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秋杰 《情报科学》2012,(7):1109-1114
为深入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变化,为该研究领域的论文选题、科研立项和学科规划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本文采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对2001-2010十年间图书情报学领域批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索和发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构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在坚守核心研究主题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整体呈现出七大研究结构和五大研究特征。  相似文献   

2.
廖嘉琦 《情报科学》2020,38(3):160-166
【目的/意义】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的情报学项目为研究对象,梳理和总结近五年来情报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和立项现状,揭示情报学发展趋势特征。【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共调查了五年间389个立项项目,在对项目进行具体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进行项目主题分析和关键词分析,从而逐年调研、梳理出情报学的研究动态和研究热点,总结情报学研究发展趋势。【结果/结论】近五年来,情报学研究高度重视大数据,强调知识与智慧的组织和应用,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融合多元学科,关注人文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科技查新课题、博硕论文、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等多角度入手,来探究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从而更深入地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阶段性发展变化,为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论文选题、科研立项和学科规划提供决策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国际图书情报学主流研究领域的分析与比较,深入分析了热点主题、高被 引论文和热点论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为探索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 17种图书情报学领域高影响力外文源刊近三年间所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热点主题、高被引论 文及热点论文等进行了多视角的计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主要呈现 出三个热点主题;领域高被引论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领域热点论文侧重于信息计量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余波 《情报科学》2019,37(4):150-156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的研究与发展态势,为探索我国图书情报领 域知识经济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文献为样本,对文献数量、研究地域、高产作 者、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前沿趋势等进行了多视角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得到了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 研究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国家、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并对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 了对比分析,揭示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从项目年代分布、类型、依托单位及类型、立项机构地域分布、研究成果形式、研究主题等方面,对2007-2013年的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学科下的文献学研究领域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科研究前沿,把握学科研究趋势,为研究者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以图书情报学部分核心期刊为例,以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分类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图书情报 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特点。【方法/过程】首先,用定量方法评价图书情报学的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并测定各学科对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的影响大小。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原文献关键词-参考文献分类号 2-模 网络,对现阶段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 输入程度低,主要知识输入学科为: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法律及社会科学总论,其中计算机科学对图书情报学研究 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分析我国情报学高被引论文的基本情况,揭示其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探索其中的一些特点 与规律。【方法/过程】选取我国情报学科相关期刊发表被引频次≥100 次的论文,统计分析其发表年份、刊登期刊、 高频作者和机构、研究主题、参考文献、引证文献、与下载量的关系等数据信息。【结果/结论】展示我国情报学高被 引论文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主题的研究热点,指出情报学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力,为情报学的研究和进一 步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9.
陆泉  张涵  陈静 《情报科学》2021,39(11):3-12
【 目的/意义】情报学自诞生以来就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我国情报学必将面临 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从国家安全观视角分析我国情报学研究演化的历史脉络对于我国情报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归纳了1978-2020年我国各时期国家安全观特征,进而以九种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各时期 的学术文献为分析对象,以我国国家安全观为切入视角,从研究机构、研究方法、研究热点等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内 容分析与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将我国各时期情报学研究特征与国家安全观特征相对应,发现我国情报学 研究始终以国家与人民需求为主线,紧跟各时期国家安全观需要,致力于发挥情报“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从而 为国家安全观引领的我国情报学发展提供参考。【创新/局限】本文是对我国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情报学研究的宏观 分析,在微观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层剖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家社科基金的图书情报学研究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图书情报学1994~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型、立项时间、立项单位及所属系统、地区、项目负责人等形式特征和主题内容特征的统计分析,可获得在该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和机构等信息,并能揭示出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吴建华  李雪  何秀玲 《情报科学》2018,36(2):159-164
【目的/意义】阅读研究既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课题,也是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 研究领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内外阅读研究现状,有利于正确把握阅读研究全局,促进图书情报学阅读研究的拓 展和深化。【方法/过程】按照国外阅读研究→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阅读研究→国内阅读研究→国内图书情报学阅 读研究的思路,运用CiteSpace 系统深入分析SCIE、SSCI、A&HCI 和CNKI收录的近10 年阅读研究核心期刊文献。 【结果/结论】阅读发展依然是阅读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新信息环境下出现的新阅读现象和阅读行为已成为阅读 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图书情报领域的阅读研究显示度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李亚婷 《情报科学》2017,35(11):156-160
【目的/意义】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的学科交叉研究的全貌,进而促进学科间的良好互动。 【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从学科交叉的影响分析、程度测度和内容挖掘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结论】学科交叉的影响不仅在于提升学科的研究质量,也对工作者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学科交叉的程度 测度研究最为丰富,基于多种多样的数据集、通过多样性和聚合性两方面的指标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可见图书 情报学的交叉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学科交叉的内容挖掘从微观层面对学科间具体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图书 情报学与计算机的交叉最为紧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数据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发现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大数据演进特征,对于 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论文以中国知识和维普数据库作为 数据来源,以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增长趋势、研究空间格局以及研究 主题三个层面来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研究演进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 相关议题的研究正处于中前期的加速发展期,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力量较为分散,且 持续性较差。此外,图书情报学领域大数据及相关议题的研究主题逐年拓展并深化。  相似文献   

14.
