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复习课需要引导学生梳理巩固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整理思想方法.复习课可以由某一个基本图形出发,在对其进行拓展变式中梳理归纳所要复习的全部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引领学生深度思考,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本文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复习课为例,谈谈笔者对复习课的处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旋转变换中的基本性质,以基本相似模型为起点,生长出研究对象为非等腰三角形的“A”字型相似三角形,伴随旋转之后产生的相似三角形模型,抓住图形变化过程中不变的量——对应线段比例不变,依照模型得到对应边成比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同时合理延伸,将四边形中的旋转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模型问题,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体现生长型复习课的系统性、层次性、结构性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姚益群 《云南教育》2007,(10S):46-46
小学数学教材中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多次安排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例题和习题,为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知识铺垫。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缺少了解。下面结合实例谈一谈常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旋转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旋转的对象通常是线段、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旋转的角度一般是60°,90°,120°等特殊角度,旋转常与全等、相似结合,考点丰富、题型多变,其中最值问题、动点路径长问题难度大,综合性强,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高.本文以“图形的旋转”中考题复习为例作出分析.一、复习目标1.系统梳理旋转的性质,深度理解旋转角都相等;2.抓住旋转的不变性,解决旋转中的动点问题,轨迹从显性圆到隐性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5.
<正>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中考试卷中的重点考查内容.其中有一类其存在性问题,往往与图形、函数等基本问题相结合,所考察的知识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并且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画图能力要求较高[1].不少学生在解决该类问题时,觉得不易找到解题突破口.本文尝试给出边处理和角处理两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一、边处理1. 知识要点若题中存在相似三角形,可以根据题设条件先确定一组等角,从而确定一组对应顶点,接下来进行边处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第64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2.学生经过讨论与交流,将三角形的认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让学生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学习一些整理的方法。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在整理复习中进一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平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教材中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多次安排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例题和习题,为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知识铺垫。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缺少了解。下面结合实例谈一谈常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测量旗杆的高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安排的一节活动课,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三角形相似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弄清测量的基本原理,进而更好地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内容,了解图形相似的应用价值。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能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2.能力目标———在分组合作活动以及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  相似文献   

9.
面积问题一直是初中学生感到很难解决的问题,但面积问题的解决其实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另外面积法又是一种很好的解决线段问题的好方法,在各种重要考试、竞赛中屡有体现.现就对面积问题作一个粗浅小结.1常见的面积计算对策1.1利用常规方法解决面积问题常用知识:各规则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相似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在复习中要认真将各面积公式进行比较复习,这是一般方法,我们要充分打实基础.1.2利用等底或等高三角形计算面积常用知识点: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高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等底三角…  相似文献   

10.
华东师大版教材将图形的全等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的第24章,本章共分4节.第1节图形的全等,介绍全等图形的概念、性质.第2节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先介绍一般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再介绍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第3节命题与证明,简要地介绍定义、命题、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公理、定理、证明等概念,并通过例题说明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第4节尺规作图,介绍5种基本作图方法.其中,图形全等的概念和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两部分是一个整体,前者是给出一般性的概念,后者是对特殊图形的深入研究.尺规作图中作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解释需要图形全等的知识.一、教材分析1.特点分析(1)以全等作为相似的特例编写教材.本套教材在七年级上册第4章讲了图形的初步认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9章分别讲了多边形和轴对称,八年级上册第11章、第12章分别讲了平移与旋转和平行四边形,八年级下册第18章讲了图形的相似.这些内容的学习为全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教材把全等作为相似的特例,通过这种内在联系,学生容易形成类比思想,有利于对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学习.(2)以数学思想方法统领全章内容.教材首先利用特殊化的思想指出相似比为1的相似图形就是全等图形,进一步特殊...  相似文献   

11.
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中的核心模块,是中考中的重要考点,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相似三角形中有一些基本图形,如果能掌握这些基本图形,并把它们从复杂的图形中挖掘出来,构成几何问题中的核心结构,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首先我们来扫描一下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相似文献   

12.
相似是图形变换中的一种重要变换,不仅在数学的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因此学习好相似知识对解决图形的相关问题及实际问题大有帮助.下面我们以2011年中考题为例对相似的难点知识进行破解,借此增加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1相似的判定相似多边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介绍 1.教材背景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在新版教材中放在了《图形相似》一章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相似文献   

14.
平面几何是研究平面图形的科学.学习平面几何需要我们熟悉图形,把握几何事实、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图形的相似"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相似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要学好相似三角形,就需要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动手操作和直观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点内容,也是今后学习“解直角三角形”和“圆”的基础.相似三角形的内容较为复杂,图形千变万化,学习起来很不容易,但是如果认真观察这部分图形的结构特征,及时从复杂的图形中发现或构造常见的基本图形,掌握这些基本图形的构成、形式及所具有的性质,问题往往会简捷获解.现列举相似三角形中最常见的基本图形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结合"图形的相似"单元复习课(第一课时)的课堂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巩固拓展,以促进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一、出示目标(1)通过建立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结构图,梳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2)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解决问题;(3)系统总结常用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交流展示师:课前,请大家各自整理了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现在谁来展示一下?  相似文献   

17.
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中的核心模块,是中考中的重要考点,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相似三角形中有一些基本图形,如果能掌握这些基本图形,并把它们从复杂的图形中挖掘出来,构成几何问题中的核心结构,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1.本章教材的地位本章是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角、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简单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不等式等知识后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本章将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多边形的有关知识,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另外,本章借助之前所学的线段、角、平面图形等知识为铺垫,承前启后,能为今后学习"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打下基础.2.本章知识解读本章首先介绍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三角形是多边形的一种,因而可以借助三角形建立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将多边形的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在解决有关相似三角形相关问题时,如果能够巧妙利用基本图形灵活解题,往往能使得解题既轻松又快速准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类问题中,掌握"A"字型、"X"字型、旋转型、斜截型等基本图形是解题的关键.一、相似三角形典型例题及分析根据中考说明中的要求,学生应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解决有关简单问题.本文特总结归纳如下典型例题,以帮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设计 1.本节课的教材简析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基本掌握了图形的旋转,图形的平移,以及三角形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剪一剪"、"图形的旋转"、"图形的平移"等操作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探索并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