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1.提高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及协调能力。2.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准备:1.教师用的布袋一只,底部装拉链,可开合(如图)。2.幼儿每人一只布袋(由于幼儿的身高不同,布袋的长度有所不同)。3.皮球若干,障碍物若干,大的塑料筐若干。过程:1.活动身体教师扮袋鼠妈妈,幼儿扮小袋鼠,边念儿歌,边活动身体。2.探索练习  相似文献   

2.
一、目标1.练习在有间隔的物体上走,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合作精神。二、准备1.各种水果(挂在攀登架上),高15-20cm的正方体积木(幼儿人数的两倍)。大皮球6-8个,纸板(30×25cm)4块,篮子两只。2.场地划分: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 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分类能力。活动准备: 1.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下面的几何图形:(?)(?)(?) 图一图二图三2.幼儿每人一把剪刀、一张正方形纸,每人一份剪好的几何图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各若干个)。3.教师用的几何图形一套(七种)。活动过程: 一、几何形娃娃过生日教师先后出示正方形、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请幼儿个别回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 1.复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初步学习根据形状、颜色进行正确的配对与分类。 2.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只小篮子,内有红、黄、绿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片若干。 2.贴有标记的大塑料盘6只(其中3只贴有红、黄、绿色块,另3只贴有用黑笔勾画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教师示范用的黄色正方形标记牌1张,绿色三角形标记牌1张。 3.玩具小兔、小狗、小熊各1  相似文献   

5.
设计:江苏东台市幼儿园 吴小青 评价:崔晓兰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掌握小鸡的基本间架结构、激发幼儿创伤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具有童趣的小鸡形象。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提高门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我准备了几只小鸡,让幼儿精心喂养,培养幼儿与小鸡的感情,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形状、颜色,动态。 2.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小鸡头饰若干、棉花、圆形的腊光纸(黄色、黑色)、水彩笔,水彩笔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课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我曾在中班设计了一堂由幼儿自编游戏的体育课。我只给幼儿创设活动环境,为他们提供绳圈、响袋(在小布袋里装上几个汽水瓶盖,形同沙袋)和橡皮筋等常见器具,在孩子活动时播放音乐(模仿动作和音乐游戏的旋律),对玩法则不作硬性规定。这节课共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幼儿的分散活动。幼儿做完准备活动绳操以后,我对他们说:“现在大家去玩绳圈,看谁玩的方法最多。”在音乐的旋律中,全班幼儿高兴地玩起绳圈,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玩法。几分钟后,我再分给幼儿每人一个响袋,让他们随意选择玩绳圈、响袋,或两种器材同时玩。结果,孩子们不但玩了抛接袋、顶袋走、夹袋跳等游戏,而且出现了响袋投圈、圈套响袋等综合游戏。紧接着,我又将一条橡皮筋平拉,将其两端拴至一人多高处,另一条橡皮筋的两端低拉拴在两把小椅子上。幼儿立即又投入了新的游戏:把响袋、绳圈向高拉的橡皮筋上扔过去扔过来;将响袋顶在头上,手摇绳圈,在低拉的橡皮筋上“走钢丝”等。幼儿活动时,我及时表扬玩法新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练习钻、爬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2.让幼儿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互相合作、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1.幼儿有一定的爬和正、侧面钻的经验。2.垫子六条、长皮筋一条、拱形门三个、立体桃树及桃子若干、沙包及擦汗毛巾同幼儿人数、录音机、“狗狗减肥操”磁带。3.饮料瓶六个、旧轮胎、包装用的大硬纸箱(上下两面剪掉,幼儿可自由钻来钻去)、布袋等。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教师(扮孙悟空):孩子们,天亮了,我们一起来锻炼身体吧!2.师幼随音乐做模仿操(自编),活动全身,激…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获得量的守恒概念以及测量的感性经验。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教师示范用的口径大小不同的玻璃烧杯两只,内放同样多的大米;盆两只。2.每组玻璃缸一只,内装大米(或水、沙)若干,抹布—块。3.每个幼儿4~5只口径大小不同的瓶子(其中两只口径一样大)和同佯数量的小果冻杯。活动过程:活动一:观察活动——用数数的方法比多少  相似文献   

9.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电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新教材第 58面用了图 13- 5到图 13- 7三个图来说明这一定律 ,但就是没有介绍用演示实验来证实这一定律 .关于这一实验 ,一般学校实验室是用的原电池 ,由于内阻很小 ,实验很难成功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试验 ,设计自制了一个实验演示器 ,其演示效果很明显 ,现介绍如下 .1.器材 铜片、锌片 ( 8cm× 3cm )各一块 ,铜线(直径 1m m左右 ,长 8cm~ 10 cm )两根 ,2 0 0 m L烧杯两个 ,U型玻璃管一根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粗棉线( 30 cm~ 4 0 cm长 ) ,浓度为 5~ 10稀硫酸 ( 30 0m L ) ,小开关三…  相似文献   

