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三届国务院总理充分肯定《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在晚上黄金时间开播,到现在已经10年了。10年来,三届国务院总理李鹏、朱基、温家宝都给予《焦点访谈》栏目以高度评价。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看了《焦点访谈》演播  相似文献   

2.
关注中国电视的人可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事实:自从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开播后,原本并不为人们特别关注的舆论监督问题一下子变得引人注目起来。《焦点访谈》节目不仅在老百姓中反响强烈,而且还引起了两位国务院总理的注意。1997年12月29日,李鹏同志来到《焦点访谈》节目组,为栏目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1998年10月7日,朱鎔基视察中央电视台,又赠给《焦点访谈》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3.
一、以电视的访谈类节目的火爆为标志,舆论监督开始成为新闻界的一种行动自觉,使一度陷于停滞的新闻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无论是中国电视史,还是中国新闻史,乃至中国的当代史,都会饶有兴味地记录这样两件事:1997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来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组,欣然提笔写下几个大字:“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1998年10月7日,朱溶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赠给《焦点访谈》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两位国务院总理为同一个电视栏目题…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8年,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是年8月,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为《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写下了几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总理对媒介舆论监督的鼓励在新闻界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此后,新闻揭露贪污腐败等现象的批评力度又有所增大。同时,许多报纸借助对《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及其他新闻评论类电视节目的文字报道,既扩大了电视的影响,又增加了报纸的号召力,这种现象被称为媒介的“新闻联动”。尽管《焦点访谈》类栏目涉及的话题范围较广,但它最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1998年10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中央电视台,对《焦点访谈》节目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意见.他认为这个节目没有看到很大的缺点,但是,只有一次报道,反映天津两家企业打官司,主持人好像是个裁判员,事先判定其中一李企业是不对的.他认为很多事物错综复杂,作结论的时候要小心,要对它的渊源、历史纠葛和目前的状况等作全面了解,最好是请熟悉情况,又比较负责的同志出来作结论、当裁判.节目主持人不要当裁判,因为那样很难服人.朱镕基总理出版的新作,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焦点访谈》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纪事 10月6日,中央新闻单位抗洪抢险宣传报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33个先进集体和10名先进个人受到隆重表彰。丁关根出席大会并讲话。 10月7日,中国记协举行首都新闻界座谈会,深入总结交流新闻界在抗洪救灾宣传报道中的经验。 10月7日,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与台领导和《焦点访谈》节目的编辑记者座谈并赠语:“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借鉴,改革尖兵。” 10月9日,中国电视事业暨中央电视台诞生40周  相似文献   

7.
刘南勇 《新闻窗》2009,(5):90-90
在中央电视台纪念品牌栏目《焦点访谈》开播10周年的时候,温家宝总理致信焦点访谈,并就新闻媒体的责任。温总理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对人民爱得深才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既源于对人民的爱,又源于对群众的真诚。  相似文献   

8.
1997年12月29日,李鹏同志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来到《焦点访谈》节目组,他笑着说,我每天看《焦点访谈》,大家都爱看这个节目。临走时,李鹏同志写下这样几个字:“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其实,不光李鹏同志,朱镕基同志也爱看《焦点访谈》。他曾说,《焦点访谈》非常好,我天天看,不看是例外。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同志视察《焦点访谈》时送了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舆论监督,确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作。在这里,我们不妨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其一、…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为民鼓与呼,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够威够力,深受上至朱镕基总理下至平民百姓的好评。当然,它也因“挖”了少数人的“祖坟”而遭恼恨。那些被“访谈”过的官员们都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心,愿:取消《焦点访谈》。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舆论监督传媒之一且有“尚方宝剑”支持的《焦点访谈》进行新闻批评都遭干扰,可知其他媒体的舆论监督就更步履维艰了。被批评者百般阻挠“曝光”,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地方保护意识作祟,生怕丢丑露乖,尤其是那些钟情于一俊遮百丑、报喜不报忧的官们唯恐图此有损形象,有…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0月7日,新华社发出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并与《焦点访谈》编辑记者座谈的消息。全国众多报纸于10月8日和10月19日作了全文转发或摘要转发。作者翻阅的引家报纸中,全文转发或摘要转发者49家,发标题新闻1家,安排在头版的有36家,占73.5%。分类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并与《焦点访谈》编辑记者座谈的消息,中心话题是舆论监督。全文转发或摘要转发消息的报纸,各自制作标题。现就主标题作个大体分类。所谓大体,意指基本相似。1、《朱镕基寄语新闻工作者》──《新华每日电讯》报。2、《我也属于你…  相似文献   

