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健  刘艳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7):250-251
在论述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EA技术并结合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广东省50所有代表性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的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的效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育华  杨顺元 《情报杂志》2007,26(9):129-131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服务中心,研究高校图书馆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用超效率评价方法对12家同等规模高校的图书馆进行了效率评价,分析了不同高校图书馆的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3.
知识共享效率评价是虚拟科研团队成员对团队科研工作贡献大小的衡量,是提升团队运作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构建了虚拟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指标值难于量化的特点,利用模糊TOPSIS法对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工业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是土地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嘉鱼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影响工业用地效率的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如何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各地区R&D投入持续增加,在R&D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对R&D绩效进行综合比较和正确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中国30个地区2009年不同投入产出组合的效率值,形成效率组合,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同区域的R&D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技术创新过程的线性模型,构造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模型,并运用DEA方法对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研究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各省(市、区)两阶段效率的矩阵分布图,利用矩阵图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通过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政务微博的运营和管理。【方法/过程】应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投入和产生指标进行分析,应用DEA模型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政务微博进行分类,从而对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指标进行归纳。【结果/结论】政务微博规模效率表现较差的原因是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率表现不佳;政务微博信息传递规模效率较低的原因是粉丝数和关注数不足;最后基于投影分析,提出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效率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
从相对量(平均)角度研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区域自主创新效率。为了把握区域自主创新效率的总体情况及发展变化趋势,需要进行动态评价。将二维数据加入时序数据扩展为三维数据,提出基于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利用基于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域自主创新效率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各地区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排名变化较大,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比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强并且稳定。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即DEA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15个具体行业在2004—2007年期间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在对各行业的效率进行纵、横向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所在,从而提出改进和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26省市自治区的动漫产业投入产出数据进行DEA(数据包络分析)效率评价,运用BCC模型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进行DEA效率评价,并获得与投入产出聚类的对应关系,利用TOBIT模型对全国及东、中、西部省域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了动漫产业研发力度、政府扶持力度、从业人员素质和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对动漫产业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2000-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DEA的Malmquist模型对我国28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总体趋势进行纵向评价,利用超效率模型对我国3个典型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横向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绿色经济新形态的视角出发,综合选取合理的绿色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以“一带一路”重点省份2006-2016年的数据为依据,利用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绿色经济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据此对各省份及区域整体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并利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识别,研究表明:西部和东北部分省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其它省份,但区域间差距在缩小,城市化率等指标对效率值存在不同方向的影响。最后提出区域发展和提高绿色经济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的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EA方法,对湖北省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470家企业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揭示了新的认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效率情况,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进产业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京津冀城市化相对效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分析.首先,本文利用2006-2015年十年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各城市的城市化相对效率进行了Malmquist指数动态评价,结果显示,除天津市城市化相对效率下降外,其余各市的城市化效率均处于上升态势.其次,利用2015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截面数据,运用DEA-BBC模型以及投影分析对各城市的城市化效率进行了静态评价,发现大多数城市具有DEA有效性,同时投影分析结果显示较低的投入要素非集约化程度决定了这些城市的城市化效率较低.最后,本文给出了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工业效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近年来的工业效率变动进行了总体分析和评价,同时结合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2005-2007年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工业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北疆铁路沿线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地利用强度、产出效率、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利用程度4个方面阐释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内涵,以此构建适合北疆铁路沿线绿洲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东三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该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采用Malmquist指数计算其效率变动值,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生态效率整体呈良好发展趋势,且发展主要受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推动,利用Tobit模型分析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研发强度和利用外资外,其他因素对生态效率均呈负面影响,最后针对提高区域的生态效率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科技金融政策的作用机理,并借鉴不同层面的创新效率评价范式,构建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天津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进行数据挖掘,实现政策投入的具体量化,并利用DEA-BCC模型对企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但迫于规模约束,投入冗余情况较为严重,尚未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导致企业整体创新效率水平低下;随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推进,企业创新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相比传统行业而言,处于新兴行业的企业资源利用水平更优;国有控股背景的企业在整体创新效率和资源配置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对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6~2009年的经营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存在区域间的显著差异;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整体经营效率呈现改进趋势;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能显著提升经营效率;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变动呈反向趋势。结合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综合技术效率和Malmquist指数的分析,提出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效率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