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指通过设置和实施课程将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达到什么程度,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设置和实施课程要达到什么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哪些发展。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作用主要是靠课程来体现的。个人的遗传素质所提供的条件和可能性能够在什么程度上转化为现实,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与他所学习的课程有极大的关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来组织进行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它与学校教育目标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较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更为具体,且因为不同课程设置在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课程的培养目标较之学校教育的总培养目的还有阶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陆培智学校的现行培养目标和课程问题 ,揭示出现行课程的设置与三层培养目标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建议改革现行的学科课程 ,以《纲要》为指导 ,以各种缺陷程度的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自的培养目标为依据 ,设置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使培智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生活自理、适应社会甚至自立。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根据国务院《决定》精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具体说来,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  相似文献   

4.
试析综合课程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培养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教育课程形态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如果说传统的分科课程主要致力于读写算基础学力的培养,那么,正在开发中的综合课程则着眼于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资质和能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培养目标的结构体系由哪些因素构成?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有效地开发综合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综合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对其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作一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综合课程的教育目的观 综合课程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课程形态,超越了传统的分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  相似文献   

5.
陈春红 《辅导员》2014,(22):25-27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告诉我们: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过程,关注学生的智潜能的开发,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为此,我们努力塑造学校文化形象,提升学校人文品位,让校园始终充盈着成长气息,闪耀着创造的光芒,成为展现生命价值的葱郁绿洲。  相似文献   

6.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一年了。在《规定》执行过程中,多数学校都能结合自身的实际,以《规定》提供的法律依据为准绳,制定出有自身特点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规章制度,同时促进了学生管理与学校培养目标相融合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建立。但也有一些学校由于缺少对自身办学实际的研究,盲目照搬照抄,造成学生管理制度上特色不突出,千校一面,与本校的人才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全国知名的中小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分析,结果发现: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全面发展以及品德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但基础性、阶段性和学校特性不够突出;学校培养目标体现了为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工具主义价值和为社会人才选拔和分层服务的精英主义价值,与教育改革纲要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相冲突,不利于国家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因此,应坚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不主张培养“偏才”、“怪才”;应坚持反映中小学的基础性,学生的发展性、未完成性和差异性的要求;学校培养目标的价值创新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对教育方针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教育方针中培养目标的具体阐述。当然,它是针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的,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农业中专学校要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根据《决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追求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以贴近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为基本内容的非学科性课程。开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建设应与学校培养目标相一致,应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尤其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需要。  相似文献   

11.
温颖  吴秋琳 《考试周刊》2023,(39):21-24
学校基于“荷品教育”的理念及培养目标,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征,搭建学校“荷品课程”,为学生全面且具个性的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成长园地,将学生培育成有荷般品质、有雅正行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中国精神与中国品格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陈彩秀 《亚太教育》2020,(1):114-115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而且应培养他们自我发展的素养,使学生具有成长的自我造血能力,也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在这个理念和培养目标下,传统的教学形态就有一些难以满足教育需求了,需要教师基于社会人才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对教学形态进行优化调整。鉴于此,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对学习力培养目标下的教学形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竞争的焦点将凝聚在人才的创新能力上 ,高等学校要转变观念 ,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置于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核心地位 ,以利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拟在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三大因素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即在学生自我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中如何实现提高学生素质 ,完成培养创新性人才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在以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处于"分离"状态,但二者被期待走向"融合"。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融合培养价值和活动持肯定看法,对融合培养目标以及企业和学生在融合培养中的作用有清楚认识;学生对融合培养条件不大满意;学校类型、专业、年级、性别、上大学前就读学校类型等因素对学生关于融合培养的看法有一定影响。基于调查结果,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实践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该和专业定位要匹配,课程设置应该和地方经济建设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必须要有机的融合,相互协调,相互环扣.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存在过多强调培养“知识人”的倾向,对获取具体知识及在学科考试中获取高分的片面追求给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使基础教育迷失了应有的价值目的,失却了道德追求和审美意义。基础教育应当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着眼点,社会公众、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以及教师自身都应秉承培养“素质人”的价值追求,以实现基础教育为学生夯实基础并促进其综合素质成长发展的责任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杨素珍认为,国家课程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落实,满足了大多数学生发展的需求,但要想办出富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学校,要想实现自己学校所追求的学生培养目标,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契合,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8.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内容之一。主要探讨与具有学校特色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修订相关的七种因素,以及在课程建设中关注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存在过多强调培养"知识人"的倾向,对获取具体知识及在学科考试中获取高分的片面追求给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使基础教育迷失了应有的价值目的,失却了道德追求和审美意义.基础教育应当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着眼点,社会公众、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以及教师自身都应秉承培养"素质人"的价值追求,以实现基础教育为学生夯实基础并促进其综合素质成长发展的责任与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课堂对话意识与师生关系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施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通过对话交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在知识的分享中达成知识的自我构建,坚持宽容精神,强化理解意识,开展创造活动,重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构建,在自我中发现他人,在他人中发现自己,把课堂改造成为师生对话、沟通、探究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