11.
“说情”辨     
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考察中央电视台,在座谈会上,要求每个发言人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提一个建议,或者反映一个问题,《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发言说:“《焦点访谈》1998年舆论监督的内容在全年节目中所占的比例是47%,到了2002年降为17%。这其中一个原因是舆论监督的环境在变化。虽然舆论监督的力量在加大,但干扰也在增强。现在,舆论监督类的节目无一不遭遇说情……”(9月1日《中国电视报·我对温总理说》)。敬女士这番话,锦心绣口,谈言微中,不愧央视主持人中大姐大,尤其用三四年间,央视舆论监督的内容从47%下滑到17%的数字说话,正所谓“如以石…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舆论监督不仅能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难题,而且还是新闻媒体增强自身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各个新闻媒体都在抽调精兵强将,加强舆论监督工作,以舆论监督而闻名全国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栏目,得到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赞赏和鼓励,并亲笔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央视《焦点访谈》节目风生水起,势如破竹,挟风雨裹雷霆,掷投枪抡棍棒,曝丑恶之内幕,揭贪官之老底,使狗苟蝇营之辈闻风丧胆,令心忧天下之士拍手称快,被前国务院总理朱基同志誉为“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然而,现在的《焦点访谈》却渐渐变味了,不仅“镜鉴”模糊了,“尖兵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赠给《焦点访谈》编辑记者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专家评论说,这四句话16个字,“为我国舆论监督事业今后发展的主体、对象和方向做出了中央政府方面最为明确和具有突破意义的表态。”电视作为当代影响力最大、渗透力最强的新闻媒体,做好舆论监督是电视从业者的一项责任重大、无可  相似文献   

15.
伯扬 《视听界》2000,(1):8-10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又是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对新闻媒体关注的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为《焦点访谈》写了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充分肯定《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作用。人民群众对舆论监督可谓是情有独钟,备加赞赏。全国新闻媒体受众调查的有关资料记载,在受众感兴趣的题材一项调查中显示,85.1%的被调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行使舆论监督权力颇有力度的栏目,因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但“焦点访谈”没有满足已经占有的天时地利,在运作过程中,一方面在题材、主题和思想内涵上,一方面在表现形式、技巧、风格、语言上,力求有所拓展、有所创新,追求更加丰富与完美。1999年10月15日的《光明留人间》是“焦点访谈”另一种风格的展现,其特点是基调柔情、温暖,具有人情味;舒缓、流畅,却不怒而威,对人们的传统观念产生震撼。 《光明留人间》虽然仍由以严谨冷峻风格见长的荧屏“黑脸”方宏进主持,却在提纲挈领的开场  相似文献   

17.
一个电视栏目,三任总理来视察、座谈、题词,我不知道在国际上有没有先例,但我知道,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恰巧,我都在. 李总理来了 李鹏总理来的那天是1997年12月29日,快过年了,气氛挺喜庆的.那时,《焦点访谈》的人都很年轻,意气风发.我们几个主持人、记者奉命等候在《焦点访谈》的演播室.领导们早就到了,当时的台长是杨伟光,《焦点访谈》总制片人是孙玉胜.玉胜一如平常,在不显眼的地方站着,也许他心里此时正在回想节目开办三年半的历程,掂量今日《焦点访谈》的分量.  相似文献   

18.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这一点已经世有公认。这个栏目从1994年4月1日正式开播至今8年半,它的成功实践可以给新闻界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从媒体上得知《<焦点访谈>红皮书》出版发行的消息,我就赶紧去买了一本,而且很有兴味地把它通读了一遍。 收获,确乎不少。这一方面与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焦点访谈”这个专栏节目,且不断从中得到启示有关,同时与我自己在主笔着《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可以搞“对口学习”,读起来更感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批准11月8日为“记者节”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每年的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 据介绍, 1949年12月 23日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但因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没有再过记者节。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朱总理签发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 1937年11月 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沪成立…  相似文献   

20.
牛人 《新闻导刊》2004,(2):51-51,44
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质量报告》和《共同关注》等栏目的节目。因为它们敢于伸张正义,敢于抨击假恶丑。敢于如电视连续剧《水浒》中所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据说,它们“吼”过之后,“事主”所在的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都立即予以依法查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