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莉 《情报科学》2023,(5):107-114
【目的/意义】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服务效能评估对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平台的建设、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服务效能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基于公共数字文化平台特点,结合平台信息、平台信息技术、平台信息环境3个维度构建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服务效能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选取国内10个典型公共数字文化平台进行实证。【结果/结论】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该评价体系为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创新/局限】针对典型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效能进行评价,但仅选择10个平台进行实证,样本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小微企业注册总数占国内企业总数的90%以上,通过多元协同科技创新竞争情报供给体系构 建,提升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借鉴S2B商业服务模 式,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风险投资、产业集群及其上下游企业等机构为供给链服务主体,以竞争情报 供给链数据平台为联结纽带,通过网络协同、数据协同、服务协同、用户协同等多元协同机制,构建基于S2B模式的 小微企业竞争情报供给体系。【结果/结论】通过基于S2B模式的小微企业竞争情报供给体系的构建,为小微企业提 供线上多元协同、线下数据融合的竞争情报供给服务。  相似文献   

3.
孙雨生  廖盼 《情报科学》2018,36(4):164-170
【目的/意义】知识服务评价有利于服务机构发现自身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迎合市场需求,创造社会效 益。【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中国知网、万方学位论文及期刊论文库、维普期刊论文库的论 文,介绍了知识服务评价内涵、核心内容和研究框架,根据评价能力、绩效、满意度三类目的、所用评价方法及应用 领域分类阐述了评价结论及优化建议,揭示了国内知识服务评价应用进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我国知识服务 评价领域集中于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机构,评价方法主要为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存在对知识服务重要 性认识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可从服务主客体、基础设施、知识资源、服务流程、服务方式、服务成果六方面 优化,指出当前评价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分析30年来我国科技评价研究态势,对相关学者把握科技评价研究前沿、更好地从事科技评 价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数据定量加工和主题定性判断与选择,从文献计量学角 度,利用知识图谱工具,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30年来我国科技评价研究论文题录数据和读秀数据库收录的170本 著作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30年来科技评价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我国科技评价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评 价研究依旧存在很多不足。文章提出加强科技评价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加强科技评价立法工作、完善学科分 类和指标差异化的科技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科技评价机构、加强科技评价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科技评价推进 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基于用户感知视角,构建电子政务知识服务能力体系,为电子政务知识服务能力优化奠定基 础。【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构建电子政务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假设模型,应用 SPSS软件、因子分析法对假设模型 进行检验,根据旋转结果对假设模型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讨论。【结果/结论】从用户感知视角构建电 子政务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包括知识服务供给与传递能力、知识服务续航能力、知识服务创新能力 3个维度下 17个 能力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科技智库是驱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及时感知科技智库研究现状与动向,对于把握科技智库运作态势、发挥服务科技战略决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文献调研的方法,围绕科技智库研究进行述评。从科技智库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信息保障、知识与情报服务、传播力与影响力、经验借鉴与建设探索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回顾,总结当前国内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科技智库研究作出建议及展望。【结果/结论】建议今后深化智库方法探索,重视数据信息资源建设,提升科技智库服务能力,并健全科技智库评价体系,同时推动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创新/局限】系统梳理了我国科技智库研究的脉络与现状,未来将跟进对国外科技智库研究的追踪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吴玉萍 《情报科学》2017,35(10):35-39
【目的/意义】服务质量评价是高校移动图书馆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多数高校移动 图书馆评价方法忽略了指标与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严重影响着服务质量评价结果。【方法/过程】本文首先从易 学性、有效性、效率、服务效果等方面选取高校移动图书馆评价指标,然后构建了基于SVC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 质量评价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将SVC方法应用于高校移动图书馆服 务质量评价是可行的,为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为了改善传统评价的主观性和模糊性,更好地体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需求,在用户贡 献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构建GA-BPNN模型用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质 量评价。【方法/过程】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征询用户意见,提炼影响服务质量评价的关键要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初步评价模型。然后采集样本,以灰色关联度表征服务质量评价结果。最后应用 MATLAB 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分析 GA-BPNN 模型及标准 BPNN 模型的表现优劣。【结果/结论】GA 优化后的 BPNN的性能得到改善,预测值更接近真实值,容错性高,稳定性好,期望对高校及其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服务 质量评价及服务创新研究有参考作用。【创新/局限】提出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质量评价 方法,主要局限是调查数据覆盖范围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当前网络舆情事件日渐增多,能否有效应对成为评价政府执政能力的新指标。为了探究网络 舆情事件内在差异,总结我国网络舆情传播的客观规律,为政府在网络舆情中及时准确地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提 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目的/意义】本文选取2017至2020年间的15件热点网络舆情事件,结合DEA模型建立了舆情 事件政府应对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模型可以给出舆情事件中政府应对的效 率值,直观反映了政府舆情应对的有效性,还可以进一步明确政府应对不当的环节,政府据此可以设置改进的意 见。【创新/局限】本文拟定的下一步研究工作是建立更加精确的指标体系,以期对舆情事件中政府应对的影响因素 作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局限性在于评价体系中的某些指标只能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赋值,考虑到主观因素难以进行 精确量化,受到时间与条件的限制较大。  相似文献   

10.
李明  贺伟  肖学斌 《情报科学》2017,35(11):34-37
【目的/意义】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背景下,人力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商业资源等资源的匮 乏,已经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C2M模式的服务理念,以中小企业竞争情报 需求为驱动对象,以个性化定制为服务手段,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产业集群及其上下游企业等为供 给主体,以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等技术为依托构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协同供给系统。【结果/结论】通过基于C2M 模式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协同供给系统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下数据融合、线上协同服务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 供给服务。  相似文献   

