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何兴权  易东平  尹松 《精武》2012,(29):17-19
目的:利用网球运动干预中学生身体素质,探讨网球运动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网球运动干预15周后,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经过15周的网球运动干预,实验组学生所有身体素质指标在实验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握力、50m、800/1000m成绩提高差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各指标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网球运动对促进中学生的上肢力量素质、爆发力素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干预影响效果突出,对学生的柔韧素质干预影响效果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MST监测普通大学生心肺功能变化的有效性及对运动训练的敏感性。方法:以32名男性大学生(实验组、对照组各16名)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学生进行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干预,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VO2max、20-MST、库博12min跑、台阶试验四项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MST在实验前后与VO2max、12min跑成绩高度相关,与台阶指数低度相关;实验后,各指标均有显著增长,20-MST的增量最明显。结论:20-MST是一种间接评价心肺功能、判断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它对评价运动训练引起心肺功能适应性变化的敏感性高于VO2max。  相似文献   

3.
姚霄 《新体育》2023,(22):40-42
目的:探讨单侧肢(下肢)自重训练对11~12岁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观察、访谈及实验法完成了对86名积余实验学校小学生为期9周、相同负荷量不同动作模式的下肢自重力量训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9周单侧肢(下肢)自重训练后50m快速跑数据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1分钟跳绳数据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9周训练后具有显著性差异;1分钟仰卧起坐在9周训练后数据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50m×8往返跑在实验后数据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坐位体前屈在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侧肢(下肢)自重训练不仅能够显著提高11~12岁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关节肌群之间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稳定与平衡能力,从而对其整体动力链的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对地处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中学(海拔3 500m)2 400名13~18岁中学生的主要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检测。之后,随机抽取其中的378名中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课内、外一体化运动干预措施对其进行12周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结果表明:12周课内、外一体化运动干预后,受试者身体形态指标未见显著性变化,上肢力量、下肢爆发力、柔韧素质和有氧耐力水平得到提高,体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普通男大学生有氧能力监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旨在筛选我国大学生体质有氧能力监测指标,为其健康测试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建模组和评估组,以VO2max和AT作为效标,将建模组1000m跑、12min跑、20m往返跑、台阶试验指数的测试结果与效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指标;而后以筛选的指标为自变量,VO2max为因变量,建立预测VO2max的回归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再通过评估组对VO2max预测模型进行实效性评估,以确定指标的优良性。结果:(1)12min跑和20m往返跑不仅与VO2max之间呈高度相关性,而且与VT之间也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1000m跑与VO2max和VT之间相关性很低;台阶试验指数与VO2max和VT之间均无相关性。(2)以12min跑、20m往返跑建立预测VO2max的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均较高,预测效果通过相关性检验和配对t检验显示实效性均较好。结论:(1)12min跑不仅是一项能有效评价大学生有氧能力的指标,而且还是一种科学的有氧健身方式;(2)20m往返跑也可以有效地反映大学生有氧能力水平;(3)1000m跑和台阶试验指数不适合作为评定大学生有氧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发展肌肉爆发力的超负荷训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负荷训练法”对实验组运动员进行了3个月的下肢爆发力训练,在训练前后用Kisder三维测力系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共18名运动员进行了跳深摸高、跳深跳远的测试,并结合下肢最大力量,获得有关动力学和运动学指标。结果显示:训练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值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在爆发力训练过程中,采用“超负荷训练法”是可行的、合理的.能更为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绝对肌力和爆发力。  相似文献   

7.
《体育师友》2022,(1):54-58
目的:探究研发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一所高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和一所初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采用学校现有的大课间体育教学方案,实验组采用本研究编制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运动干预周期为10周,每周2次,每次40分钟,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220-年龄)×(60%-69%),测量实验前(前测)、实验后(后测)两个时间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变化。结果:(1)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组别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且实验组的提升效果好于对照组;(2)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段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结论:(1)运动干预能够改善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具体体现在提升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2)运动干预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具有学段差异性,能够提高初中生仰卧起坐成绩,对高中生仰卧起坐成绩无影响;能够改善高中生肺活量,对初中生肺活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1985、1995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各时期我国城乡学生形态、机能、体能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地定量研究,动态分析20年全国城乡学生体质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主要研究结果:(1)近20年城乡学生生长发育持续提前,城市学生各项形态指标生长水平高于乡村,身高城乡差距缩小,体重、胸围城乡差距加大;(2)城市学生肺活量水平高于乡村,城乡学生肺活量20年持续下降,前10年乡村学生下降快、后10年城市学生下降快;(3)乡村学生800m、1000m跑水平高于城市,城市女生50m跑、仰卧起坐水平高于乡村,其他素质城乡学生水平波动较大;(4)城市女生50m跑20年持续下降,城乡学生800m和1000m跑、城市学生50m×8往返跑20年加速下降,其他素质20年间有增有降发展极不平稳。  相似文献   