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热点演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珅  曹锦丹  冯佳 《情报科学》2020,38(6):96-102
【目的/意义】系统分析了2009-2018 年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学科分布、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 类以及突发词,全面呈现了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热点演化路径。【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软件对通过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检索出的2137 篇信息行为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学科分布 分析,发现图书情报学学科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搜寻 行为在整个信息的生命周期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健康信息行为目前是信息行为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话 题,“微博”“社会化媒体”“互联网使用”等研究主题则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前沿性话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从引用与被引用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学科的跨学科性。【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18 种核心期 刊为例,从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下载该18 种期刊1996 年至2015 年载文的参考文献与施引文献期刊题录信息,以题 录信息中“刊名”字段与期刊-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学科匹配,确定引文学科来源,从引用与被引用角度全面分析图书 情报学的跨学科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基于引用与被引用文献信息,可以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两个角度反 映图书情报学跨学科性特征。即:跨学科广度大、跨学科强度高、知识输入与输出表现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和主要交流学科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6.
张雪梅  黄微 《情报科学》2018,36(5):165-170
【目的/意义】主题分布研究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文献的主题,基于自建主题或者替代主题的主题分布研究可 以展现主题发展演变机理。梳理我国图书情报学主题分布研究现状,可以呈现该领域研究重点和研究取向。【方 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趋势图、内容分析等方法,梳理我国图书情报学主题分布研究的研究现状。【结果/结论】我 国图书情报学主题分布研究主要集中于替代主题分布研究。建议我国图书情报学学者关注自建主题分类表研究, 构建出能够反应我国主题发展特征的主题分类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主题分布规律、主题演变机理、主题发展趋 势、学科发展史等方向的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分析近 5年国内外情报学研究态势,有助于情报学学科今后的发展,同时,对相关学者把握情 报学领域研究前沿,更好从事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数据定量加工和主题定性判 断与选择,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利用知识图谱工具,对 CSSCI数据库和 Web of Science核心集收录的近 5年国内外情 报学研究论文的题录及引文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论】发现近 5年国内外情报学学科立足实践、与时俱进, 形成了开拓创新、瞄准前沿的的研究特色,但国内外情报学研究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研究热点、学科贡献度、高影响力作者及作者合作 4个层面,同时提出了我国情报学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了掌握国际情报学研究发展趋势,推动我国情报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方法/过程】采集了 ASIS&T会议2002—2019年的论文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人工研读分析等手段,对国际情报学研 究发展趋势和中国情报学研究特色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中国情报学正积极融入国际学界,但不同机构的国际化 发展水平仍不均衡;近18年国际情报学研究经历了“数字化”“社会化”“数据化”三个发展阶段,“数据”和“用户”是 当前国际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中国情报学注重信息技术和计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在未来发展中应加强数据 治理和信息用户研究。【创新/局限】基于ASIS&T会议论文从国际情报学视角下分析了中国情报学的研究特色和发 展趋势,然而ASIS&T会议仅是国际情报学学术交流的典型代表,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分析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将对社会 网络分析方法与图书情报学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方法/过程】本文利用社会网络领域的术语为检索 词,从CNKI收集了图书情报学领域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论文,对论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工具、数据类型及采 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学者利 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时,关注的研究主题,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数据类型都呈现为一个集中与分散的状态。另外,研 究主题不同,关注点不同,研究中所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测度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创新/局限】本文研究层面 呈多样性、细粒度性等特点,重点揭示了网络分析测度指标与研究主题间的潜在关联,研究工具与数据源类型也是 本文的关注点,但对研究工具用于解决的具体问题方面没有进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20.
柴欢  阮建海 《情报科学》2019,37(8):163-169
【目的/意义】阐释近五年“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科研立项的基本情况,探析近年来我国在该学科 领域的研究主题和发展趋势,旨在帮助相关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直观了解当前学科课题立项的实际情况,以期对 科研人员申报项目有所启示。【方法/过程】以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领域2013—2017年五年间的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为研究对象,从项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两个维度出发,进行关键词分 析和主题分析,对比该学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在研究主题上的共性和差异,归纳研 究热点,探讨该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结论/结果】发现近五年来该学科在整体研究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以图书馆为核心的研究始终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国际化发展和创新服务是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大数据”环 境为背景的相关研究在这五年持续发酵,成为该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在研究层面上更为 深刻和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