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工科"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升的客观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从理念更新,学科专业群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实践探索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以产教融合为驱动,以面向现代产业集群需求、优势资源集聚为特征的专业集群建设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战略选择。基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大数据专业集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专业集群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形态催生新工科,新工科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是新兴工科的设置与传统工科的改造工程。新工科具有面向未来和整合性两个特征。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契机下,地方大学应有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追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本科教育为使命,推进"电子信息+"新工科改革,在专业新结构、课程新体系、实践新平台上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需求,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达成"新工科"建设共识,启动了"新工科"建设工程,要求高校"新工科"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系统的开放性、融合性与创新性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搭建产教融合教育平台。地方高校应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构建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地方高校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工科"是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老动能持续调整与经济结构改造升级的新需求而提议的国家工程教育发展目标.在工程教育整体架构下探讨"新工科"理论蕴涵与主要特性,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当前的工程教育框架与"新工科"发展需求的不适性等瓶颈,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借助行业讯息融合、工程理念科学化、专业结构改造、产教融合培育、治理体制提升与优势资源竞争,实现和地方经济形态相吻合的"亲行业""注技能""重创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发展新工科是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潍坊科技学院电气自动化学院针对新工科建设,组建大学生科技社团,通过科技社团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近5年的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已经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取得了卓著的成果,并分析了现在科技社团中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要课题.从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入手,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转型策略,以期为促进专业发展和培养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加速进行和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迫使我国工程教育发生变革以适应 新挑战,新工科研究与建设应运而生。传统工科在专业设置的契合性、人才质量标准的针对性、专业 建设的开放性、课程体系的交叉复合性、教师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教学资源和保障条件的满足性等 方面, 都不能确保新工科人才培养和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新工科专业质量建设内 涵,尽快制定科学有效的新工科专业评估方案,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切实有效质量保障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针对目前地方高校专业评估面临的问题,指出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评估思路与目标,最后提出“评估+ 认证”模式的新工科专业评估方案。通过在地方本科高校进行初步实践,为新工科专业评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的有力举措。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新工科实践探索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法,综合比较新工科建设研究地方高校组牵头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汕头大学的典型实践探索模式,从学科专业群组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及改革发展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提出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具体路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2月以来,"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新工科建设的号角,从此新工科建设在全国成燎原之势,我国工科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早在2005年,我国便开始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理念,推行CDIO工程教育模式,至今已组建由104所高校参与的"CDIO工程教育联盟";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工作,共有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提高工科教师工程素质是我们实现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之一。文章基于多元学术观的视角,将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分为"发现的素质""综合的素质""应用的素质""教学的素质"四个方面。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现状并提出高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发展与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建立"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推进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产业化学院建设,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打造专业(群),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工科教师队伍,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时代的到来赋予工程教育新的使命,工科专业调整是新工科建设的应有之义,而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是验证新工科建设是否得以扎实推进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中的33所重点综合性院校、工科优势高校和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科专业调整与布局进行全面资料搜集与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工科专业调整主要包括外生新兴专业与内生新型专业相结合的专业新建、内部转型升级与外部跨界沟通并存的专业调整与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专业退出三种基本路径,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可归纳为基础类工科专业支撑、主干类工科专业引领与特色类工科专业差异化发展三种基本模式.工科专业的调整方式与布局模式之所以呈现出如上形态,既是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等教育外部因素的驱动结果,也是工程教育转型、工科院校办学传统与师资力量等教育内部因素的必然生成,这为 日后"新工科"建设之专业转型提供了一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任卓瑜  赵军 《高教论坛》2023,(11):34-39+52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对工科教师工程实践素养的要求进一步凸显,然而长期以来师资队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相关素养始终是提升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综合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质性研究方法,选取某所地方应用型高校为分析案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系统探讨了地方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素养失配的原因。针对加强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素养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自动化专业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三环节融合的实践育人协同平台,构建基于“工程生长”理念的工程实践阶梯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要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需要通过绩效工资分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绩效工资分配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地方本科院校绩效工资改革中要紧扣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特征,明确了奖励性绩效分配的问题,以及强化学校统筹、匹配分类管理、应用考核结果和简化分配办法的基本思路。以与国家、省有关的人事管理政策为依据,相关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地方本科院校按岗位、重实绩、多劳多得、鼓励创新的基础性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相结合的结构与发放办法,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为相关高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地方高校加大力度、拓宽产教融合体系。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助于地方高校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文章探讨了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宣传力度不够、教师本人不够重视、信息化管理水平低、考评体系不完善等,指出地方高校应主动与科技局建立科技特派员顶层计划、提高教师认识积极投身于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当地政府打造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章立制地加强科技特派员的考核与激励。  相似文献   

1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工程"、"大教育"、"大实践"理念,为新建本科高校工科专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借鉴.从根本意义上讲,专业认证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保证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大"理念为导向,实施"工程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工种专业改革是新建本科高校创建特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围绕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内涵,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惑,提出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三大原则,并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系统阐述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与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方面的相关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坚持应用型,突出地方性,着力特色发展。本文从科学规划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推进文化育人等方面,论述了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