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以孙中山为主要代表的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革命”方案斥为一种“主观”与“空想”、“有害’与“反动”的方案。其实,这种评价并不公允。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革命”方案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关于中国“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二,关于中国“社会革命”的方式;三,关于中国“社会革命”的具体途径。笔者认为,早期国民党人在这三个方面的主张,不仅都不是“主观”与“空想”、“有害”与“反动”的,相反,都符合近代中国的国情,并被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与发展。现分别具体论…  相似文献   

2.
“实践哲学”和“生产力哲学”的比较研究胡义成世界上的任何革命性飞跃,包括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以某种哲学革命为伴随物的。我们党七千多年来,在实践上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在理论上则是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标志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的任何革命性飞跃,包括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以某种哲学革命为伴随物的。我们党七十多年来,在实践上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在理论上则是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标志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前者的哲学  相似文献   

4.
<正> 世界上的任何革命性飞跃,包括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以某种哲学革命为伴随物的。我们党七十多年来,在实践上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在理论上则是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标志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前者的哲学基础是毛泽东的“实践哲学”,而后者的哲学基础,则是以“猫论”的提出为开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孙中山“社会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方案在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从而深化了孙中山社会主义理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具有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多方面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分析近代社会状况,初步阐明“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分析革命任务,提出“打倒国内军阀、解除帝国主义的侵掠”;分析革命领导权问题,阐明“中国无产阶级站在领导革命的地位”;分析革命的动力,提出“我们的势力根基在工农身上”。  相似文献   

7.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大会发表的《宣言》中,提出要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勾画了一个未来政权的蓝图。尽管这个蓝图还不很清楚,只是一个大致轮廓,但它代表了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权思想。对于这个“真正民主共和国”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弄清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政权思想的发展。一、“真正民主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当时的军阀专政而出来的提在中国共产党二大及其同时期发表的中央文件中,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及政治状况进行了正确的分析。一方面高度赞扬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倒了几千年因袭的帝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任何革命性飞跃,包括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以某种哲学革命为伴随物的。我们党对多年来,在实践上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在理论上则是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标志是毛绝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前者的哲学基础是毛泽东的“实践哲学”,而后者的哲学基础则是以“猫论”的提出为开端的邓小平“生产力哲学”。从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伟人思想发展的脉络来看,“生产力哲学”是对毛泽东有关哲学观点的继承、完善和发展的结果,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品位和实践价值。“生产力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异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10页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从此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学参考书》第 2 2页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是这样解释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 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 79年 ,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既然…  相似文献   

10.
《苏联共产党历史》说“布尔什维克是俄国最大的政治力量”“它在国内革命时机成熟的条件下领导无产阶级取得了二月革命的胜利,社会革命党与孟什维克利用了人民的胜利,趁着革命的浪头爬上领导地位”。以后的教科书基本上都沿用这种说法,其实,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是各种力量合力的结果,他们在革命中的作用应该得到客观的描述和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运动无疑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破坏,但这笔账不能完全算在太平天国头上,清朝统治者及其反动军队应负主要责任.太平天国有破坏,也有建设,不能夸大"破坏"的方面.那种认为太平天国只会破坏、不会建设及阻碍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太平天国推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步伐,加快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对革命的论述中,有些内容尚未引起高度重视。例如,毛泽东概括了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革命。其中却不包括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其中蕴涵着他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深刘理解。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性质的革命基本结束后要及时向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转变的思想,以及将经济革命称作党领导的“第二个革命”的思想。反映了建设时期他对革命的新思考。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地位的评价,则使人们得以从一个新的视角从识他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发展往往受社会变革的影响。在俄罗斯历史上,“十月革命”和90年代的社会变革对现代俄语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家庭的角度来研究"文革",有助于我们认识"文革"和理解那个特定的时代.文中重点探讨了目前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重要成果;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而为我们真实、准确地研究"文革"时期的家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家庭的角度来研究“文革,”有助于我们认识“文革”和理解那个特定的时代。文中重点探讨了目前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重要成果;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而为我们真实、准确地研究“文革”时期的家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革”时期产生了大量政治性新词语,经济、社会类的新词语数量及少。随着文革的结束,大量的“文革”词语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政治宣传语不具备生动性和俚谷性;新词语所指称的事物隐退了新词语也随之隐退;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导致一部分词语的潜藏和隐退。文革词语的隐退启示我们:尽量淡化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同时增补汉语词汇要慎重。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期用实际行动对“文化大革命”否定评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文化大革命”不匆忙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文化大革命”否定评价再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对“文化大革命”辩证评价四个阶段,这四个评价阶段都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8.
胡绳晚年,以民粹主义问题为切入点,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所作的再评价,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中具有借鉴价值。在批判民粹主义问题上,陈独秀与毛泽东可说是殊途同归。陈独秀运用“二次革命”论批判民粹主义,而毛泽东所凭借的则是新民主主义论。这两个理论虽有原则区别,但在与民粹主义划清界限的问题上却达成了共识。这是因为,二者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主张有间断的革命和最终的革命目标等方面,见解相似,结论相近。我们应从这一角度对陈之“二次革命”论进行再评价。  相似文献   

19.
武则天去世后,“武周革命”所形成的武氏集团对李唐王朝的影响力依然存在。通过景龙元年至开元元年间,武氏集团在太子重俊政变、李隆基诛韦后、玄宗诛灭太平集团等重大政治事件中的影响力,论述“武周革命”对这一时期李唐王朝的影响,认为太平集团的覆灭,才标志着“武周革命”对李唐王朝影响力的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时期的"红单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红单船”是广东民问用于对外贸易的大货船。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利用红单船武装镇压农民起义,给农民起义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由于其月饷不能及时供给,于是私设关卡,抢劫商旅,杀害民众。祸行终被揭发,被陆续裁撤。红单船问题是太平天国史上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