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庆堃先生反对以西方的宗教概念来解释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传统,认为宗教广泛地存在于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并且创造性地提出"弥散性"宗教和"制度性"宗教这对概念,强调宗教对家庭组织和社会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杨氏对于这两对概念的划分过于宏观,不适用于微观分析。杨氏肯定了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但其一些观点在宗教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也面临着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相关语料的例证分析,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视角,就杨译版《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有关饮食文化描写的翻译策略展开了较为细致地探究与分析。《儒林外史》对饮食活动的描写着墨甚多,涵盖了深厚的中华文化意蕴。杨氏夫妇在翻译过程中,着力保留了作品里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的他者因素。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凸显了译文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从而保证了原语和译语的生态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蒙古族学生的汉英翻译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在教学中应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方面加强中国文化因素的导入,以便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他们从文化角度对翻译文本进行解读和阐释的能力。汉英翻译要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最大限度地使用异化策略,加强学生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译者在进行中国经典作品外译时,应重视作品中传达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的转换翻译,文化负载词是译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能够直接体现整部作品的翻译水平。本文针对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习俗文化等文化负载词,结合杨宪益、戴乃迭《祝福》英译本中的翻译实例,以探讨文化翻译视域下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曦 《文教资料》2011,(24):38-39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著名翻译家,向西方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文化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他采取了多种翻译方法,成功地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本文对目的论的主要原则策略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林语堂的英文作品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其翻译目的,探讨林语堂翻译中体现的目的论原则。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也充满着佛教和道教文化意识及其有关的语汇。对这些宗教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处理,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而且也关系到其译作的成败。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视角就《红楼梦》两译本宗教文化翻译策略及其宗教渊源进行阐释与解读,可看出,《红楼梦》英译本对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在其所属元文本影响下所形成的宗教文化取向和翻译观,从而使其译作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艾略特《荒原》七个中译本中的宗族典故翻译,发现七个译本中的宗教典故翻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望文生译”、混译和不译的问题,导致“文化传真”的失败和“读者接受”的困难;探究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译者的翻译态度和方法,讨论了文学作品中宗教典故翻译的一般性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胡亚伟 《海外英语》2016,(15):109-110
宗教经典翻译是外来宗教在融入目标文化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恰当的《圣经》翻译策略也是基督教在中国成功传播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从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采取的全盘汉化《圣经》翻译策略到明末清初适当顺应目标文化汉译策略,再到近代话语独立与适当顺应目标文化相结合的汉译策略。不同时期《圣经》汉译策略的选择不仅令基督教在融入中国文化过程中吸纳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特点还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也成为基督教中国本土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化输出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中国特色文化作品时,译者对专有名词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译文的质量以及文化输出的有效性。在文化输出的视角下,研究汉语专有名词的英译策略与方法。在翻译汉语专有名词时采取异化策略,运用音译、音译加注解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文化输出与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的翻译改写策略得到了目的语读者的广泛接受,使一系列中国文学文化作品走进西方文化。他的原文文本选择别具匠心,指向了一系列倡导性灵、闲适、幽默的中国文史哲作品,同时采用了翻译改写策略,满足了目的语的读者期待,其译本一再登上西方主流媒体畅销书的榜单。林语堂介绍中国文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当下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选择适合"走出去"的文本;其次要突破传统翻译观对忠实对等的过分强调,采用形式上归化与文化上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部《红楼梦》,也是一部服饰文化盛宴,杨宪益、霍克思二人在同时成功地全译了这一伟大巨著的同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或技巧,而两种译本对其中古代中国服饰文化传播的结果也就迥然不同。通过对二者服饰文化部分译例的对比可知,杨译主要采用直译,以保留原作的风貌,而霍译多采用意译,尽量以英美文化中能够接受的习惯和说法来代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翻译目的、文化取向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汉语习语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其形象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红楼梦》杨译本的习语翻译从跨文化角度出发,采取了保留形象直译、移植形象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化负载词是最活跃、最能直接反映民族文化的语言单位。基于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阿Q正传》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可得出结论: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为了尽可能多地忠实地为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读者传达中国的民族文化,译者应尽可能选择异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反映了典籍翻译的研究型特征以及译者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管窥如何使《楚辞》的民族文化特色走进英语世界。孙大雨以源语文化为依归,采用了直译、意译、直译与文外加注、意译与文外加注、音译与文外加注、文内补偿等多种方法。“加注”参与建构了整个译本的意义生成,也是译者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Translating methods are undoubtedly the core problems we are confronted with in translati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geography, history, religious belief, life custom, the phra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ultural tradition closely ,and inalienable. Therefore, in the phrase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must understand culture manifests of the different national society in the language,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semantics in the phrase, use the suitable translation method. If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language ele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ulture in the translation, we may use the coordinated literal translation, an image usage, similar method and so on.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religious culture on literature is everywhere whether in Chinese or Western countries.Therefore,the religious culture or elements in literature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s during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to English or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ill be discussed with examples to provide useful and meaningful references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ers an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7.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精华。但由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心理联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存在不等值现象。英汉学习词典作为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书,对英语习语译义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者能否正确理解源语文化特色事物和内涵,以及能否正确运用习语进行交际。归化/异化翻译各有优缺点,但对英汉学习词典英语习语的译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语谚语与英语文化有较大差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汉语谚语英译时需注意的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文化要素,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直译、意译及套译的翻译策略,并对如何做好汉语谚语的英译提出建议:保持口语化和民族特色,忌望文生义。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好汉语谚语的英译。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与地理环境、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有关。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产生的习语不同,这就导致了英汉习语在意思上的差异。针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加以阐述说明并介绍一些翻译方法。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便准确地理解与运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采用描述翻译学的方法考察冰心对纪伯伦《先知》的翻译实践,第一部分以几组诗性意象为译写现象,考察文化因素在翻译实践中的地位,以意象为翻译单位,而不是句子,是一个重要的开放空间,这构成冰心翻译实践的光亮。第二部分集中考察纪伯伦原作中的隐喻,尤其是宗教式隐喻的翻译,纪伯伦的多文化特征造成了隐喻翻译的困难,而冰心在翻译实践中往往采取消解和字面维持的策略。1920年代的白话文运动展示了更多背景性制约。第三部分更进一步考察纪伯伦原作中一些宗教哲学观念的翻译,冰心似乎并不成功地处理了这些宗教哲学观念,这一现象应当引发人们的思考。第四部分,余论,结合冰心在1920年代的创作,谈论冰心在翻译中的自由和敏捷,和大胆的书写活动,以及相关的翻译现象的理论探索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