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至今整整11年了。这是教育科学实验、艰苦探索、教育思想发展的11年。用李政道教授的话说:“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是少见的,在世界的教育史上也是少见的。”看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最根本的是看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仅从已毕业的少年班前七届232名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有179人;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记者调查,自1978年至今,中国科技大学已经毕业的700多位少年班大学生中,有85%以上被录取为国内外研究生,100多位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们还创造了多项中国教育界的一系列之最,如: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1岁),年龄最小的研究生(15岁),最年轻的博士(23岁),最年轻的副教授(26岁),  相似文献   

3.
1978年3月,在经历了十年动乱后,正当我国人民迎接“四化”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勇于改革的中国科技大学这块教育园地里,少年班应运而生了。十年来,少年班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开拓前进,茁壮成长。少年班的建立填补了我国超常教育的空白,为我国教育史谱写了新的篇章。十年来我校少年班  相似文献   

4.
30年前,中国科技大学设立少年班,将神童集中到一个班级进行培养,这不仅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创举,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3月17日,该校向外界公布了少年班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少年班毕业生主要流向三个领域:国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国际学术前沿,国内外工商、金融、IT领域。  相似文献   

5.
本报合肥专电(记者王霄鹏)如今,超常少年考进高等学府,在我国已不再是新闻,然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出色成绩又一次引起人们的注目。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为我国智力超常少年提供了一个提前进大学深造的机会。至今9年已开办10期,招收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358人。入校时,年龄最小的11岁,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父母们眼里,少年大学生无疑是天之骄子,他们的成才之路有哪些共同点呢?秦裕芳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 自中国科技大学1978年3月首 创少年班以来,少年班便成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乃至高等教育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客观存在、全国上下关注的教育现象。少年大学生入学时的年龄大部分是14岁、15岁,少数是13岁,个别的只有11岁。少年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好奇,爱问,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强。已毕业的17届591名 学生,其中 73. 7%考取国 内外研究生, 出国攻读博士 学位的有 300 多人,…  相似文献   

7.
我校少年班自1978年3月创办以来,已整整12年了。这些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和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初见成效,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1984年中央领导同志肯定了少年班的办学经验。李政道教授在听取少年班办学情况后高兴地  相似文献   

8.
厦门大学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85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4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50多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18个学院(含45…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创办于1978年3月,迄今已招收16期共554名少年大学生,年龄最大为15周岁,最小的只有11岁,平均入学年龄不足15周岁。在已毕业的前11期390名学生中,有70%的学生被录取为国内外研究  相似文献   

10.
易琴 《学科教育》2012,(1):122-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17年间,教育史研究班在全国范围内共举办了三届:1955年,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办的首届教育史研究班,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孟宪承指导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这三届教育史研究班作为研究生教育探索历程中的生动案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教育探索历史的一个缩影。考察和分析早期教育史研究班的创办过程及其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不仅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学习苏联到逐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变迁过程,而且呈现出该时期研究生教育从学习模仿到初步专业规范化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1.
清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容考证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叶,在“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等外力逼迫下,清政府拉开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探索的序幕。1902年《壬寅学制》及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了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虽然它还处于草创阶段,只具备形式上的特征,但却开创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为以后中国发展研究生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经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批准,中国科技大学在全国范围招收了第二期少年班。这期少年班来自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共招收了六十七名学生。其中:男生五十八名,女生九名;最大的十五周岁,最小的十二周岁,平均年龄十四点七岁。三门考试科目平均总分  相似文献   

13.
易琴 《教育学报》2012,8(1):122-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17年间,教育史研究班在全国范围内共举办了三届:1955年,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办的首届教育史研究班,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孟宪承指导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这三届教育史研究班作为研究生教育探索历程中的生动案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教育探索历史的一个缩影.考察和分析早期教育史研究班的创办过程及其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不仅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学习苏联到逐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变迁过程,而且呈现出该时期研究生教育从学习模仿到初步专业规范化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一谈起英才教育(俗称“神童教育”),人们就会想起我国的“英才班”(俗称“神童班”),包括大学少年班和中小学的超常教育实验班。“文革”结束后,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各类人才尤其是科技英才,中央提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办少年班,将一些早慧的中学生集中到大学学习。1985年以后,又有12所大学加入,举办了少年班。大学少年班需要生源,于是有一些中小学开始举办超常教育实验班,与大学少年班相衔接,为少年班提供生源。  相似文献   

15.
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一所定位于“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近代理工科大学,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制定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办学特色、教育内容及学院“双师型”师资结构队伍,无不体现了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他提出的“三位一体”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对当代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仍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由于“文革”的发生而中断了招生达12年之久;1978年恢复招生后,至今又经历了12年。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从此,中国研究生教育走上了同国际研究生教育形式大体相当的正规发展道路。正因如此,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四分之一年代里,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持续的进步,尽管问题仍然很多,但其成就是举世公认和有日共睹的。  相似文献   

17.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85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8.
试论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理念 1995年国家教委颁发了《研究生学籍管理文件》。时隔八年,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1)研究生教育目前正处在一个跨越式大发展时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教育并重,特别是各类专业学位协调、快速发展。(3)培养手段现代化、多样化,出现了国内远程教学、国内外联合办学、出国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4)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里,年龄别称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年龄,或者不同性别的相同年龄,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说法。比如:婴儿称为“孩提之童”,婴儿期也称为“孩幼、孩稚、咳婴”;四到六岁称为“髫童”或“垂髫”;七八岁左右称为“毁齿”或者“总角”;十岁称为“幼学之年”;十五岁的男孩称为“束发”,十五岁左右的女孩称为“及笄(ji簪子)”;十六岁的女子称为“二八”或“破瓜”(清代翟灏的《通俗篇·妇女》上说:“‘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一十六耳。”);男子二十岁左右称为“弱冠”;  相似文献   

20.
赵敏 《职教通讯》2012,(28):50-53
书院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是我国教育史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办学特色,在办学、教学法、教学内容、考核制度上的特色,总结起来,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