9.
1985-2005年的20年间,新疆维吾尔族13~15岁学生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农村学生尤为明显,与同龄汉族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针对维吾尔族学生下肢力量、柔韧性、有氧耐力等素质较差的特点,选取新疆喀什伽师县夏普吐勒乡中学,随机选取维吾尔族学生300人,有针对性展开干预实验,探寻有一定针对性、简便易行且科学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研究表明,运动干预所选择项目及具体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维吾尔族中学生下肢力量、柔韧性及有氧耐力素质,改善学生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旨在为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选取1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人。对照组采用下肢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实验组采用下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训练时长为8周,每周3次课,每次60min。训练前后对反映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助跑单脚起跳摸高、"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指标进行测试。结果:经过8周的训练,对照组各测试指标成绩均有提高,其中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成绩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成绩提高但不显著(P>0.05);实验组的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助跑单脚起跳摸高、"T"字折返跑和30m冲刺跑成绩均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实验后实验组各项爆发力测试指标的成绩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均可以提高青年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但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比传统抗阻力量训练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运动处方对青少年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寻求对青少年健康体适能的有效干预手段,采用实验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选取高中男女学生共60名作为实验对象,分组进行运动干预,通过八周的实验,发现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比单纯的有氧运动能更有效的提高青少年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12.
健步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步走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NAFLD患者71人,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12 w个体化的健步走运动,而对照组不进行特殊运动;对比被试运动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变化。结果实验后运动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结论科学、规律、个体化的健步走可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糖、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谈有氧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有氧运动的特点和有氧运动对人体物质能量代谢、心血管系统、肌肉耐力及体力三方面影响的分析,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有氧运动的原理,并进一步从运动形态、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度4个方面指出了设计有氧健身运动处方应符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余峰  岳晓清 《精武》2013,(36):19-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活动量的减少,肥胖人群日益增多。肥胖被认为是过多脂肪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流行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在各种减肥方式中,运动不仅能有效的减少体内多余脂肪、改善人体形态,还有降压的效果。怎样科学有效的运动减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的研究认为,适量的有氧运动是运动减肥的主要手段。而近期的报道认为,力量训练在减肥运动处方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减肥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各机能、系统都能受到良好的影响。也就是说科学合理的安排有氧运动、力量训练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减肥效果。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从力量训练生理机制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分析如何科学有效的应用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进行减肥。以期能够通过本文提示人们合理制定减肥处方,远离肥胖和疾病。  相似文献   

15.
不同运动方式对绝经后女性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12周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对绝经后女性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的差异,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18人),抗阻训练组(17人)和对照组(20人)。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进行每周3次、共12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6、TNF-α、hs-CRP等指标。结果 12周运动干预后,有氧运动组血清IL-6较运动前下降了13%(P<0.01),血清TNF-α(P>0.05)和hs-CRP(P>0.05)无显著性变化;抗阻训练组血清IL-6较运动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血清TNF-α和hs-CRP分别下降了11%(P<0.05)和26%(P<0.05)。对照组所有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相关分析显示,实验前hs-CRP基础值与BMI(r=0.36,P<0.01)、空腹血糖(r=0.23,P<0.05)和IL-6(r=0.22,P<0.01)正相关,与VO2max(r=-0.29,P<0.05)负相关;实验后hs-CRP的变化值与BMI的变化值(r=0.21,P<0.05)正相关。结论 绝经妇女慢性全身性炎症状态与其BMI、血糖水平和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关;12周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均能有效改善绝经后女性慢性全身性炎症状态,但抗阻训练的效果优于有氧运动,其原因与BMI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运动训练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一氧化氮(NO)代谢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有氧训练者、无氧训练者和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安静状态时,2个训练组血清中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氧训练组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定量负荷后,无氧训练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力竭性运动后,有氧训练组NO高于无氧训练组和对照组,2个训练组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有氧运动训练或无氧运动训练均可提高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负荷有氧运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及心肌AngII含量的影响,为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动脉粥样硬化组(AS);动脉粥样硬化 60min有氧运动组(ASAT1);动脉粥样硬化 120min有氧运动组(ASAT2)。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AngII。结果:AS组与NC组相比,血浆AngII显著升高(P<0.05);心肌AngII显著升高(P<0.05)。ASAT1、ASAT2两组与AS组相比,血浆AngII显著下降(P<0.05);ASAT1组心肌AngII显著低于AS组(P<0.05)。ASAT2与ASAT1相比心肌AngII显著升高。结论:60min有氧训练可以使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浆和心肌组织AngII降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120min有氧训练与60min有氧训练相比,使该过程中大鼠血浆和心肌AngII升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并不能进一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经过16周有氧训练,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小鼠心肌及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脂质的变化,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运动应激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KM小鼠随即分成有氧训练组(E组)、运动应激组(0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E组经过16周有氧训练后与0组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力竭运动后心肌和血清中MDA、SOD、CAT、T—AOC、CK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经过力竭运动后心肌SOD、CAT、T—AOC含量,E组与0组相比增加非常显著(P〈0.01)。结论:经过16周的有氧训练后,小鼠对运动应激引起的氧化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小鼠的心脏组织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程度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24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和对照组,12周有氧运动后测定血脂含量、血糖和血胰岛素浓度。结果:TG和LDL显著低于运动前自身水平,而HDL则显著高于运动前自身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运动前自身水平。结论:有氧运动可改善绝经后妇女的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验间歇和持续有氧运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从而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SportDiscus、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有关间歇与持续有氧运动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利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偏倚风险评估、异质性分析、合并效应与效应大小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1)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297名被试;2)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有效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BMI、有氧适能和疲劳、幸福感等身心健康指标;3)两者在改善HbA1c%(P=0.04)、总胆固醇(P=0.00)、收缩压(P=0.00)和有氧适能(P=0.0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至高等强度间歇训练对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有氧适能的干预效应更优,而长于12周、5次/周、大于30 min/次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对总胆固醇可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应。结论: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一定程度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相较于持续训练,间歇训练能更有效降低HbA1c%、总胆固醇、收缩压、提高有氧适能,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是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较为有效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