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为探讨运动训练和应激对大鼠HPA轴的影响,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电击组、60min运动训练组、急性心理应激组、慢性心理应激组、急性心理应激+运动组、慢性心理应激+运动组。进行10周游泳运动训练,同时分别施加急、慢性心理应激,然后检测大鼠下丘脑CRHmRNA。结果:1)心理应激可激活HPA轴,下丘脑CRH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2)与应激组相比,运动+应激组CRHmRNA增加不明显。结论:心理应激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引起大鼠较强的心理反应,从而激活HPA轴;中等负荷运动可有效地降低心理应激,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海马中内皮素(ET)及其受体(ET-R)在慢性心理应激过程中的变化和机制,探讨运动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海马内皮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利用雄性SD大鼠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测定大鼠海马各区内皮素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慢性心理应激过程中,随着应激程度的提高,海马各区盯含量逐渐下降,ETmRNA的表达变化方向与ET一致,ET受体ETR-A含量则逐渐提高,运动可缓解以上变化趋势。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可影响海马各区ET及其受体的表达,实验所采用的游泳运动模型可缓解慢性心理应激对海马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慢性心理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颜军  陈爱国 《体育科学》2005,25(11):51-54,57
研究中等负荷运动训练对心理应激大鼠淋巴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影响。将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n=8)、心理应激组(n=8)、运动组(n=8)和运动心理应激组(n=8),实验后测定各大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应激导致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中等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抑制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运动心理应激组淋巴细胞凋亡与心理应激组比较显著下降,且其发生与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一致。提示:中等负荷运动训练可通过影响相关调控凋亡基因降低心理应激导致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中等负荷的运动训练通过降低心理应激的反应强度来降低大鼠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游泳运动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延髓内皮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运动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延髓内皮素(ET)及其受体的影响,探讨延髓心血管中枢———头端腹外侧区和孤束核中内皮素及其受体在慢性心理应激过程中变化的意义和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C S组(对照加游泳运动组)、R组(规则光—电刺激组)、I组(不规则刺激组,)、I S组(不规则光—电刺激加游泳运动组),建立运动对光—电刺激大鼠慢性心理应激影响模型。结果:慢性心理应激过程中,随着应激程度的提高,延髓心血管中枢的头端腹外侧区及孤束核ET含量逐渐下降,ETmRNA的表达变化方向与ET一致,提示慢性心理应激可导致中枢内相关部位ET表达的下调;与ET的变化趋势不同,应激程度的提高可使延髓心血管中枢的头端腹外侧区及孤束核ET受体ETR—A含量逐渐提高,游泳运动使受体的含量与ET含量更趋于合理,可防止在慢性心理应激过程中枢相关部位的过度兴奋或抑制,维持其调节心血管活动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5.
力竭运动及慢性心理应激对血尿素氮和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心理应激和力竭运动动物模型,测定慢性心理应激和力竭运动后大鼠血清中血尿素氮的含量及皮质醇的含量,揭示运动及心理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论:力竭运动使血尿素氮升高,该实验运动模型的建立比较合理。慢性情绪应激基础上的力竭运动会引起皮质醇含量的显著升高,其可能的机理是情绪应激加上力竭运动,比单一的应激引起机体的应激状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等负荷运动训练对心理应激大鼠淋巴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健康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心理应激组、运动组和运动 心理应激组。实验后测定各组大鼠开场行为、外周血中氧自由基MDA浓度、SOD活性、淋巴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3周的噪音刺激所引发的心理应激可对大鼠的开场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可诱发大鼠体内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也导致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且其发生与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一致;10周的中等负荷的运动训练可降低大鼠体内自由基MDA的浓度,提高SOD的活性,也可以抑制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且其发生与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一致;中等负荷运动训练可拮抗心理应激诱发的大鼠淋巴细胞凋亡,且其发生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一致。结论:中等负荷运动训练拮抗心理应激导致的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中等负荷的运动训练通过降低心理应激对机体造成氧化应激损伤的反应强度,影响相关凋亡调控基因表达,从而降低大鼠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翟一飞  颜军 《体育科学》2005,25(5):50-54
方法: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电击组、心理应激组、30min运动组、应激 30min运动组、60min运动组、应激 60min运动组。进行8周游泳运动,并在后2个星期施加心理应激。结果:1)心理应激对大鼠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血清IL-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皮质酮、pEP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运动作为一种降低心理应激的手段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十分明显。与应激组相比,运动 应激组IL-1水平升高,且β—EP和皮质酮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心理应激作为一种应激源,引起大鼠较强的心理反应,从而使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并抑制了免疫功能。中等负荷运动在应激状态下对大鼠机体功能的保护非常显著,比小负荷运动更能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和分析心理应激与复合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和脑组织基因表达差异。方法:测定心理应激与复合应激模型大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和游泳不动时间;提取大鼠脑组织mRNA与基因芯片杂交,扫描并转换数据,分析和比较基因表达变化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种应激模型大鼠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延长,与复合应激模型大鼠相比,心理应激模型大鼠游泳不动时间更长;两种应激类型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的基因有132条,其中:下调基因有81条相同,上调基因20条相同。结论:心理应激与复合应激都能显著降低大鼠主观驱动性;心理应激与复合应激对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作用相似,心理应激的影响更为显著和广泛。  相似文献   

9.
