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从理想化的"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转型过程中,什么是实际的科学?齐曼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科学的客观性和无私利性。透过《真科学》这部著作,我们可以看到,在齐曼眼中,无私利性与客观性之间没有完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让科学回归真实--对两种科学模型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湛 《科学学研究》2005,23(3):304-309
罗伯特·金·默顿最早对科学建制以及科学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做出了系统描述,所得出的默顿规范一直被奉为科学社会学的经典。随着科学的发展,今日科学逐渐显露出一些与默顿模型有所背离的征兆,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的某种“信任危机”。约翰·齐曼等默顿之后的科学社会学家具体研究了今日科学的社会运行,提出了后学院科学模型,就默顿规范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和科学的信任危机作出了某种解释。我们将看到,后学院科学模型是在新情况下对默顿学院科学模型的合理修正。  相似文献   

3.
谭文华 《科学学研究》2006,24(5):658-661
概述学院科学和后学院科学的涵义与“规范”或曰“运作规则”,论述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转变的历史和主要特征,认为从CUDOS到PLACE的“规范”或曰“运作规则”的变化是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转变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学理论与管理学科学化相关的角度,对管理学科学属性之争进行了回顾.揭示了"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管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等命题的意义及其在哲学前提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视角进行管理学科学属性、学科属性讨论的可行性.认为推动管理学由"学院式科学"向"后学院式科学"演进,应成为推进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视角之一.提升管理学者的科学学素养,提倡管理学与科学学的交叉研究,是推进管理学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5.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特殊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或对认识真理性的评价。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求知的精神活动中不断总结、积累、反思、体现出来的精神,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现为科学的公共性价值追求。默顿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内容。齐曼基于后学院科学立场,在肯定默顿理论的同时,修正和发展了科学精神气质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精神的观点包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辩证批判、理解宽容、自我牺牲五个方面。相对于默顿的理想主义和齐曼的折中主义,马克思立足于物质实践和辩证法立场的科学精神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受到了来自政府、企业、公众等社会各界的影响,其目标也从求真变成了应用.科学在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风险性日益增长,公众开始质疑科学,逐渐形成信任危机.现在的科学知识更多的是在情境中产生的,应该以科学治理和公众参与的方式重建对公众科学的信任,同时还应加强科学家自身的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认识论的说明并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库恩的研究把科学哲学从认识论范畴放大到社会学和史学范畴,科学哲学由此步入后库恩时代。库恩之后的社会建构论认为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因素建构起来的,稍晚的“科学的文化研究”是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深化和延伸。上世纪末兴起的分科化的科学哲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生物学哲学,它的研究带有明显的描述性。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科学这一社会建制、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的建构的一门学科,科学社会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兴起,呈现出多元融会的发展特征。本文系统回顾了科学社会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学科渊源和发展脉络,对科学社会学及科学知识社会学兴起的社会语境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学社会学及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哲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本质理论:基本观点与范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维新 《科学学研究》2010,28(6):809-815
科学本质阐明了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新的科学本质观两类。科学本质的现代观是多层面的,主要涉及"科学知识本质观"与"科学探究本质观"。科学本质的范畴是由科学本质的特征或要素决定的,主要涉及:(1)科学知识的本质;(2)科学探究的本质;(3)科学事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科学哲学过渡到了"后经验主义"时代.逻辑经验主义的静态逻辑分析方法受到排斥,科学哲学家将目光更多集中到了科学的历史、社会等外部因素方面,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哲学研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文章认为,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对科学发展模式、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地位理解的变化,其中的核心是一种实践论科学哲学逐渐取代了传统表象主义、认知主义的科学哲学,人类"生活世界"成为科学哲学研究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1.
王一鸣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786-1791
 科学发现的解释权是话语权的一种,在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发现中存在利益冲突更加显现,也导致科学发现的解释权存在寻租空间。通过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其中对于科学发现的解释权的争夺及其寻租问题,并思考如何应对科学发现解释权的寻租。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在国家科研力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科研效率得到广泛关注,由此运用DEA方法对28所高校的科研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选高校科研绩效良好。对弱DEA有效以及非DEA有效的高校从技术和规模上提出改进方法,并且从学校自身和外界方面提出改进建议。针对DEA本身的特点,运用交叉评价模型对相对DEA有效的高校进行评价,部分高校存在投入产出不平衡现象。通过运用DEA方法和交叉评价模型为各个高校认识其不足提供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3.
论理工科博士生科技伦理素养及提升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提升理工科博士生科技伦理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区分了内部伦理和外部伦理,分析了科技伦理素养缺失的九种表现形式,并从文化、制度和教育层面探讨了相应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科普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为探究我国微信科普的发展现状,从科学计量的视角对我国典型科普微信公众号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对其科普信息在推送频次、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特点分析,探究社交媒体时代科普信息在微信平台的传播路径。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号在科普信息推送方面有较高的活跃度,且不同公众号有各自的运营模式;在科普内容方面信息更加多元化,除注重知识的科普外,还传播文化、新闻等类型的相关科普信息;在科普效果方面,受众关注度与参与性逐步提高,整体积极向好,但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方面讨论了科学家的科普责任:其一,考察科学发展历程,指出科普与科学家结伴而生,共生共长,是历史赋予科学家的任务;其二,分析科学活动两大内容科学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关系,指出科学家既要坚守科学创新这一立家之本,又不能忘记科学普及这一发家之路;其三,体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情况,指出在大科学时代,投身科普事业科学家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6.
科学共同体中的研究活动符合民主所需要的条件和精神,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知识生产中并不总是意见一致,而是往往充满了分歧,他们通过基于期刊论文、公共展示和资源压力等策略进行说服活动,根据科学知识共识程度的高低和利益共识程度的高低形成四种共识形式。在后学院科学中,科学共同体发生了新的变化,共识的形成和变化不仅受到利益的影响,而且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民主不仅成为科学共同体中的事实存在,而且成为科学共同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经历了从综合到分化再到综合的过程,现阶段呈现加速融合趋势。现代化建设对决策咨询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新型智库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领域。建立贯通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智库组织领导与政策牵引体系、智库研究内部与外部协同体系、智库科学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决策咨询服务与成果评价体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国家战略思想力量相得益彰的驱动体系,推动形成具有强烈现实问题导向的智库科学,是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型智库增强国家战略思想力量、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2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调查,了解了院士通过大众传媒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基本情况,并探讨了院士通过大众传媒参与科学传播活动与其所从事行业的关系.调查发现,从行业领域来看,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学部的院士参与科学传播活动比例较高;从两院院士的对比分析来看,中国工程院院士较中国科学院院士整体上更善于利用传媒资源获取公众对自身科研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