11.
杨洋洋  谢雪梅 《情报科学》2021,39(9):170-177
【目的/意义】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网络谣言风险测度体系,以期为网络谣言的识别和控制提供参考,建 设健康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方法/过程】以网络谣言风险测度为切入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事件性质、事件热 度、事件传播、事件趋势四个维度构建网络谣言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0例谣言事件的风险等 级进行评价,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类别的网络谣言治理路径。【结论/结果】研究表明高事件性 质是食品类、儿童类、信息安全类网络谣言高风险发生的核心条件,高事件趋势是食品类和中美贸易战类网络谣言 高风险发生的核心条件,并针对每一个影响因素给出具体的建议。【创新/局限】为网络谣言风险测度提供了新的研 究方法,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网络谣言风险测度研究体系,为政府网络谣言的管理和应对提供建议,具有一定的 实践价值。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网络谣言风险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对比分析不同学科分类体系下的学科结构,研究学科分类体系对学科结构画像的影响。【方法/过程】以国内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对比分析WOS、ESI、SCADC2和CT2四种分类体系下同一年度机构间和同一机构年度间的学科均衡度和学科结构相似度的一致性和差异度。【结果/结论】在学科均衡度方面,不同学科分类体系下的机构学科均衡性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其中WOS、ESI和CT2三种分类体系下的一致性较高;根据不同分类体系得到的高校学科均衡性可能存在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在学科结构相似度方面,四种分类体系虽粒度不同,但基于学科结构相似性得到的高校聚类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均能较好反映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结构特征;但是在反映年度间学科结构变化方面,细粒度的学科分类体系能起到更好的揭示作用。【创新/局限】需要使用更多的指标,在更多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于旭  项亚男 《情报科学》2022,40(4):64-70
【目的/意义】现有研究关注在稳定政策环境下,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和运行机制,而随着政 策环境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科技智库需要提升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以满足多样化和异质性的政策咨询需求。【方 法/过程】基于科技智库理论研究和运营实践,明晰科技智库内涵和特征,结合动态能力理论构建科技智库动态知 识服务能力体系。【结果/结论】基于科技智库运作流程将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体系核心要素划分为环境扫描能力、机 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成果传播能力,并围绕组织结构、人员技能和沟通机制三方面提出动态知识服务能力 体系微观基础。【创新/局限】本文创新性提出科技智库动态知识服务能力,并围绕构成要素和微观基础构建动态知 识服务能力体系,跨领域对比分析和大样本实证检验是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保珍  苏菁 《情报科学》2018,36(10):13-19
【目的/意义】基于专业性多源网络数据,构建同质性或异质性领域知识图谱。【方法/过程】基于场景性关键 词相似度计算进行同质网络层次聚类,揭示症状的同质性网络层次以及治疗方案的同质性网络层次;基于 2-mode 共现矩阵进行异质网络聚类,兼顾症状及治疗方案的关联关系,通过设置不同阈值揭示其异质关联性网络层次。 【结果/结论】基于聚类纯度及熵值评价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就纯度评价指标而言,进行同质性网络知识图谱分析 较为合理;就熵值指标而言,进行异质性网络知识图谱分析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王璐  马峥 《情报科学》2019,37(2):14-18
【目的/意义】学术实体合作关系评估对于科技管理者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科研人员发现潜在合 作对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合著科技文献数量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利用作者、研究机构、国家 三类实体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多层合作关系网络,提出支持同层级和跨层级实体间合作范围和合作强度的测度方 法。【结果/结论】对我国双一流高校国际合作情况进行实证,验证了测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掌握国内科技报告质量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探讨提升科技报告质量管理能力的策略。 【方法/过程】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科技报告质量评价,了解国内科技报告的质量现状。【结果/ 结论】科技报告的质量总体处于良好与中等之间,个别撰写要素的质量评价结果尚处于及格状态。应明确科技报 告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质量责任和权力,加强科技报告质量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科技报告质量管理 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玥王  雷刘   《情报科学》2018,36(12):41-45
【目的/意义】加强新型智库信息传播对提升智库的品牌和行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基于扎 根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性、社交性等特点,从微信平台、用户属性、服务方式及传播效果 等4个维度构建新型智库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智库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评价公式。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国内十个典型智库机 构进行实证。【结果/结论】构建的新型智库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 体系中服务方式和传播效果的权重较大。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维护时,应该注重发布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加大 更新频率,鼓励用户进行转发分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学术期刊多属性综合评价中指标间相关性较强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密度算子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 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视为网络节点,依据节点间相关性构造关系网络矩阵。设计节点中心度和子群凝聚度,度量节点和子群的重要性。基于密度算子综合集成评价信息,计算并且排序学术期刊综合评价值。【结果】 以图书情报类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顾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方法。【结论】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密度算子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模型为科研机构评价学术期刊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佳静  郑建明 《情报科学》2021,39(9):155-161
【目的/意义】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播影响力的测度问题,有助于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发展的手段、 形式和运行机制。【方法/过程】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信息传播的特点,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平 台的传播影响力测度指标;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完成公共文化服务 平台传播影响力测度体系的构建;将该体系应用于测度我国不同地区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影响力 水平。【结果/结论】内容特征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播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华中、华东和西北地区省级公共图 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影响力水平较高。【创新/局限】仅以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数据进行实验,实验 数据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20.
李泓欣  周燕 《情报科学》2017,35(12):96-101
【目的/意义】研究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配 置的优化。【方法/过程】选取2007-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分析法分析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 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结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配置主要为科研投入 与信息化水平驱动型,并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区域信息化水平能明显促进本区域的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 配置水平,但缺乏溢出效应,抑制了周边区域发展;研究与开发机构资金投入与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区域有明显的促 进作用,而且存在空间外溢现象,能带动周边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发展;而区域工业化水平对科技创新信息要素 资源配置存在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