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身心健康、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个性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丹东市5—6岁在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家园合作教育训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学习的行为调查研究,是一个品德建构的行为过程,可以提升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存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纠正错误,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平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通过给予适当期望,开展科学游戏,实施合理评价,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邓平 《文教资料》2013,(2):149-150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本文从探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概念入手,试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分为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对幼儿提出适当的期望;趣味教育法;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重视细节;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儿童个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良好习惯培养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它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品德教师要把握习惯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遵循儿童习惯养成的规律,整合各种教育因素,利用品德课程培养儿童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王瑞 《宁夏教育》2012,(3):49-49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深切地认识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才能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全面持续性的学生评价积极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的校本德育特色活动一直在积极探索学生习惯养成的途径,文章阐述了该学校从2019年8月开始全覆盖使用珠海市金湾区中小学校智慧校园系统,并且结合校本特色探索出个性化定制的美乐币评价卡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搭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框架,全面多元地对学生在校的各类行为进行评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其他学校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小学生养成的习惯很多,例如:听课习惯,看书写字习惯,就餐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午休习惯等。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观念淡薄,还不知道学好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上美术课时,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更差,所以美术课堂上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堂是生活的缩影 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其言行的养成很多得益于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每一个道理、养成每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摇篮,他们的很多行为认知习惯雏形,来源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自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得益于课堂的品德教学,之后从而形成习惯,习惯内化为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课程目标是教育者期望受教育者通过课程学习产生的变化与发展。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课程设立了“四维”分目标——即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  相似文献   

11.
何为习惯?它包括品德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正所谓"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它不仅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在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王丽 《考试周刊》2013,(92):134-134
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中慢慢养成的,初中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外来工子女学习习惯的现状,培养外来工子女学习习惯的措施等方面,就如何培养外来工子女的学习物理行为习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李霞 《考试周刊》2012,(92):186-187
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只有将幼儿道德行为的认识变成自觉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包括兴趣、情绪、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而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用情感引导和礼仪熏陶,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是否有好的行为习惯,直接决定了他一生的成功和失败。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更是学习习惯的成型期,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学阶段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有了好习惯一定能学好知识,没有好习惯,学习旅途上早晚会出现问题。因此,教育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就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武红娟 《考试周刊》2015,(19):61-62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把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教学的方法面面、每时每刻。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要具有充分的耐心和细心,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行为习惯而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把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教学的方法面面、每时每刻。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要具有充分的耐心和细心,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行为习惯而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一、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教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我发现《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对小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于是我就深挖课本内容,并且利用班主任的身份,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知道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养成一种坏习惯,受害无穷。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期,可塑性比较强,塑造什么就是什么,只要用一颗爱心去关爱学生,学生就能纠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在小  相似文献   

19.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因环境的不同,使得每个孩子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孩子来到了学校,在教师的教育培养下,又会养成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品德行为习惯。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种种良好习惯是建筑健全人格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没有强壮的体魄;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中等卫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其相应的学习行为习惯,探讨在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之间,其学习行为习惯是否存在差别,为制订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方案,促进学生学习, 提高学习成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自编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与学习成绩调查表,对护理专业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行为频度高,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学习行为频度低,尚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结论 表面上看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差别,而实际上是学生学习行为频度上存在差别,即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存在差距.与其为学生成绩不理想着急,不如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习惯成自然,对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