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在我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探究新市民信息能力对城市融入的影响作用,分析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改进新市民城市融入过程中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信息能力过程结构理论、社会融入理论、信息分化理论等为基础,并结合新市民信息行为过程特点,构建出新市民信息能力与城市融入结构方程模型和测量模型。以广东省珠三角9个城市作为调研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对新市民信息能力与城市融入测量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新市民信息能力水平与其城市融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提升新市民信息能力水平能有效促进新市民城市融入。新市民信息能力对城市融入影响依次为信息运用能力、信息吸收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定位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能力影响新市民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文化融入、经济融入、地域融入和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2.
黄琳 《传媒》2015,(9):54-56
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兹曾指出:“21世纪初影响世界、改变世界格局的两件大事,一个是美国的科技革命,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2014年3月16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按照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未来20年,每年将有1000万~ 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6年内将有1亿人成为新市民,由此将带来城乡资源流动、人口迁徙、阶层分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范周 《现代传播》2013,35(8):55-58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线性的"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多元的"文化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存留和文化历史的延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文化是灵魂,文化产业是驱动力。发展以人为第一资源、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以市场经济为市场手段的文化产业,建设新兴业态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特色乡镇,塑造以城市群为单位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市民,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市民"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诞生的一个新群体,他们的城市融入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分析了新市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提出以促进新市民融入为目标的图书馆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农转城新市民信息素养和城市社会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新市民信息素养各指标与其城市社会融合度指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然后利用社会调查获得的样本数据训练该映射神经网络,由获得的网络连接权值矩阵和阈值矩阵来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该网络可深入地分析新市民的信息素养与其城市社会融合的动力关系以及新市民快速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要信息素养障碍。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复旦大学童兵教授认为:"在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小城镇、中小城市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国实施城镇化的重点,这是一切新闻媒体尤其是涉农媒体必须面对的潮流"。然而,我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长期存在着涉农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的矛盾,这已成为农民致富和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金震茅 《声屏世界》2006,(12):14-15
江苏南部(苏南)作为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崛起了世界第六大现代城市群,被称之为中国经济的“引擎”。当前“苏南”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高潮阶段和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涌入“,苏南”城市“新市民”数量急剧增加,对“苏南”经济、文化、思想、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广播对大量涌现的“新市民”受众产生何种影响“,新市民”受众对广播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广播应当如何适应这些需求?“新市民”受众的崛起与广播的机遇乡镇变城市,农民变市民,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不断加入“苏南”城市。作为我国经济最具…  相似文献   

8.
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穿上防护服,成为守卫这个城市"大白"中的一员. 2021年12月29日清晨,在细柳街道办负责人的帮助下,我联系上了社区负责人,并进行了报到.通过街道办相关人员了解到紫薇田园都市E区属于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的政策.全小区30栋楼,70个单元,居住人口4216人.  相似文献   

9.
张鹏 《新闻世界》2011,(12):181-182
通过运用再现理论对《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的历时研究发现,媒体建构的农民工群体正在蜕去早期的形象,经历着从都市“边缘人”到成长中的“新市民”的时代嬗变。这对于正确认识真实的农民工群体,正确认识城市化过程中的表象及背后的社会心理变迁,揭示大众传媒助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凌飞 《新闻界》2008,(2):45-46
周边农村人口和外来务工者的涌入,使东部城市媒体目标受众的构成越来越多元化。东部地方性城市大众所处的不再是由市区传播点所简单覆盖的信息传播环境,而是处在由无数扩大化的城市与乡村信息源相互影响、挤压、交叉形成的扩散信息细流之中。东部地方性报纸媒体新闻传播的乡村化,使"城市信息富人"与"乡村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信息沟"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1.
新生改版     
《中国记者》2014,(1):113
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城市报》获准创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批准,以服务于国家城镇化战略和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专业媒体《中国城市报》创办。《中国城市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将按照中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2,(7):177-178
2012年互联网媒体环境,随着网络媒体碎片化进一步升级,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人皆媒体"成为当前媒体环境的最大特点。企业广告宣传面对如此的环境,将何去何从?一方面媒体社会化使得我们能有更多机会帮助企业和品牌完成更高质量的整合传播;同时,由于"人人皆媒体"使得我们也面临着另一种"风险",那就是"口碑危机"。如何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同时又规避"危机",是摆在我们每个企业和品牌面前的棘手问题。昌荣互动学院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专家邵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农村科普类期刊,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十多年的时间里,也曾经历过它的黄金时期。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阅读人口更多地向城市转移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纸质媒体的冲击,加上我国期刊市场竞争态势的日益加剧,使得众多的中小型期刊尤其是原来就订数不多的农村科普类期刊生存艰难,有的呼吁各部门的领导能像当前大力扶持"三农"一样,扶持一下这些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组成部分的农村科普类期刊;  相似文献   

