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文化,可以从汉字的形、音、意入手解读。汉字是形、音、意一体的文字,望字知意是汉字显著的特征之一。为了研究叙述的方便,本文选取汉字构形学的视角切入,列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字、词,通过分析这些字、词的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对汉字文化内涵作通俗的阐述。先说说"教育"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使用时不能同音替代,汉字中音同而形、义不同的字特别多,掌握了411个音节,可以读出成千上万的汉字,但成千上万的汉字各有不同的形和义。学生之所以会读错字、写错字、用错字,关键是没有分清同音字、多音字,没有辨清字形、字义。所以教师要把生字教学的重点放在读准字音、分清字形、了解字义上,  相似文献   

3.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言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意义,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方块图形.学生掌握汉字,不仅要分别识记音、形、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在低年级就能闯过识字类,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在教学中,在我们认识的汉字中有很多字音相同,字形相同的字,还有难记的.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进一步掌握汉字变化的规律音、形、义,使学生在造句、作文中尽量少写或不写错字.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教儿童识字,要遵循音、形、义结合的原则,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连.我们应该从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来谈低年级汉字教学,此文就重点阐述字形教学. 小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形、音、义时,掌握字形是最难的.这既与汉字本身的特征有关,也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绍平 《考试》2010,(9):9-11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音、形、义是汉字的三要素,每个汉字一般都有它特定的读音、形体和意义。两个或几个字相近,会涉及到音、形、义的一项或几项,不仔细分辨它们的不同之处,就会张冠李戴,把甲字误写成乙字。  相似文献   

6.
对6763个现行汉字作系统性,择取了802个形近字(含偏旁)。从多个角度对形近字作出分析。从历时与共时两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在汉字使用上的致误原因;归纳形近字的特点及其类型。加强对其形近字的字形研究,具有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行汉字形近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763个现行汉字全作面统计,从历时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在汉字使用方面的致误原因,从共时角度归纳形近字的特点及其类型。其特点可概括为:轮廓相似,大同小异。从汉字的轮廓结构,笔画几个方面将形近汉字归纳为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一、偏旁溯源,系统识字1.理解偏旁形音义小学阶段的识字目标为3000个汉字,这些汉字包含着200多个偏旁。这些偏旁中有的形音义一致,如氵、艹、口、土、扌,但绝大多数偏旁的形音义是不统一的,如阝、页、厂、彳。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偏旁的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世界文字体系中唯一一种形、音、义一体的特殊文字.它作为记录汉语的工具,对研究汉语自然具有特殊意义.我国古代的汉字研究成果异常丰富,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分别从汉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的.这些研究表面上看是汉字研究,实质上是通过汉字的研究对汉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汉字的作用是把音、义结合的语言记录下来,因此,汉字的栽体是它的形,汉字的内涵是它的音和义。汉字把有声语言的听觉信息转换为汉字符号的视觉信息,这些符号所负载的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单位。形是字的本身,字音和字义是字所记录语言的声音和内容。认识、研究汉字,实质就是认识、研究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形音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谈“0”和“零”这两个常用汉字的异同,从而回答“0”=“零”与“零”≠“0”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来,汉字偏旁部首一直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两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自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汉字部首表》规定主部首201个,附形部首99个,《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则给出了20902个汉字的部首归部表。摘自《北京日报》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多笔划组合的方块形体、声韵调合一的音节结构、六书取义的表意语素,是汉字形、音、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点。汉字是汉语书面语的载体,汉字的特点孕育并造就了汉语书面语中的形式丰富、韵味独特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创设情境,唤起情感,激发学习汉字兴趣;感受汉字的"形"美,体验汉字的魅力;编童谣区分形近、同音的汉字;处处是认识汉字之处,时时是认识汉字之时。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字学中,训释字义主要有"形训"、"声训"和"义训"三种方式。这三种释义方法,亦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汉字教学。本文以对外汉字教学中《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汉字教学为例,拟从形近、音近和义近三个角度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是小学生识字的三个关键之所在。引导学生从汉字的读音、书写(字形)、字义做起,认识到学习汉字的意义,帮助学生突破识字关。  相似文献   

16.
刘靖文 《现代语文》2009,(7):146-149
汉字由隶书到楷书的发展演变过程称为"楷化".楷化是汉字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楷化,才有了现在使用的规范汉字.楷化跨越了从东汉到隋唐数百年的时间,经历了萌芽、形成、完善三个阶段,呈现出字体多样和一字多形的特点.楷化阶段汉字表现出的这两个特点,是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共同促成的.  相似文献   

17.
邓卫新  安志烁 《现代语文》2006,(11):109-110
一、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 1.汉字形、音、义的系统性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要全面、细致地研究汉语,就要从汉字入手,分析汉字的构成规律.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形、音、义统为一体的文字。虽然历经字体演变、字形简化和整理,但其中许多字仍有因形表义、因义得音的规律可循。如果,运用这些规律教学汉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现代常用汉字表》规定的字,浅谈以下几个可参酌运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楹联是应汉字外形的齐整和内在的节奏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楹联中运用汉字的修辞,包含了符合汉字六书和脱离六书的汉字字形修辞,详细分析了楹联中拆字、并字、损形、增形、联边等常见的修辞手段,并总结了字形修辞在楹联中的主要功用。  相似文献   

20.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优缺点共生。以形示意是汉字致命的弱点。直觉型思维模式论有一定局限性。以形示意和见形知义之间有较大差距,强调见形知义会产生不良的认知导向。汉字由形意密合结构模式走向形音密合结沟模式。汉字文化和汉字工具是汉字具有的两种属性,彼此相互依存。汉字工具性质是汉字文化延续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