中小运动量的身体锻炼对应激状态下大鼠NK和IL-2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小运动量的身体锻炼作为一种有效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的应付方式,通过提高个体抗心理应激能力,降低个体心理应激反应强度,从而维持个体的免疫功能的稳定。采用免疫学手段,通过对NK细胞和IL-2的检测.从免疫学角度来探讨这种有益心身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1)冷刺激引起大鼠较强心理应激反应,并极强地抑制了大鼠的免疫;(2)小运动量身体锻炼的抗应激作用是积极的;(3)中等运动量的身体锻炼比小运动量的更能提高大鼠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免疫功能若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下大鼠心理神经免疫若干指标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对54只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身体运动,并在身体运动后期施加心理应激,测定下丘脑及血清中β-EP、皮质酮、IL-1β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等指标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心理应激组的血清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3^ 、CD4^ 、CD8^ 虽无显著性变化,但有下降的趋势,而皮质酮、β-EP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心理应激组相比,运动 应激组的IL-1β水平和CD3^ 、CD4^ 数目显著升高,对CD8^ 的影响不显著,而β-EP和皮质酮含量均有所下降。中等负荷身体运动在应激状态下对大鼠机体功能的保护非常显著,比小负荷运动更能提高机体应激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对大鼠体重、摄食量和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方法复制大鼠抑郁症模型。采用Open-Field法、1%蔗糖水消耗实验及体重变化观察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明显减低,水平得分、垂直得分、修饰次数和大便颗粒数均明显下降,且体重增长缓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US使大鼠自发活动下降,抑郁对大鼠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生活事件自评量表的测查,研究了女大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运动量、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有较高比例的女大学生对于“就业压力”,“受人歧视”,“亲友死亡”等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2)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降低心理应激。(3)每周参加健美操锻炼的次数与心理健康调节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优秀运动员应激源与运动心理疲劳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Smith认知-情感理论模型及Silva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采用<运动员应激量表>、<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对132名一级以上11个项目的在训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优秀运动员应激水平属于中等偏低,"运动受伤"和"环境肉素"得分较高;不同训练年限、经济条件的优秀运动员应激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人际关系因子方面呈现出随入队年限递增而分值递减的趋势,在日常生活遭受方面经济条件差的得分最高;应激各因子与运动心理疲劳总分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高应激组与低应激组的运动心理疲劳存在显著性差异;比赛失利因子进入对运动心理疲劳总分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通过特质焦虑量表测量的24名不同特质焦虑类型的体院男生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了不同心理状态下20min的篮球对抗赛,并就运动免疫学研究争议较多的IL-1、IL-2、免疫球蛋白,分别对其安静时、运动前即刻、运动后即刻采集血样,经化验和统计分析发现:(1)心理应激对运动员血清中IL-I和IL-2水平都产生影响,尤其对IL-I影响显著。(2)高特质焦虑运动员在心理应激和运动负荷后血浆IL-1和IL-2活性的变化水平比低特质焦虑运动员更为明显。(3)心理应激、急性运动对运动员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神经类型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用808神经类型评定量表测定神经类型,以心算为急性心理应激,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的运动员细胞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TCD4 百分比、TCD4 /TCD8 比值高于弱型组,差异显著;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体液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IgA浓度显著性高于弱型组。结论:急性心理应激能引起免疫抑制;在急性心理应激情景下,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免疫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阐述跳高运动员在试跳时限内的心理自我调控方法及手段,旨在提高竞赛中心理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