(12X):18-18
几十年的教育生涯,数十载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感到任重而道远。教育是一门博大而精深的艺术,也是一种大智慧。我天天阅读着孩子,强烈地感受到我是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在欣赏和阅读着人类最伟大的生命杰作——学生。因此,我想教师的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就是一种智慧的心灵启迪。多年的经验和体会告诉我,可以用“四用”来概括我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1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力较强、身心健康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教育的高端发展。然而,当下的中国教师却承担着种种沉重负担,忍受着种种巨大压力,遭受着种种严重“病痛”,步履维艰地爬行着,艰难痛苦地支撑着,真可谓是“累并快乐着”、“烦并坚持着”、“痛并幸福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什么会“累”、“烦”、“痛”?“累”、“烦”、“痛”在何处?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文章中更多地使用“教育研究”一词,而避免使用“科学研究”或“教育科学研究”,这并非是疏忽或语言应用的个人风格,而更多地可以看作我对教育研究的一种观念。因为,在哲学范畴内,科学与人文是可以也是应该和谐地统一着的,而在实践的研究领域,科学和人文又在观念中被井然区分。为了避免误解和争论,教育研究不要用“科学”来为“研究”做定语。其实我们不妨将科学研究分解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研究”和“用科学态度进行的研究”,这样,就会淡化诸如“教育研究是否是一种科学研究”的争论了,因为,用科学态度进行的研究不也是…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母亲对我讲:“有一次,日本鬼子来了,我慌慌忙忙,一边夹着一个包,一边夹着你,跑啊,跑啊,不顾一切地跑,日本鬼子从后面一枪打来,打掉了一边。跑到一个弯,藏下来,才来得及看看打掉了的是包还是你,结果打掉的是那个包。”她讲过三次,每次就讲到“打掉的是那个包”为止,每次都近乎是自言自语。就这个故事,伴随着我一生;就这个故事,让我永远把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的民族连在一起,祖国的独立、繁荣与强大成为我不竭的生命源泉。我的文盲的母亲不知爱国主义这个词,也根本未想到是在对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是,那是最有力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已成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使用网络的人群中,处在20岁左右的大学生,无疑是最积极,最活跃,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网络影响的一个特殊人群。大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大学期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还处在形成阶段。如何有效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建设大学生健康良好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起到积极地,导向性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很有意义和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包含着多方面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内容。本文试将其概括为:突出一个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抓住两个重要环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和“培育‘四有’新人”、强调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就这几个方面谈谈邓小平教育思想中所包含着的深刻的注重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其对新时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