14.
洪磊 《中国广播》2014,(11):80-82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地方城市广电媒体如何在当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媒体人新的议题。本文结合地方广电媒体的实践经验,就广电节目如何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宣传和政策解读,如何用典型报道与舆论监督来纠偏导正、防止城镇化建设出现重大偏差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失地农民因农地被征用而实现了户籍上的"农转非",向市民化角色转变。媒体能否站在公正的立场展现真实、多元的失地农民问题,关系到新市民的自我认同与城市社会对其的认同。以《人民日报》2000年至2017年间的失地农民报道为样本来研究,发现报道呈现出三项偏差:失地农民"主角配角化";农民"市民化"内涵有失简单;过多的"妥善安置"报道存在片面性。同时对这三类偏差可能引起的社会文化后果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邓菁 《新闻前哨》2020,(2):70-71
当前,发展融媒体是城市广播电视台的重要工作。媒体融合要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内容产品","扬优"是融媒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会城市广播电视台在发展融媒体的道路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观念转变、队伍建设、战略思维上还有待完善和提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第一,宏阔的观察视野.目前,农村学校出现学生外流、教师不稳、阵地失守几大困局,农村学校呈现整体性萧条.面对这一情势,教育界反映强烈,态度悲观,疑惑、焦虑,成为一种普遍情绪.人们往往把农村学校的迅速萎缩与农村撤点并校布局调整解读为一种因果关系,把农村学校衰落的"罪责"落到城镇化头上.本书作者则是把农村教育的种种变局置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观察和考量,认为,农村之所以撤点并校,是因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量减少;农村学校学生的减少与城镇学校学生的增加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种此消彼长格局的形成,完全是城镇化推动的结果.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土地城镇化—劳动力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三个阶段. "民工流"之后必然出现"学生流",学生进城,让"留守儿童"与在城镇务工的父母团聚,消除"半城镇化"给儿童教育带来的种种后遗症,既顺乎民意,合乎人性,也为"人的城镇化"的真正实现铺平了道路.说到底,是城镇化的提速,深刻地改变着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的城乡社会结构及人口分布格局.正如城市的迅速繁荣与农村的日渐衰落同时发生一样,农村学校的萎缩与城市学校的火爆同样属于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校随人走,学生进城,学校也进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是可喜,不是可忧;是好事,不是坏事.因为,乡下孩子进城读书,分享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接受比乡下学校更满意的教育,毕竟是许多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期盼.目前的变化恰恰为这一愿望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翟慧慧 《传媒》2021,(10):52-54
全媒体时代,传媒教育行业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改革,这对播音主持人的培养方式和路径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新时代适应融媒体发展的新型主持人,是当前各大高校播音教学系研究的重点.2019年,号称"神仙打架,全程高能"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不仅收视率颇高,还引发全网热议,连上微博热搜榜.该节目节奏明快、内容饱满、气质阳光,牢牢锁住了大众的注意力.众多"宝藏"选手连连PK,既让观众看到了中国播音主持的未来,也引发了人们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优秀播音主持人的思考.本文基于媒体快速发展视角,分析播音主持人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中的困境,以及需要提高的专业素养和"跨界"能力,进一步探究新时代播音主持人的培养策略,期望能帮助年轻的播音主持人更好地成长,推动整个播音主持行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讯     
百万人口安全饮用水计划启动11月11日,"母亲水窖安全饮水工程——城市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秦国英说,这一计划将用5年时间,帮助近百万城市和农村人口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的话:众筹网最近上线的国内首个"新闻众筹"平台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平台建立的目的是希望帮助有梦想的媒体人筹措经费,报道他们想探索的选题,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一些独特视角。对此,同仁反应不一。不少媒体人感到了新闻业创新的希望,认为在自媒体兴起的今天,新闻众筹能为那些有追求有想法的自媒体人提供一个很好的资金渠道。但也有不少媒体人担忧,"众筹新闻"会和"有偿新闻"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