10.
《我的书》系列活动是一组以发展幼儿自我意识,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活动,历时两周。一、教学准备1.向家长征集班级幼儿与家庭主要成员的照片。2.用质地较硬的白纸若干张,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3.从搜集的旧食品盒、商标、广告、包装纸(或袋)上剪下各种食品图片,再从搜集的旧画报上剪下幼儿各种活动及着不同服装的图片。二、教学过程1.首次活动。教师出示已贴上各个幼儿与其家  相似文献   

11.
活动一:自己做早餐(3~4岁) 目标 1.通过了解下汤面、煎鸡蛋的简单程序,激发幼儿劳动愿望。 2.培养幼儿有秩序地做事的习惯。 准备:长方形纸若干张(作撕面条用),印有圆形的正方形纸若干张(圆形作煎鸡蛋),锯末作胡椒粉,青草剪成细段作葱,盐、温水,娃娃餐具若干套。 过程:教师做“情景表演”,幼儿观察下汤面、泡快餐面、煎鸡蛋的过程,然后选择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所需材料 1.废旧汽车内胎一块。 2.易拉罐两个。 3.废旧自行车内胎上的气嘴两个。二、制作方法 1.将废旧汽车内胎剪成直径为10cm左右的两个园形胶皮,用铁钉在各自圆心处扎一小孔。 2.把两易拉罐的圆底剪下来(直径约5cm)。并在各自圆心处钻一小孔,大小与气嘴直径相当。 3.如图把易拉罐的底扣在圆形胶皮上,让圆心重合,使圆形胶皮形成抛物面,将气嘴从凹面穿入,从凸面穿出,用螺母把二者固定在一起(注意要密封、牢固)。三、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案教学要求: 1.巩固幼儿手指画的技能,学习涂抹小鸡。 2.要求大组幼儿涂抹出小鸡的形态,学会撕贴,并能一起布置画面。 3.巩固小组幼儿用短绳印小虫的技能,能安静地观看别人作业,在别人指点下学会布置画面。教学准备: 1.画有一只母鸡带着小鸡在草地上捉小虫的范画一张。 2.用黄纸剪成的圆形(鸡头)、椭圆形(鸡身)拼贴成的小鸡若干。 3.幼儿作业所需纸、画棒、水彩、短绳等放在  相似文献   

14.
一、目标 1.练习在有间隔的物体上走,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合作精神。 二、准备 1.各种水果(挂在攀登架上),高15~20cm的正方体积木(幼儿人数的两倍)。大皮球6~8个,纸板  相似文献   

15.
晨检袋:用灯芯绒面料缝制成苹果形或西瓜形的布袋底面,在其上面用不同颜色的花布缝制上40只左右的小口袋,钉在活动室的墙上,就是一张别致的晨检挂牌了。在晨检挂牌的上方,挂上药口袋(高度以幼儿够不着为宜)。保育员根据幼儿所持的晨检牌,给予不同的护理。药口袋内分别放入针剂、内服片  相似文献   

16.
装过浆糊或其他圆形的空盒子,都可用来制作玩具。这里介绍十种玩具。其中有些玩具可指导大班幼儿制作。一、小话筒(图1):这是利用“固体传声比气体强”的原理制作的。取空盒两只,底部各钻一小孔。棉纱线二至三米,两头穿过小孔,用火  相似文献   

17.
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感知、认识长方形、椭圆形,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和相似物体。 2、培养幼儿认识图形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图形乐园”,准备两只小猴子(小猴身穿图形花衣服)。 2、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纸片和磁铁拼板,每人一套。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魔袋》现场作文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设置的三次悬念,在活动和对话中学会留心观察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感受场面气氛和心理、情感的变化,表达印象深刻的情景。2.体验作文课堂的乐趣,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学准备:1.黑色礼帽一顶;黑色皮箱一只;黑色布袋一个;塑料恐龙玩具模型、梳子、带柄茶杯一只、笔、苹果等物品若干。2.物品放在布袋中,布袋置于皮箱中,皮箱藏在教室隐蔽处。  相似文献   

19.
失重小实验     
1 取一根长20cm左右,直径2cm左右的透明硬塑料管,上下端均用橡皮塞塞紧,在管的上端和靠近管底部处各钻两个小孔(图1)。实验时,往管里注满水,管的下端小孔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 ,几乎家家户户种植 ,因此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对玉米非常熟悉。啃嫩玉米棒 ,吃玉米饼 ,用玉米皮等材料制作各种玩具、装饰品 ,孩子们在参加采集玉米棒、给玉米脱粒等劳动中可获得丰富的经验。我们利用这一资源组织系列活动 ,引导幼儿体验探究、发现、制作的乐趣。活动一玉米成熟了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 ,了解玉米的特征。2 .参加采集玉米棒劳动 ,感受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准备 :1 选择一处离幼儿园较近、便于幼儿参观和劳动的玉米地 ,与玉米地主人联系好参观、劳动的流程。2 每个幼儿一只采集用的布袋。过程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