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印度信息产业部下属电子计算机及电脑软件出口促进委员会执行主任和埃及教育部的邀请,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公卿率云南教育代表团一行11人,于年初对印度和埃及这两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在世界特别是亚、非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次访问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了解印、埃两国近年来教育发展的成就、经验和教育改革的目标、思路;考察了解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及与云南合作的可行性;考察了解云南在实施建设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中如何与印度加强合作的前景。一、主要活动访问期间,代表团受到了印度电子计…  相似文献   

2.
埃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对当今埃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近代,埃及遭到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西方文化与埃及文化、伊斯兰文化激烈碰撞、交融,在埃及社会发展中刻下了深刻的烙印。二战后,埃及获得解放,埃及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文化的演变深受世界关注,研究埃及教育现代化将是分析埃及社会发展及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现代化角度分析埃及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针对我国现行课程的种种弊端 ,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灵魂。“为了每一个孩子”集中体现的是教育的本性。教育不能追求整齐划一 ,不能只关注少数的人 ,我们的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要体现教育的公平与民主。“学生的发展”指的是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 ,承认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和特殊性 ,承认每一个正在从事知识技能学习的人 ,首先也是有个性的人 ,而且允许并提倡在学习中保留、发扬他的个性。  在这个基本目标下 ,有六个具体目标 :  一是改变过分注重知…  相似文献   

4.
意外埃及     
这是一个与法老和木乃伊无关、与神庙和金字塔无关的埃及,是今天的市井阡陌中的埃及和埃及人。  相似文献   

5.
正提及埃及文明特性,我们通常想到的词语就是"保守"和"孤立"。这是因为,纵观古代埃及3000年的文明发展历程,除了新王国强盛时期,其疆域有所扩展外,通常情况下,埃及的疆域都基本保持相对封闭的状况:东部和西部广布沙漠,东北通过西奈半岛与西亚毗邻,北临地中海,南部则以尼罗河第一瀑布与努比亚分割开来。只有三角洲西北部地区的一个狭长地带与西奈半岛在陆路上接壤,但埃及还是不遗余力地在这一地区构筑了军事防御工事,以抵御和防备亚洲人的入侵和移民。  相似文献   

6.
苗芊 《天津教育》2012,(9):40-41
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才能带给生命意义与价值,人们才能自主发展,人生才会充满幸福。我们的理念:"办和谐教育,为幸福发展奠基";我们的追求:用人格铸就人格,共同提升,享受幸福教育。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的目标就是“教人做人”,它培育学生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培育学生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当代教育思潮强调“以人为本”、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创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信息空前丰富的教育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人文忧患的时代。科技发展代替不了人文教育,崇高的人文价值,不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受到损害。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作为教育者,我们更需要对深层的人文价值问题给予足够…  相似文献   

8.
Lost Som Found     
雅各发现埃及有粮食,就对儿子们说:我听说埃及有粮食,去埃及买些回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存活,不致饿死。”于是约瑟的弟兄十人一同到埃及去买粮,但雅各不允许约瑟的弟弟便雅悯去,怕他给人伤害。约瑟这时正是埃及的中心权力人物,并由他主管卖粮给所有的人。约瑟的哥哥们来到并向他伏地参拜,约瑟虽然认出了他们,但他们却认不出约瑟。他想起了他做过的与他们有关的梦,就对他们说“:你们是奸细。你们来是要探听我们防御上的虚实。”他们回答道“:不,老爷,你的奴仆们是来买粮的。我们一共十二弟兄,都是迦南一人之子。最小的在家和父亲一起,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9.
《教育》2014,(35)
正埃及金字塔利用物理的杠杆原理,研究的只是"技术"层面;而后的历史推进,进入社会"组织"建造的时候,需要了"脑科学";现在,我们的世界已经进入"心"的研究。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管理,也是一种被管理。世界发展,这两个层面的研究不断增值,就是取决于人。那么,我们的教育在哪个层面?停留在"物理"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的目标就是“教人做人”,它培育学生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培育学生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当代教育思潮强调“以人为本”、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创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信息空前丰富的教育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人文忧患的时代。科技发展代替不了人文教育,崇高的人文价值,不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受到损害。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作为教育者,我们更需要对深层的人文价值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产业化不能和商品化划等号,它并不排斥教育的公益性,它是产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因此,它仍具有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社会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教育的发展总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因此现阶段高等教育办学的具体目标和宗旨是为我国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高等教育实现产业化是实现这一具体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最终目标是辩正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本质上是为人的精神世界服务的。教师为达此目标要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物理课中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两纲"教育)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机体,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两纲"教育与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埃及的女性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埃及的女性教育萌芽于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在英国殖民时期陷入一定程度的停滞;在独立宪政时期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而得到初步发展;埃及共和国建立后,埃及的女性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期,女性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可与男性平分秋色。与此同时,埃及女性教育在减少辍学率、推行扫盲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一、古代巴比伦与埃及的数学教育思想 古代巴比伦与埃及的数学教育是国外数学和数学教育的两大源流。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数学及数学教育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方法应依据于目标。真人教育的目标的实质是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能动的会生活的人,这就为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限定的条件,即教育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据此,我们认为真人教育的方法应具有两个特征:1.在学校体现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教师与学生,要发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谋求人的发展,向更高的智慧发展,向更强的能力发展,使每一个人更有才,也更成人。而人,和宇宙间一切生物体一样,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人是有个性的,有差异的。因此,要让每个人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承认人有差异、有个性,并以此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最终的目标。如果不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而用一个硬性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或规格去要求每一个实际上存在差别的人,那结果可能不是发展而是压抑,甚至是摧残。可我们的教育恰恰就犯了“削足适履”这个毛病,比如追求标准化考试、同步化教学、统一化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教学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重要的途径。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但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应该自觉地朝向一个更高的目标,那就是人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并且使任何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能成为通向这个终极目标的步骤而存在。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中最为根本和最为核心的问题。因为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着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样去培养。现代大学要为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大学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事业,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本质上是为人的精神世界服务的.教师为达此目标要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物理课中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两纲"教育)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机体,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两纲"教育与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作宇 《中国德育》2015,(20):43-4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面,确定的一个目标是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怎么才能够把教育现代化目标和每个个体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呢?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关心的,也涉及我们每个人。就这个问题,我想就“现代人的教育意蕴”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现代人的教育意蕴,核心词是现代人,教育意蕴主要是把现代人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做一个总体考察。  相似文献   

20.
陈丽华 《成人教育》2003,(11):12-13
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全面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的人才。在当今社会,能否与人和睦相处,能否与人愉快合作,已成为事业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依据。成人教育应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