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大学生人格教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必须探寻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点措施,指出人格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指向。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所培养的是具有健全完善人格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人格教育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首要任务。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他们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高校应把人格教育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中,如利用校内教育、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实行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中两极心态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健全人格的缺失,教育引导的失误及信息渠道的不畅而引起的,优化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调整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畅通就业信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是两极心态调适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格教育对于大学生塑造全面的素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受教育经历,有着较为独立的人格与思想意识,因此在进行人格教育时,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而暗示教育(分为自暗示与他暗示)则由于与个体的潜意识的紧密相连,注重原动力效应,在人格教育中显得至关重要。从暗示的由来以及人格教育的特殊性和大学生的特定地位,我们都不难看出暗示教育所发挥的潜隐性作用。这种潜隐性正是因为和内在的潜意识相联系,故而它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实际教育效果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有德地生活,它绝对不是停留在思考和学习过程中的,而应是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始终。然后,现实的境遇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自身的规制中呈现出一种内外交困的状况,出现主体意义选择断裂、内容观照偏失、教育目标价值冲突、方法使用对峙的时代征候,解决此问题路径之一就是进行生活转向。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着力点。当前,许多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造成人格不完整,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情怀,让他们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8.
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格教育的探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己从原来的"知识教育"、"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但是,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人格发展状况和人格教育水平都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重智能,轻人格这一片面的教育取向亟待改变。因此,加强青少年人格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青年面临的最大课题是怎样做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显得迫在眉捷。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必将承担起人格教育的重任。文章围绕语文人格教育的现状,正确认识语文人格教育的必要性,进行语文人格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提出对中学语文人格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党员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人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社区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新阵地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场所,结合大学生社区的特点,从社区管理、社区教育、社区实践、社区文化、社区网络等方面探索了学生社区人格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同学案件 ,折射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存在的缺失和遗憾 ,也为社会提供了一本值得反思的反面教材。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已迫在眉睫 ,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是现代教育必然的选择。它不仅关系到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 ,也关系到未来社会的昌盛、繁荣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要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核心任务是建构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德、智、体、美兼备的新型人格,它包括科学心理维度、伦理道德维度、社会哲学维度和法律契约维度四个方面,各人格维度在大学生健全人格构建中的有机结合,可以防止大学生因某一或某几个人格维度的缺失而发展成为"单面人"、不完整的人。在人格教育方面,中西文化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理论各有优长,我们应采取的原则是中西融合,刚柔并济,以构建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资格与人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格在社会生活中很重要,但人格更重要。尊重人格,实施人格教育,才能鼓励创新,才能科学发展,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因此,现行的资格教育应当让位于人格教育,在人格教育基础上再实施资格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处于特点最明显、矛盾最突出、变化最多样的时期。对初中生进行人格教育非常重要。集体讨论法、认知改变法和行为塑造法,是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初中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操作方法。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三种方法,才能使人格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作为学生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和组织者,在学生的人格教育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充分认识学生人格教育在学生整个良好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探索人格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是班主任工作中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注重与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它的基础性、迫切性。人格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起着骨骼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时期,从生理和心理上讲是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关注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现状并进行相应的人格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效的人格教育方法有:尊重青少年,就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让青少年反思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开展班会活动或主题研讨活动;请家长共同制定解决学生人格问题的方案等,以帮助青少年摆脱依赖,逐渐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何其芳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不能被忽略的一个作家。他的文学事业与他的精神人格息息相关。从敏感内向的多情诗人到激越、务实的抗战文人,从自由知识分子到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何其芳的精神人格经历了两次大变化:从"小我"到"大我"再到"无我"。这种变化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自我塑形和体制改造人的是是非非。同时,它也是当下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正确与错误的路径,给人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思想认知、内心追求以及对世界的认识观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培养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是教育教学重中之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古今文学精髓,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对于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奇妙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素质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缺失,提出了人格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重要性, 并就如何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实施人格教育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原则和人格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