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资质过剩是近年来组织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虽然已有研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资质过剩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但研究结论却并不一致。基于个人成长整合模型和拓展建构理论探讨资质过剩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279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作繁荣中介了资质过剩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即资质过剩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繁荣感,进而抑制创造力;服务型领导和任务型契约不仅负向调节了资质过剩与工作繁荣间的关系,而且还负向调节了工作繁荣在资质过剩与员工创造力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彭伟  李慧  周欣怡 《科研管理》2020,41(12):257-266
悖论式领导是领导力领域最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其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构建一个跨层次的被调节中介模型,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团队外部网络在悖论式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并考察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以及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的调节作用。基于51名直接上司和175名下属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悖论式领导通过影响团队外部网络,进而作用于员工创造力;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发挥跨层次调节效应;中庸思维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具有跨层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将创造力效能感与工作卷入引入到积极情绪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内,构建了积极情绪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模型,并以研发人员为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1)在中国企业背景下,积极情绪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0.092);2)积极情绪通过创造力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该路径的解释力是最强的(0.406);3)积极情绪通过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该路径的解释力相对较弱(0.114);理论模型中“积极情绪→创造力效能感→工作卷入→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路径作用也显著,但解释力相对较弱(0.058)。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厘清积极情绪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为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272份员工及其直属主管的配对数据探讨了同侪效应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层次回归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同侪效应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能够促进员工工作投入;工作投入在同侪效应与员工创造力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组织公平正向调节同侪效应与工作投入间的关系,即组织公平水平越高,同侪效应对员工工作投入的正向影响就越大。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深入认识同侪效应影响员工创造力的潜在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为企业发挥同侪效应的积极影响、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比较观及提高员工的组织公平感,进而激发员工创造力提供创新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5.
陈耘  赵富强  肖洁  胡伟 《科研管理》2021,42(9):193-200
   跨界整合时代,内外资源融合的双元创新成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而员工创造力是组织创新的基础,其作用发挥有赖于组织人力资源实践的支持、积极工作状态的激发及心理安全氛围的诱导。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通过界定AHRP的内涵构成并构建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探究了其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分步回归发现:(1)AHRP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与工作繁荣,工作繁荣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2)工作繁荣部分中介AHRP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3)心理安全感负向调节AHRP对工作繁荣的直接作用以及其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玩趣相关研究文献的深入分析,从个体和组织层面探讨玩趣人格对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含玩趣人格、创造力、工作倦怠、敬业度及组织玩趣气氛5个变量的整合性模型:提出玩趣人格不仅能直接正向影响创造力,还可以通过缓解工作倦怠从而间接影响创造力。同时,员工敬业度与组织玩趣气氛在玩趣和创造力之间起调节作用。期望该模型的构建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员工创造力形成机理的认识,推进成年人玩趣及创造力的研究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最后论文还从员工甄选、敬业度管理及组织气氛塑造三方面对该模型的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玩趣相关研究文献的深入分析,从个体和组织层面探讨玩趣人格对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从而构建一个包含玩趣人格、创造力、工作倦怠、敬业度及组织玩趣气氛5个变量的整合性模型:提出玩趣人格不仅能直接正向影响创造力,还可以通过缓解工作倦怠从而间接影响创造力。同时,员工敬业度与组织玩趣气氛在玩趣和创造力之间起调节作用。期望该模型的构建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员工创造力形成机理的认识,推进成年人玩趣及创造力的研究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最后论文还从员工甄选、敬业度管理及组织气氛塑造三方面对该模型的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及社会嵌入理论,文中从组织情境中的外在资源和员工个体所具备的内在资源2个角度,以工作双元压力作为自变量,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以员工创新力作为结果变量构建文中的研究模型.从组织情境特征中选取领导授权赋能和组织支持感作为工作繁荣之间的调节变量,为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寻找新的边界.通过对352个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分析了双元压力对员工创新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新力有积极效应;阻断性压力对影响员工创新力有消极效应;领导授权赋能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负向调节阻断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工作繁荣对双元压力和员工创新力有中介关系.本研究深化了个体和情境因素对员工创新力的影响机理,对企业创新管理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屠兴勇  张琪  王泽英  赵紫薇  何欣 《科研管理》2017,38(10):111-118
本文围绕“寻求推动知识型员工提升创造力的有效路径”这一基本研究问题,以41家银行的197名员工为调查对象,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依托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并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一个包括中介环节的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对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在知识工作者内生动机与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调节了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工作者内生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论丰富了内生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理论,同时有助于企业深入理解知识型员工内生动机的重要性及其如何通过知识共享意愿对员工创造力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有机整合管理者的企业家导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印象管理动机、专业度等关键要素,揭示多重因素对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复杂作用机理。基于对267套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与其主管领导的配对调研数据分析表明:管理者的企业家导向对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具有显著影响;知识型员工的积极印象管理动机部分中介管理者的企业家导向对其创造力的影响;知识型员工的专业度正向调节积极印象管理动机对其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新过程视角,从个体层面的创新过程投入以及组织层面的程序公正,自上而下地探索了知识创新团队内部创造力传导机制。通过问卷调研获得了分布在49个团队的301对上下级配对数据,并且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检验了所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领导者创造力与员工创造力显著正相关;创新过程投入在领导创造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并且领导创造力通过创新过程投入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受到程序公正的正向调节;当程序公正程度较高时,这一间接效应显著。最后讨论了理论意义与管理实践启示,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心理契约已成为影响新生代员工组织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的组织绩效。文章在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组织管理角度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员工工作绩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现有研究缺乏针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组态的探析,本文在差错管理视角下,基于创造力交互模型进行剖析并构建了有利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的组织、团队、个体跨层次交互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开展研究,在研究1中,对研发团队进行案例访谈,识别出团队突破性创造力跨层次交互模型中的团队过程要素——从错误中学习及其内部迭代机制;在研究2中,运用收集到的112份团队数据,通过fsQCA方法探讨了团队突破性创造力跨层次交互模型中的组织情境、团队特征、团队过程和团队构成相关要素如何与个体突破性创造力协同影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发现了“试错驱动型”“学习迭代型”及“资源主导型”3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的组态。本文拓展了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理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为企业从创造力形成组态的源头激发突破性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员工创新行为触发系统分析及管理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造潜质是一般人的本质特点,员工创造力及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的源泉和起点。通过构建KTMT触发系统理论模型,分析了知识、思维、动机以及时间四要素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并提出组织应该加强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培训、创新文化、授权管理、薪酬与福利、激励性承诺、目标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促进员工创新行为触发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变化的环境,组织只有提高创造力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作为组织创造力的基础,个体创造力受知识隐藏的影响。根据知识联结理论,个体创造力产生于知识的联结与互动,知识的联结与互动又存在于信任的人际关系中。社会交换理论解释了知识隐藏通过产生不信任环,使个体缺少了组织知识资源的网络联结,从而个体的联结知识形成受阻,进而导致创造力下降。这种知识隐藏的“回飞棒效应”降低了个体的创造力,最终影响组织整体的创造力。管理者应在工作氛围、组织文化、管理模式以及技术平台等方面加强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知识隐藏行为。  相似文献   

16.
基于272份员工及其直属主管的配对数据探讨同侪效应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层次回归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同侪效应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能够促进员工工作投入;员工工作投入在同侪效应与员工创造力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组织公平正向调节同侪效应与员工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结论对组织激发员工创造力管理实践的启示为:组织应注重同侪效应的积极影响,通过提高组织公平消除负面影响;个体要树立正确的比较观,提升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7.
知识员工管理的新视角: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工作要求一资源模型的角度研究知识员工的管理.工作要求一资源模型反映了员工面临工作要求和掌握工作资源之间的平衡,阐述了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涵义,解释了工作要求作用的"疲劳过程"和工作资源作用的"激励过程",并归纳了目前关于该模型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工作负荷、情感要求、工作自主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探讨了知识员工的管理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员工在家处理工作成为新常态,工作中的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会如何影响员工在家处理工作的行为,又会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什么影响?以资源保存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工作—家庭边界理论的视角出发,经“工作→家庭→工作”的作用路径,探讨员工感知挑战性—阻碍性压力通过工作—家庭渗透对员工工作创造力的影响效应,并验证家庭支持在工作—家庭渗透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405份企业员工的匹配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正向影响工作—家庭渗透,阻碍性压力负向影响工作—家庭渗透;工作—家庭渗透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家庭支持调节了工作—家庭渗透与员工创造力的U型关系;工作—家庭渗透在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倒U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于柔性工作是否有助于员工创造力提升,现有研究存在两种相反的结论。基于人与环境匹配理论,认为柔性工作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取决于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的心理授权水平;而员工心理授权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组织提供的柔性工作与员工需求之间的匹配。以长三角地区的16家企业256份主管—员工配对数据为样本,运用多项式回归和三维响应面分析,对上述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柔性工作的组织供给与员工需求相匹配时,员工的心理授权比不匹配时更高,进而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且相对于低水平匹配而言,高水平匹配时的员工心理授权与创造力更高。  相似文献   

20.
基于陕西省58家高新技术企业260名员工的调查数据,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实证检验基于能力、激励、工作环境和工作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力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研究表明,基于激励、工作环境和工作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单项实践与员工创造力正相关;基于激励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削弱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创造力正相关,基于工作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强化基于能力(工作环境)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创造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